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22
摘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腐败现象之所以屡禁不绝,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党员干部的思想问题,也就是要如何解决“想腐败”的问题。而不想腐就是依靠思想和觉悟,广大干部员工没有腐败活动的主观愿望,也没有腐败行为的心理动机。干部员工不想腐的思想和觉悟既依靠自身的修养和学习,更离不开组织的教育和引导。本文明确了党风廉政教育的作用和当前党风廉政教育存在的不足,并对国有企业经营中如何加强党风廉政教育的策略进行探究,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廉政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纪律教育,使铁的纪律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大量违纪违法人员在忏悔录上反思为什么会违法乱纪,总结起来大多会存在理想信念的动摇、纪律观念的淡薄和思想道德的滑坡等等,也就是根子在于“总开关”没有拧紧。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明确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增强广大员工的思想意识,一体推进三不机制,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党风廉政教育存在的不足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组织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有力地提升了广大干部员工的思想意识,营造起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但在开展党风廉政教育上也面临不深入、不入脑、不落地、不聚焦等方面的不足。
(一)党风廉政教育不够深入的问题
有的党风廉政教育停留在“见子打子”,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的方式方法老套,上级要求讲什么就照本宣科讲什么,党风廉政教育停留在上党课、做展板、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还停留在读文件、听报告、做笔记、写心得的传统层面上,对如何开展好党风廉政教育思考不深、创新不足、效果不好。
(二)党风廉政教育不够入脑的问题
没有针对性和系统化地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廉政教育还停留在“说”和“讲”的层面,有的“雨过地皮湿”,导致有的干部员工对党规党纪一知半解,没有入脑入心,还存在“走过场”的思想;有的“知而不行”“学而不用”,还存在侥幸心理,没有真正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三)党风廉政教育不够落地的问题
有的党风廉政教育没有充分和企业实际、行业特点相结合,蜻蜓点水泛泛学、大而化之粗放学,没有真正把党风廉政教育和企业经营管理、“三会一课”学习充分结合,和干部员工的实际需要融合不够,使党风廉政教育存在“空对空”现象,导致干部职工对党规党纪学习认识不足、执行不力。
(四)党风廉政教育不够聚焦的问题
有的党风廉政教育没有紧密结合身边人身边案,没有紧密结合企业经营发展存在的问题、出现的风险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开展,没有紧密聚焦关键少数,造成党风廉政教育集中学习多、群体学习多,针对性、微课堂教育相对少,廉政教育不能做到因人施教,对症下药,“一锅煮”、“一刀切”,没有达到分类施教的效果。
二、对策建议
(一)强化责任导向,提高“责”的认识
一是抓实“一岗双责”。明确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好“一岗双责”作用,明确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牵头部门的责任,坚持有责必问、失责必究,把党风廉政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督促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并将党风廉政教育成效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对工作落实不力的及时开展约谈。二是强化思想认识。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员工牢固树立严管才是厚爱,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的思想认识,以及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担当、失责必追究的思想认识,督促领导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关键岗位员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教育”的原则,牢固树立业务管理本身就包含监督的理念。
(二)强化载体建设,构建“学”的平台
一是利用支部“引导学”。组织开展“廉政主题党日”活动,剖析“典型案例”,通过支部学习,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敏感性和纪律规矩意识,使广大干部员工掌握应知应会党建常识和相关纪律规矩。二是组织开展“专题学”。充分利用党风廉政教育月等活动载体。开展针对性的学习教育、廉政知识测试等,使纪律规矩意识入脑入心。三是督促开展“网上学”。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等学习载体,对员工学习成果定期进行跟踪检查。
(三)强化警示教育,增强“怕”的思想
着力发挥案件警示作用,以案释纪、以案明纪,强化“怕”的心理,形成“廉荣、贪耻”的文化氛围。一是零距离警示教育。充分运用身边违纪违法案件,开展“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以案说理”警示教育,让广大干部员工以案为鉴、以案促改,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达到“查处一案、警示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二是面对面廉政宣讲。结合企业实际和监督检查、纪律审查发现的问题,以案说纪、以事明纪,分类施教,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员工懂纪律规矩、守纪律规矩。三是不间断警示提醒。坚持逢会必讲,组织观看《围猎:行贿者说》、《围猎之祸》等专题警示教育片,教育引导干部员工把好权力关、金钱关、交友关,净化社交圈、生活圈和朋友圈,让员工常学常思常记、自警自醒自律。
(四)强化提醒谈话,树立“戒”的自觉
一是常念“廉政经”。紧盯“关键少数”,经常开展“廉政大家谈”,围绕各公司关键事项、关键风险、关键问题,督促领导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强化履职尽责,既强化监督提醒,又统一思想认识,传导责任压力。二是常敲“警示钟”。组织开展“四谈四问”提醒教育,通过谈思想问廉洁、谈工作问责任、谈问题问风控、谈建议问体会“四谈四问”,提高广大干部员工纪律规矩意识,进一步严明纪律规矩,持续强化不敢、知止的氛围。三是常打“预防针”。抓实干部任前、节前、事前等关键时间节点廉政提醒。坚持“逢提必谈”、“逢节必谈”、“逢事必谈”,针对容易犯错误的环节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做到警钟长鸣、常打招呼、常扯袖子、防微杜渐,绷紧党员干部“廉政弦”。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风廉政教育更需久久为功,只有坚持不懈,做在平时、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做到早教育、早提醒、早红脸、早出汗、早纠正,才能让广大干部职工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才能真正帮助广大干部职工筑牢廉政思想防线,实现“不想腐”,才能真正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