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恒泰建筑有限公司
摘要:水利工程施工下渗漏、渗水问题是一种常见现象,为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水平,做好防渗堵漏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文章对水利工程渗水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具体的施工方法与管理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渗堵漏;施工方法;施工管理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水利工程事业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工程数量逐渐增加,工程规模不断地扩大,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水利工程事业属于民生项目,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因此需要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建设作用,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水利工程施工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其涉及多方面内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实施系统化管理,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控工作,尤其是在防渗堵漏方面,更是要基于出现渗水漏水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保障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1水利工程渗水的原因
1.1设计问题
设计初期,相关人员难以结合规范的标准要求实施设计工作,同时在技术方面也与行业先进水平具有较为明显的差距,设计人员难以结合具体的项目情况进行规划实施,这便导致设计图纸和施工难以有效统一,甚至还会降低工程的实施质量,无法达到预期的建设效果。因此需要结合设计方面的问题严格进行审查。
1.2 材料缺陷
当前很多水利工程选择建设土石坝式堤坝,这类堤坝结构的力学性能较为优异,具有适用范围广、稳定性能好、成本低廉等优势,符合施工标准。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堤坝结构持续受到水流冲刷作用力影响,致使岩石内部颗粒结构产生程度不一的变化,逐渐加剧岩石结构破坏程度,堤坝结构性能持续下滑。如此,在岩石结构性能下滑幅度过大,或是遭遇较强水流时,容易出现堤坝渗漏问题,并在问题严重时引发坝体塌陷等安全事故。同时,使用劣质材料,也会提高堤坝渗漏问题的出现概率,如使用的填料内混入腐殖土等杂质,或土块未得到完全粉碎处理便投入使用。
1.3穿墙管导致
水利工程建设包含了诸多种类的施工项目,而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应用的水管数量比较多,而且水管种类也较为丰富,需要应用的施工技术和方法也有着一定的差异性,需要根据水管的类别和安装要求来选择适宜的施工方式。当水管安装出现问题的时候,便会出现渗水问题。例如,将水管和其他构件相连接的时候,焊接施工质量不到位,导致中间存有缝隙;或是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时候,如果没有按照要求来使用混凝土,混凝土质量不达标,则会导致混凝土出现渗水状况。而且当混凝土没有得到充分搅拌的时候,浇筑后的表面便会出现不平整性,容易渗水。
2水利工程施工下防渗堵漏施工技术的应用与管理措施
2.1选择科学的技术措施
2.1.1劈裂式帷幕灌浆
劈裂式帷幕灌浆主要被用于防渗加固堤坝坝身部位,在堤坝防渗加固施工期间,由于堤坝坝身并非为一条直线,需要使用钻机设备在坝身上钻设若干数量孔洞,将孔洞以梅花形或是直线形进行排列,并将堤外肩部位与临近孔洞间距保持在1-1.5m范围内,将相邻孔洞间距保持在2.5-3m内。随后,遵循从下到上顺序开展灌浆作业,采取少量灌浆与多次灌浆方式,保持各次灌浆量基本相同,向所钻设孔洞内灌注适量浆液,并随着灌浆进程的推进不断提高浆液粘稠度。最后,在所灌注浆液凝结硬化后,即可在堤坝结构中形成帷幕结构,填补堤坝结构中分布的孔隙裂缝,改善结构稳定性与整体性能,实现防渗加固施工目的。
2.1.2水泥搅拌桩法
在应用水泥搅拌桩法时,施工人员使用搅拌机,向土体中喷入适量水泥浆,将其充分搅拌,在搅拌期间,水泥浆与土体产生水解等一系列化学反应,最终凝结硬化形成防渗墙体。
在水利堤坝工程中,该项技术主要被用于填充土质地基或砂砾,具有墙体完整度高、施工成本低廉、防渗效果好的技术优势。
2.1.3防渗墙的施工技术
属于施工技术的垂直防渗混凝土切口墙施工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经过50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现已成为堤防防渗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一项,也是颗粒土堤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技术能有效控制截流壁的厚度,墙体截面结构相对紧凑,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不仅可以在堤基上进行永久性防渗施工,还可以对有渗漏的堤防工程进行渗漏和堵漏处理。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技术可分为浅型和深型。混凝土截壁施工技术为浅型,隔膜墙深度范围一般控制在10~20m范围内,可深至30m,且厚度一般控制在100~250mm范围内。厚度达300mm,一般适用于江、河道堤防工程,或为30m范围内的坝基和土石坝的厚度进行渗漏施工。对于深混凝土截止壁的施工技术,截止壁的厚度一般控制在600~800mm的范围内,最大可控制在1300mm之间。它通常用于水头在20m以上、墙体深度在30m以上。三峡库区二期工程混凝土切壁最大深度达到73.5m,混凝土切口最大深度达到73.5m。
2.2孔洞防渗堵漏施工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如果发现孔洞出现渗水漏水问题,则需要实施有效措施,来提高孔洞防渗堵漏施工水平。可采用两种施工方法:第一种是下管堵漏法。下水管道施工方法通常应用于水压较大的情况下,如若水利工程中的出现渗水的孔洞比较大,那么便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检测,获得孔洞渗水位置的坚硬度,确定孔洞的实际大小,根据孔洞的深度状况,来制定相应的施工措施。第二种是直接堵塞法。水利工程出现渗水漏水状况较为常见,若是不加以有效处理,则会降低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难以保障水利工程的后期使用,在进行孔洞防渗堵漏施工的时候,如果其水压并不是很大,那么可以选择直接堵塞施工方法,其适用于孔洞较小的漏水情况。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需要确定其渗水漏水问题来自于孔洞,仅需解决孔洞问题,才可采取直接堵塞法。否则难以起到良好的防渗堵漏效果。
2.3设计上采取较好的护砌形式
混凝土护面在整个节水防渗施工中十分重要,在开展设计时,需要针对问题部分采取有效的防渗措施。当前行业使用较多且效果理想的方式为混凝土衬砌护面。具体的设计标准为:护坡部分的混凝土强度需达到C20,抗冻等级应达到F150,结构层须在砂垫层下10cm。该种方式不但实施难度不高,外形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成本投入低,同时还具有更好的防渗和节水功能,后续无需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进行维护,使用周期更长,通常可达50年。该种手段不但能够提升渠道过水和抗冲等方面的能力,同时还可节省渠道清淤等养护成本,通过测试可知,该种方式能够降低渗水造成的85%~90%的损失。从渠道渗水运行效果看,该种方式能够发挥更为理想的防渗作用,过流能力较土渠高50%以上。
2.4加强对于裂缝的处理
首先要根据裂缝大小以及裂缝的位置来选择合适的灌浆技术。在具体开展灌浆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灌浆液,从而保障浆液更好进行凝固,由于裂缝的大小和位置存在着很大的区别,需要使用专业的设备来对裂缝进行灌注作业,需要等到所有的浆液完全凝固之后,再开展混凝土表面结构恢复的相关工作,从而使得表面裂缝能够得到最佳的修复。最后还需要做好防渗修复,防止裂缝出现渗水等现象。
结语
综上所诉,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较长的施工时间,对施工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受外界环境影响比较大。渗水漏水是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影响水利工程结构质量,对此还需要选择合理的防渗堵漏技术,并做好设计与施工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蔡琦.水利工程建设防渗堵漏的施工方法及其施工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8):3224.
[2]李越.水利工程建设防渗堵漏的施工方法及其施工管理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419(04):206.
[3]黄祖平,司马鹏.谈水利工程建设防渗堵漏的施工方法及其施工管理[J].智能城市,2018,4(0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