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仪控辐射监测系统安全隐患和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郭光宇
[导读] 摘要:由于核电厂较为特殊,需要展开辐射监测,所以辐射监测系统安全性也成为了核电厂研究的重要内容。
        摘要:由于核电厂较为特殊,需要展开辐射监测,所以辐射监测系统安全性也成为了核电厂研究的重要内容。为保证核电厂运行可靠性,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电能资源,核电厂加大了对仪控辐射监测系统安全性的研究力度,希望通过对系统安全隐患与措施的全面性分析,实现理想化仪控辐射监测系统使用模式,以便更好地为核电厂进行服务。
        关键词:辐射监测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监测道;安全隐患;核电厂
        作为我国国家级战略产业,核电产业运行安全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各核电厂都加大了对自身仪控系统的控制力度,并着重对仪控辐射监测系统存在的安全性问题以及问题应对策略展开了分析。为实现理想化辐射监测系统运行模式,在正式展开系统安全隐患分析与研究之前,需要先对辐射监测系统基本情况展开分析,以便为后续安全隐患研究提供相应参考。
        1.辐射监测系统
        核电能源生产过程存在着一定的辐射问题,为保证设备质量以及人员安全,需要通过实施辐射监测的方式,及时对超标问题展开处理,确保人员身体不会受到相应干扰与影响。一般核电厂的辐射监测系统会设置多类监测道,需要对流出物活度水平、工艺流辐射水平以及场所辐射水平等内容展开全方位监测,并要将监测数据统一传输到集中监控中心,以便管理人员按照数据展开相应管控工作。根据相关标准要求,监测系统需要在保证事故工况以及正常工况的前提下,为管控工作开展提供精准辐射监测数据支持,这就意味着系统运行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极为重要,如果系统运行存在隐患,会对后续各项工作开展造成直接影响,因此需要采取各项有效措施。
        辐射监测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显示储存以及监测道探测数据两部分所组成,当监测到相应数据之后,会通过监测道传递给全厂dcs,而dcs会将各项数据传输到辐射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之中。在进行辐射监测系统设计过程中,不仅要保证监测道的可靠性,同时也要确保上层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水平能够达到相应标准要求,以便实现对仪控系统的高质量监测。
        2.辐射监测系统安全隐患
        2.1常见问题
        监测道数据无代表性以及失效是监测系统重要的危险源,也是系统运行安全的主要阻碍。一般监测道失效可能是由于链路传输中断或探测器自身故障所造成的,同时电磁干扰、地震或者失去供电电源等,也会造成失效问题。而数据无代表性,多是因为工艺系统关闭原有监测目标所导致的失去代表性意义,或者因为取样系统所取检测样品失去代表性所产生的。
        2.2信息管理系统问题
        信息管理系统问题也是监测系统安全隐患主要来源之一,是监测管理系统必须要考虑的内容。由于辐射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由网络以及计算机所组成,所以网络硬软件以及计算机威胁等都可能会造成系统安全问题。同时人为操作失误也会直接引发安全隐患,这些都是管理人员需要考虑的重点。
        3.系统安全隐患应对措施
        3.1合理展开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安全处理
        为妥善解决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方面问题,在进行系统设计过程中,要从人为操作以及整体结构布置两方面入手,做好相关安全防范工作。一方面需要科学展开结构布置,可通过对冗余结构设计的运用,对实体展开隔离处理,做好硬件系统安全防控,保证整体结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另一方面为有效减少人员操作误差,需要设置强度较高的报警确认方案以及报警方案,要保证在监测道发生报警时,操作界面能够通过声音进行提示,且在人员没有确认报警之后不会停止。在报警确认之后虽然响声需要停止,但报警显示不能消失,以防人员出现遗忘的状况。要保证不会出现人为解除警报的情况,直至监测道恢复到正常状态之后才会自动消失。此外,需要对工作人员权限展开详细划分,要保证各级别人员只能够在权限内对系统展开操作,并要设置远程报警终端系统,确保在操作人员暂时离开时,报警信息能够及时传送到有关部门处,不会出现报警信息无人处理的状况。

