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可持续发展路径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郭峰
[导读] 摘要:在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人口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逐渐加重,并且在不断推进建筑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开始应用装配式建筑,在装配式建筑中,钢结构是主要发展方向。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钢结构工程公司  200125
        摘要:在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人口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逐渐加重,并且在不断推进建筑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开始应用装配式建筑,在装配式建筑中,钢结构是主要发展方向。在现阶段我国钢结构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在详细分析装配式钢结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装配式钢结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予以促进,对建筑行业转型升级予以有效促进。
        关键词:绿色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可持续发展路径
        引言
        建筑业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是重要的过敏经济支柱产业,在近年来逐渐得到了显著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以及城市化进程推进等方面贡献了重要的力量。但同时建筑行业发展也带来了较高的能耗,由于粗放的建造方式以及较低的信息化水平,并没有对当前社会发展中提出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目标予以充分符合。想要对建筑行业发展困境予以有效转变,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对全新发展理念、科学技术等进行融合是非常必要的,以此实现绿色化、工业化以及信息化发展道路。
        1装配式钢结构发展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完善的标准体系
        在当前我国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领域,在标准体系方面缺乏统一,没有得到行业内部的一致认可,在整个产业链中,难以在各个环节工作中难以参考统一标准,企业难以开展产品批量化生产工作,并不具备较高的工业化水平,会显著提升建设成本,并且缺乏较为成熟的钢结构市场,对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构造水平、发展速度等带来了较大影响。
        1.2建筑成本高
        当前我国建筑产业发展中,相比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起步较晚,现阶段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这一代背景下,在对装配式建造方式进行应用过程中,并没有形成相应规模效应,缺乏足够的预制构建标准化程度,在生产、运输等方面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在建设生产工作中,实际效率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工业化批量生产在价格方面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装配式建筑中,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综合效益。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具有较高的钢材使用量,相比于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的造价明显较高,在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并且需要经历较长的回报周期,极大降低了企业参与生产的积极性。
        1.3信息化发展滞后
        在当前阶段建筑工业化发展中,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装配式钢结构建造工作中,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具备较高的复杂性,在其建造模式内的,需要实现集建筑、结构、机电、内装等全专业系统一体化装配,同时需要一体化实施设计、生产、施工等全过程工作内容。在当前阶段BIM技术应用过程中,虽然进行了相关实践工作,在总体推进进度上明显较慢,在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全过程管理和应用等方面存在不足,对于整体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限制。
        1.4专业人才短缺
        装配式钢结构建造模式相比于传统建筑建造方式,需要对更多全新的技术、工艺、方法等进行应用,针对参与设计和建设的人员,提出的要求也较高,在当前建筑行业中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数量明显不足。在设计、生产、施工、管理等各个部门的技术人员方面,对于传统混凝土结构建造技术、管理模式等都较为熟悉,但是并没有详细了解当前装配式钢结构相关知识,针对全新设计理念、施工方法等难以在短时间内完全适应。由于缺少足够的专业人才,对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而言带来了极大阻碍。


        2装配式钢结构发展的策略
        2.1完善相关政策,构建技术标准体系
        基于政府引导的基础上对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发展予以推进,将市场化运作作为主要措施,对各项激励扶持政策予以相应推行,比如土地供给、科技研发、资金配套、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方面对相关企业发展予以引导和支持,针对其中的住宅领域需要格外重视。同时,对相关监管机制予以建立健全,完成配套措施的制定,从而将良好的市场环境提供给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发展。将装配式钢结构发展实际情况作为依据,针对规划、设计、生产、施工等个各项工作,需要大力实施标准化建设工作,对相关各项技术标准体系进行完善和提升;针对各项关键技术、工艺、配套管理措施等等,需要大力开展研究工作,促进行业整体技术、管理等方面水平的提升。
        2.2有效提升工业化程度,并对建设成本予以降低
        针对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造成成本提升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需要使用大量钢材,产生较高的材料成本,针对主体结构需要实施轻量化设计工作,对钢材消耗量予以尽可能降低;其次,在预制构件加工方面,具有较高的成本,因此需要实施相应标准化设计,开展批量生产工作,将规模优势发挥出来,促进成本的降低。想要有效降低建设成本,最为重要的就是实施全过程标准化建设工作,对标准化设计、生产、施工等工作予以开展,对建筑行业工业化水平予以提升。另外,需要充分落实设计优化工作,在施工阶段,大力研发各种全新工艺和方法,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比如高质量、低成本、进度快等等,促进建筑结构整体综合效益的提升。
        2.3加强产业协作,提高综合效益
        在装配式建筑中,主要采用一体化建造模式,其中涵盖了设计、施工、制作、安装等多项内容,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上下游企业之间充分协调配合,通过构建产业联盟实现合作共赢和相互依存,在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中,逐步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对产品研发、技术推广以及成果转化等方面进度予以加快。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将BIM技术充分利用起来,促进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全过程全产业链信息化管理目标逐步实现,有效传输和共享数据,在具体项目中,对各个参建单位的协同效率予以提升。另外,需要对EPC总承包模式进行积极推广,逐步实现一体化的设计施工,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建造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促进整体综合效益的提升。
        2.4重视人才培养,构建多元化培养机制
        想要对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良性发展予以有效保障,专业技术人才是重要的基础,人才培养工作需要长期开展,属于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对专业资格认证、技术考核体系、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等进行逐步构建和完善,促进对生产、施工、管理等方面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培养。另外,在制造业发展中,可以充分结合信息技术,针对建筑机器人进行不断研发,借助机器人替代劳动力,从事生产、施工、检测等多项工作。另外,针对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施工中存在的人才短缺问题,建筑企业方面,可以通过与高校建立合理的方式予以解决,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针对钢结构相关专业人才进行联合培养,对我国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长久可持续发展予以有效推动。
        结语
        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在全新经济发展背景下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渐应用了各种全新技术,其中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就是其中一种,但在当前装配式钢结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我们需要基于这些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戚林. 装配式钢结构绿色节能建筑应用分析[N]. 中国建设报,2017-10-13(008).
        [2]廖礼平.绿色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及策略[J].企业经济,2019,38(12):139-146
        [3]李晓辉.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施工技术探究[J].居舍,2019(35):66.
        [4]胡泊,刘冰,韦凯杰.钢结构建筑在装配式建筑发展过程中的优势[J].福建建材,2020(02):31-32+106.
        [5]李其廉,仇紫璇,温红广.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围护结构体系研究[J].山西建筑,2020,46(17):34-35.
        [6]李超.预制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设计的相关问题研究[J].科技与创新,2020(18):95-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