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南京 210000
摘要:海绵城市理念是为了应对自然灾害提出的一种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其目的是希望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雨天将雨水吸收起来,在干旱或需要用水的时候释放出来。而城市景观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必须要在设计过程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这样便能够提升城市水循环效率,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海绵城市;景观设计;设计要点
城市景观不仅发挥了美化城市环境,净化城市的效果,还能够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空间,但是景观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明确海绵城市的设计要点,促使城市景观能够发挥出良好的雨洪管理效果。
一、海绵城市理念的景观设计思路
海绵城市理念就是根据海绵吸收、释放的原理,将城市设计、建设成为海绵一样具有弹性的雨洪管理能力。而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景观设计主要是通过景观的绿地、道路、土壤、水景等具有吸收能力的设施将雨水进行快速的消纳,一方面能够有效的防止洪涝灾害的发生,避免路面积水影响出行安全;另一方面能够增加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城市淡水资源的消耗。
二、海绵城市理念的景观设计应用分析
(一)景观渗透设计应用
在海绵城市理念的景观渗透设计中,主要是通过透水性铺装和绿地来实现的,其能够将落到地面的雨水进行及时的消纳,能够对地下水进行补充。在城市景观中常见的透水性铺装材料主要有透水方砖、透水性混凝土、透水性沥青、鹅卵石、雨花石等,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环保、美观、透水等性能,这些透水性材料主要设置于道路、广场、停车场、绿化带中,这样就能够将雨水快速的吸收。首先要设置6-8cm的透水铺装面层,然后在找平层、基层应用透水材质,由于土壤渗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在基层内设置排水管,确保雨水能够及时的排出。
(二)景观滞留设计应用
在海绵城市理念的景观滞留设计中,主要是通过滞留设施对强降雨带来的雨水径流量进行控制,常见的滞留方式主要有湿地、雨水花园、生态滞留池、渗透池等,其主要设置于建筑、广场、道路等设施中,设置的形式多样,并与景观进行有效的连接,这样就能够将雨水进行有效的滞留,且设施应用的成本与管理成本比较少;在部分透水性较差的区域就要通过的换土、防渗、设置阶梯等方式提升透水性,避免积水的出现,但是相关成本较高,在杂草、杂物较多的汇水区需要设置植草沟、植被缓冲带、沉淀池等对雨水进行过滤,避免污水渗透下去。
(三)景观集蓄设计应用
在海绵城市理念的景观集蓄设计中,其主要是将雨水收集储存起来,避免大量的雨水蒸发、流失而降低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会致使低洼区域或者透水性较差的区域囤积大量的雨水,这样就会形成内涝。当前景观集蓄主要采用的就是蓄水池,常见的蓄水池主要有钢筋混凝土蓄水池,砖石砌筑蓄水池、塑料蓄水模块拼装式蓄水池,但是在部分园林景观中设置的人工湖、池塘、鱼池、等都能够发挥出蓄水池的功能,这些储存下来的雨水主要用于灌溉、清洁等,如:草坪浇灌、公厕清洁、道路清洁、清洗车辆等。
(四)景观净化设计应用
在海绵城市理念的景观净化设计中,主要是通过土壤渗透、绿化过滤等方式对水质产生净化作用,这样便能够对雨水进行回收再利用。当前常见的净化方式主要有两种:植物缓冲带、人工土壤渗滤,其中人工土壤渗滤可与蓄水池等集蓄设施进行配套使用,能够将雨水中的杂物、杂质进行有效的清除,这样就能够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这种净化方式不仅能够提升水质,还能够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但是美中不足的就是费用比较昂贵。
(五)景观雨水循环使用
在海绵城市理念下对于景观雨水的循环再利用能够实现雨水资源化,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缓解城市内涝问题,还能够提升淡水的利用率,继而间接的减少水资源消耗所需的成本问题。例如:将雨水回收城市管网之中可根据城市不同区域的非饮用水需求进行调配,如果有的区域用水量大可将其输送过去应用于清洁、消防、工地等,还可应用于于绿化灌溉、水景用水,甚至在夏季燃热的天气中可应用于城市的道路降温之中。
(六)景观排水设计应用
在海绵城市理念下,对于景观排水设计主要实现了海绵体的释放功能,能够将多余的雨水排放掉,其主要原因是在强降雨天气或是雨季到来的时节,能够对无法吸收或是多余的雨水进行及时的排放出去,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避免洪涝灾害的出现,通常对于景观排水的设计方式可将其排水管道与河道进行连接,确保大径流的雨水能够快速的排掉;然后将地面排水与地下雨水管渠相连接,确保地面超标雨水的快速的排放。通常大量的雨水经过雨水花园、生态滞留区、渗透池净化之后的雨水仅有一部分能够进行有效的利用,多余的部分就要进行及时的排放。
结束语:
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能够显著的提升城市的防洪抗旱能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所以城市景观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在设计中贯彻海绵城市的思想,一方面能够确保雨洪管理的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另一方面还能够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城市景观设计中,通过渗透、调蓄、净化等设施、材料的应用,便能够将雨水进行回收再利用,显著的提升城市水循环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彭程,刘红远. 探讨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精品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要点[J]. 门窗,2019,No.178(22):160-160.
[2]孙军峰.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要点[J]. 环球市场,2019,000(022):347-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