保证信息管理系统存在的各项安全隐患能够被及时处理,能够为监测系统运行与管控提供精准数据依据。
        3.2监测道安全管控
        为有效避免监测道出现安全问题,进行辐射监测系统监测道设计过程中,需要加大对设备质量鉴定等级以及设备安全等级的优化力度,通过合理防范手段做好多样性检测以及定期检查等各项工作。同时需要做好事故后以及事故监测功能监测道设计,可通过添置合理监测仪器以及特殊设备的方式,利用强化监测仪器设备性能的方法,为事故后以及事故监测工作开展提供数据参考,确保仪控设备运行状态与质量。
        3.3实施设备安全分级
        对监测道展开安全分级是提升设备安全性能的有效手段,在进行安全级冗余设置监测道过程中,可将电厂安全级供电电源作为系统供电来源,确保设备能够与质量鉴定要求相符合,以便更好的展开监测道设置。要通过对硬接线连接方式的运用,将监测到中的数据及时传输到全厂dcs系统之中。同时,虽然非安全级别监测道没有安全物项的要求,但在进行设计时也要采取相应安全手段,要通过网络通讯方式,测量到的数据传输到全厂dcs系统之中,保证通讯采集模块能够精准完成数据采集以及识别、传输等一系列操作。
        3.4定期检查与试验
        在监测道设备出厂之前,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对其展开功能测试,确定设备的超量程持续报警、最小响应阈值以及测量范围等都能够满足相关标准要求,能够为监测系统正常运行提供支持与保障。同时需要对辐射监测系统中的各项设备展开定期检查,要通过定期测试以及监测的方式,确定各系统运行情况是否与标准要求相符,是否存在设备故障或系统运行不畅问题,以便及时对问题展开针对性处理,保证监测数据精准性以及监测范围有效性,保证辐射监测能够对仪控系统展开不间断的监测,从而为仪控系统高质量运行奠定良好基础。
        3.5做好仪控系统安全防范
        在展开仪控监测系统安全处理过程中,不仅要做好辐射监测系统安全防范工作,同时也要从仪控系统特点入手,用白名单防护保护策略,对系统展开安全防护措施。核电厂可通过在网关服务器、工程师站以及操作员站等,展开主机白名单防护软件部署的方法,对主机安全性实施保护。可通过边界工业防火墙展开区域隔离的方法,通过推行协议白名单的方式,在集中管理平台中展开大数据学习建模操作,利用工业防火墙部署工控行为以及主机防护设备白名单,对网络安全展开全方面保护,实现对恶意软件破坏的有效控制,避免出现恶意报文传输问题,确保仪控系统运行安全性以及可靠性,保证仪控系统安全防护水平能够达到相应等级要求。
        结束语:
        因为仪控系统在核电厂运行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价值,所以核电厂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仪控系统辐射监测系统的关注力度,要通过对系统可能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的分析,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安全隐患应对策略,确保各项安全问题能够得到妥善处理。同时需要做好仪控系统安全保护,要通过对各种有效手段的运用,确保系统运行能够始终与标准要求相符合,能够更好地为核电厂生产以及电能配送提供服务,进而实现理想化系统运行模式,保证我国核电行业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明明,张楮,贺先建,顾鹏程.核电厂数字化仪控设备寿命验证方法研究[J].仪器仪表用户,2021,28(04):78-82.
        [2]陈义,叶顺流.核电厂专用仪控设备鉴定试验研究[J].仪器仪表用户,2021,28(02):77-81.
        [3]徐博雅.核电厂仪控系统信息安全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02):33-34.
        [4]张楠,李玉荣,尚雪莲.核电厂应用智能仪控设备运维方式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02):39-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