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生态建设前提下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新思路 黄春晖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黄春晖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成为市政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黑森林设计股份公司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成为市政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关系着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科学的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为人们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在实际的城市规划建设中,园林绿化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为城市增加了无数的绿色景观,还提高了人们生活的品质。除此之外,成规模的园林绿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调节城市气温的作用,提高城市周边生态环境质量。因此要做好园林绿化建设,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针对城市建设的环保与建设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生态建设;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新思路
        1 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的相关内容
        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是城市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内容,科学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有利于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减轻城市环境污染程度,对城市生态环境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在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应重视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工作,解决当前园林规划中的不合理之处,充分发挥城市园林的生态功能。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时,应遵循相关设计原则,使规划更加合理和科学。第一,遵循人文性原则。设计城市园林时,应在园林景观中突出城市的人文特色,并将其作为衡量园林绿化设计合理性的重要指标。第二,遵循功能性原则。设计城市园林时,应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为目标。第三,遵循美观舒适性原则。进行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时,应合理搭配景观植物,提升城市园林的美观度,加强园林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林的舒适度,给予人们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第四,应遵循生态性原则。设计城市园林时,应坚持生态设计理念,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质、气候特点进行合理设计,突出园林的生态功能[1]。
        2生态建设前提下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
        2.1多元化生态景观
        在规划设计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时,应优先考虑使用本土植物,首先,本土植物更能适应当地环境,降低运输成本,减少资源的浪费,而且更能彰显出城市特色。应对建筑、植物、流水、山石等进行搭配,将城市人文环境融入其中,提升园林文化更深层次的作用。引入外来植物时要尤为谨慎。在对种群的生长状态进行科学研究后,对不同生长期的植物进行搭配选取,避免为使植被达到快速生长而放弃慢速生长的植物。同时应对花卉植被间进行色彩搭配,植物生长间的更替规律进行研究,以保证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多元化发展。
        2.2  资源型生态景观
        高效利用资源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时,在景观区域性范围内,对植被、肥料等材料的管理维护进行科学选用,以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用。同时依据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对生态园林进行合理规划布局,景观建设过程中应以原生态为主,实现景观规划设计理念创新、材料创新等,提高园林景观与自然景观的融合度。更突出的表现出城市发展理念和人文精神。
        2.3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在建设绿化工程的过程中,要站在整体的角度对项目进行规划,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让土地资源的价值更好地发挥出来,改善周围的生态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建立环境友好型城市。可以通过建设屋顶花园等形式,对城市土地进行规划,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2.4 应用节约型植物
        为了完成建设目标,可以大面积种植节约型植物。种植具有该地区特色的植物,设计师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也可以多利用耐旱性和节能性观赏植物。本地的植物已经适应了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所以能够在此环境下更好的生长。如果盲目引进外来植物,很可能让植物难以适应当前的生长环境,在日后的维护工作中会加大难度,很有可能在一段时期之内,这些外来引进物种就会死亡。需要优先挑选本地物种,让本地的特色发挥出来。
        2.5协调城市建设和园林设计,体现生态功能
        在以往的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未意识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城市经济建设水平提升的同时,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资源日益稀缺。现阶段,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发展城市经济,开始意识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保护间的关系,为了协调发展城市建设和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寻找两者间的平衡,应格外重视城市园林工程。进行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时,需要基于城市建设目标科学规划设计方案,提高城市园林设计的科学性,使其与城市建设相融合。相关部门应严格遵循城市整体发展规划目标,优化园林规划设计施工方案,突出城市的功能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进行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时,应从整体设计效果考虑,优化风景园林空间设计,体现城市园林景观的空间层次感。可利用借景、框景等传统园林的设计方法,彰显园林空间优势,合理布局园林空间条件,使景观更具特色,提升城市园林的美观性,吸引群众的注意力。应充分发挥绿化植被的作用,塑造视觉空间效果的同时凸显城市园林的生态功能
        2.6 因地制宜的设计园林绿化
        城市环境不仅具备多元化的特点,而且还具有地缘性的特征,这就使得有些植物并不能适应某些城市的环境,因此,在开展实际施工前,必须结合当地的环境及土壤等诸多因素进行生态园林景观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使其种植的林木能够存活,才能真正的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与此同时,还必须重视植被和城市建筑物之间的协调性,让其两者之间实现互补,这样就能将城市建筑和绿地景观巧妙的融合成一个整体。除此之外,在设计生态园林景观时,还应该多种植一些供观赏的花草,以此来改善城市中的色调,但特别注意切忌无序引入外地品种,以免造成物种入侵的情况。
        2.7以生态功能优先为根本设计园林绿化
        园林绿化设计的核心主要在于运用多元化景观的构建,因此,在进行相关设计时,可多利用灌木、乔木、草植等,让绿化的叶面指数得到提升,同时,通过这种配置的设计,不仅能让城市园林显得错落有致,还能让其整体植物的光合效率得到提高,从而能够让空气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除此之外,在开展实际施工时,还可以选择一些能够抗污或者比较耐污的植物,以此来达到净化城市的目的。另外,在一些特定的区域内,还可以栽种一些特殊的林木,如公园与医院附近,可以栽种一些有助于保健或抑菌的植物。
        结束语
        加强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创新城市园林设计理念,有利于推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的长远发展,满足城市现代化建设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进行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时,应遵循设计原则,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突出城市园林绿化艺术特征,丰富园林功能。
        参考文献:
        [1]裴立鹏.生态建设前提下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新思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2):193.
        [2]王莉.生态建设前提下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分析[J].花卉,2018(20):66-67.
        [3]冉茂中.基于生态建设前提下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新思路[J].现代园艺,2018(05):109-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