信息化技术在隧道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夏建明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夏建明
[导读] 摘要:该文从信息化技术在隧道施工管理中应用的优势、具体实例、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式面进行讨论。
        重庆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市  404100 身份证号:51162319871209XXXX
        摘要:该文从信息化技术在隧道施工管理中应用的优势、具体实例、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式面进行讨论。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隧道施工;成本预算;
        信息化技术在许多建筑行业中都有所应用,在隧道建设施工中也能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对于进行成本估算,控制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都有很大的帮助。信息化技术在隧道建设中应用的实例包括语音对讲技术,监控技术以及定位技术等等。目前由于发展起步较晚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国家政府要鼓励工程团队积极进行有关技术的学习和应用。
        1 信息化技术在隧道施工管理中应用的意义
        1.1 帮助进行成本计算和控制
        工程团队进行隧道建设最基本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而想要获得足够的经济效益就需要从成本预算和控制方面入手,只有隧道建设的成本计算清晰明了才能够让工程团队给出一个合适的报价。在进行成本预算的过程中,信息化技术可以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信息化技术对于帮助隧道施工工程团队进行成本计算和控制包括许多方面,隧道建设的成本组成包括许多方面的因素,建造使用的工程材料,租用或采购的工程设备,施工人员以及工程团队内的工作人员的劳动报酬等等,这些都是影响隧道施工工程成本的主要因素,利用信息化技术能够将这些因素所产生的成本计算得十分明确,这样在成本计算得十分明确的情况下,工程团队就能根据工程建设所需的成本进行报价,获得合理的经济效益。
        1.2 保障隧道建设工程高质量顺利进行
        除了对隧道建设工程的成本进行有效地计算和控制,信息化技术还能够进行工程建设的监督工作,确保隧道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在隧道工程的建设中,利用信息化技术能够随时对施工人员的位置进行定位,一些较为高水平的信息化技术还能够将一些施工中的影响实时地传输回来,这样能够实现全面的统筹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督促施工人员集中精力进行隧道的建设。除了能够有效地监督施工人员进行隧道建设以外,信息化技术还能够实现实时地语音对讲功能,让在施工地点的施工人员与管理者进行实时的语音交流,在遇到一些施工方面的问题时能够及时地反馈给施工管理者,让管理团队能够及时地了解问题并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保证施工质量以及隧道建设的顺利进行。
        1.3 保障施工安全
        在任何的工程建设中,施工安全都是放在第一位的,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是工程团队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利用信息化技术能够很好地进行施工安全的保障工作。信息化技术对于施工安全的保障,首先是利用传感器等技术建成的一些监控系统,由于隧道建设的性质和工作环境,有时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可能还会出现氧气浓度不足等情况,影响施工人员的安全,利用信息化技术所建成的监控系统能够有效地对施工地点的环境进行监督,一旦发现存在威胁施工人员安全的情况,便能够立即安排施工人员撤离,保证施工人员不受到人身伤害。另外,利用信息化技术所建成的实时语音对讲系统也能够有效地保障施工安全,在施工人员遇到一些危险情况或突发状况时,可以第一时间利用对讲系统发出求救信号,能够让遇到险情或突发状况的施工人员能够及时地得到帮助,脱离困境。


        2 信息化技术在隧道建设中的应用实例
        2.1 语音对讲系统
        语音对讲系统是信息化技术在隧道建设应用中较为简单也最为实用的技术之一,语音对讲系统对于隧道建设的质量以及安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隧道工程的建设中,通常施工地点会处于一个较为复杂的地理环境,尽管在工程建设开始之前会对施工地点进行全方位的勘测和调查,但这样的勘测和调查并不能够将施工地点所有的条件和情况完完全全地掌握,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很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有的会影响施工质量,有的还会对施工人员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在这种情况下,语音对讲系统的存在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这种突发状况以及特殊条件对于隧道施工的影响,在面对特殊情况时,施工人员能够利用对讲系统实时地进行反馈,管理者根据实际情况能够给出一定的对策和建议,促进隧道建设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安全进行。
        2.2 定位和监控系统
        信息化技术的代表就是定位系统和监控系统,这两种技术在隧道工程的建设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定位系统能够将施工人员所处的位置实时地进行定位,技术的不断革新后一些定位系统还能够实时传输影像,更加有利于工程团队的监督管理部门对施工人员进行实时的监控,这样不但能够实时监督施工人员集中精力进行工程建设,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一旦发现施工人员存在身体不适或遇到一些危险状况时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并派出救援团队进行紧急的支援。除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定位系统,监控系统也在隧道工程的建设中起到保护施工人员安全的重要作用,隧道工程的建设所处环境十分复杂,尤其是一些穿山隧道的建设,通常在一些较为封闭的环境下进行,一些施工设备会排放一些有害气体和一些易燃气体,这些都会给施工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在隧道工程的建设中,对于这些易燃或有毒有害气体都会有相应的处理方式,但监控系统也绝对有其存在的必要,一旦发现气体浓度过高,可能会导致事故出现时,监控系统就能够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给出警报等信息提醒施工人员做好防护措施并撤离施工现场,这对于施工人员的安全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隧道建设中信息化技术应用发展
        信息化技术在中国发展起步较晚,相对于一些技术发达先进的国家还具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对于信息化技术的掌握不够透彻,在一些有关技术的细节部分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且对于技术的更新和新发展了解不深,另外,中国对于信息化技术的资金投入也相对较少,导致许多工程团队没有充足的资金将信息化技术发展得十分透彻。想要解决这些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的解决方式在于定期地派科研人员进行有关技术的学习和更新,国家和政府也要给出一定的激励政策。
        4 雷达检测在隧道检査中的应用
        雷达检测系统的核心组成包含天线和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其中,发射天线可以向被测物发射脉冲雷达波,其在传播途中将遇到性质各异的介质,从而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接收天线及时获取此类脉冲雷达波,根据雷达波在各类介质中波速具有差异性的特点,可以分析介质的具体情况。(1)隧道衬砌检测:应合理调整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位置,其必须紧密贴合于衬砌的表面,雷达波将穿透混凝土、围岩等各类介质;在衬砌背后空洞界面处发生反射,此部分则由接收天线完全接收,相应数据将被及时传输至数据采集分析系统,按特定程序分析后给出相应的结果,例如发射波的行程,并综合分析波速等方面的信息,从而判断介质的具体情况。(2)初期支护施工质量检测:根据隧道初支钢格栅与喷射混凝土及隧道围岩,空洞通过不同的反射回波,最终形成图像数据,以确定初支施工是否与设计图纸参数相符,从而判断施工质量是否合格。5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技术在隧道工程建设中的意义十分重大,具有很多的好处和优势,对于成本的预算和控制具有一定帮助,还能够起到监督控制施工质量以及保障施工安全的作用。目前在隧道施工建设中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实例包括实时语音对讲技术的应用,监控系统和定位系统的应用,这些都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和安全的保障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目前,中国对于信息化技术在隧道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还存在一定问题,投入不足以及技术掌握不透彻都是存在的问题,国家和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工程团队要努力学习先进技术是应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式。
        参考文献:
        [1]景岗山.信息化技术在隧道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8,037(007):199-200.
        [2]陈绍文.试论信息化技术在隧道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1):311-311.
        [3]陈称峰.信息化技术在隧道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现代物业旬刊,2018,414(02):98-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