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神圣职责 传承初心使命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许宏强
[导读]
        朱德故居管理局  四川省南充市  63763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就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正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始终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在任何艰难困苦条件下都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最终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作为新时代的红色纪念馆,必须承担起传承初心和使命的历史重任。
        一、紧扣时代脉搏,深刻认识传承初心和使命的重要性
        坚持传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初心和使命,可以更好地从中国革命的历史、优良传统以及革命先烈的精神中汲取营养,有助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把革命先辈们开创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一)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精髓和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底蕴。新时代红色纪念馆传承初心和使命,可以更好地开发红色资源,弘扬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前提和现实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开发红色资源,弘扬红色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新时代元帅纪念馆传承初心和使命,可以更好地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也可以更好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二)有助于坚持“四个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他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经济的快速发展,更离不开文化的支持,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更是凝聚民族精神的纽带。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更需要充分发挥好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新时代红色纪念馆传承初心和使命,可以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从而有助于坚持四个自信,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发展,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有助于铭记历史,传承革命精神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同时红色基因也是共产党人永葆本色的生命密码,根植于共产党人的血脉之中。新时代红色纪念馆传承初心和使命,有助于传承红色基因,传承先辈的革命精神,更好地使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巩固和坚定理想信念。只有传承革命精神,才能有助于全体中华儿女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与此同时,传承革命精神,也可以更有利于红色纪念馆传承初心和使命,为完成新时代的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
        二、发挥场馆优势,切实构建传承初心和使命的主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红色纪念馆肩负着宣传教育的神圣职责,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宣传红色文化,构建传承初心和使命的主阵地。
        (一)依托阵地优势,开展党性教育
        红色纪念馆应依托红色阵地的优势,通过开展紧扣政治形势和时事热点,结合国家重要节日、国内外时事和社会热点、重要纪念活动开展党性教育,实现宣传教育的目的。新时代红色纪念馆只有依托自身红色阵地的优势,不断的开拓创新,实现红色资源与党性教育的相互融合,通过开展党性教育活动,让党课在红色场馆火起来、亮起来,成为红色教育基地的一大特色。我馆相继推出《“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楷模——朱德》《朱德忠诚与血性》专题党课和《信仰的力量》《德耀中华 福泽天下》《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等微型党课,为广大党员干部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提供基地教育保障,共接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团队400余批次,开展主题党课100余场次、微型党课400余场次。
        (二)借助资源优势,传承红色文化
        为传承好初心使命,全国红色纪念馆还应进一步挖掘当地的红色资源和文化。红色文化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近百年奋斗的光荣实践,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呈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鲜亮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作为红色场馆,要勇担职责使命,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文化研究。

我馆先后开通官方抖音,发布朱德精神原创视频50余个;开通微信公众号,推出历史上的今天、回忆朱德、朱德军事思想、朱德廉政思想、朱德经济思想等栏目,发布朱德精神研究文章200余篇,点击量达1200多万人次,点赞率80%以上;积极与学习强国、纪检监察报、南充日报、南充见等平台对接,推送研究文章,宣传朱德精神;编辑出版《朱德研究文集》《朱德精神的文化传承》《朱德廉政故事》等9部研究专著;组织编写《给青少年讲红色纪念馆里的故事》《红色故事:走进中国100座纪念馆》和《南充历史名人——朱德》三本丛书;受邀到《中国推介•国有宝藏》栏目讲述朱德文物故事,已完成节目录制,即将在海内外播出;邀请词曲和演唱大家名家为朱德故里创作《德高行远》经典歌曲,并完成MV拍摄制作。
        (三)凭借政治优势,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为传承好初心和使命,红色纪念馆还可以凭借政治优势,肩负起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担。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红色纪念馆中陈展着珍贵的革命时期的文物以及革命时期相关的文献资料,为参观者再现革命历史,激发爱国情怀。我馆先后开展四川省中小学生夏令营开营、“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朱德故事会”进军营进社区进学校、“缅怀朱总司令 弘扬两德精神”等大型文旅活动;承办中国博物馆协会名人故居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朱德的强军思想与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朱德与新中国等全国、全省性学术会议;每周星期三下午定期在朱德读书启蒙的药铺私塾开展现场教学活动,讲朱德故事,传承朱德精神;组织研学团队在朱德生母钟太夫人墓地现场诵读祭文《母亲的回忆》,开展“孝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朱德精神。
        三、创新工作方式,努力争当传承初心和使命的践行者
        红色纪念馆的宣传教育,离不开广大从事红色文化的工作者,只有通过多种方式的宣传教育,扩大红色场馆的影响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丰富教育手段,宣传弘扬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才能更好地传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初心和使命。
        (一)共建场馆联盟,加强合作交流
        传承初心和使命,不仅需要文化场馆本身的致力研究,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商共建,通过合作交流,加深研究力度。红色纪念馆要不断加深研究力度,定期召开共建单位会议,共同探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传承革命先烈的初心和使命。只有通过加强交流,实现馆馆合作、馆校合作、馆企合作、社会协作,才能产生“1+1大于2”的文化资源聚变增量效果。朱德故居纪念馆参与组建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红色场馆联盟,就是为了通过搭建平台、组织会议、共享资源,来实现深入研究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先后与省内外50多所高校签订共建协议,签约高校组织学校师生赴朱德故里开展红色教育、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为游客讲党史、讲红色故事。红色场馆也只有通过彼此交流合作,实现对革命先辈的精神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才能更好的传承老一辈的初心和使命。
        (二)增加知识积累,丰富讲解内容
        红色纪念馆的宣传教育,与广大从事宣讲工作的人员密不可分。广大宣讲人员不能一成不变的讲解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需要多措并举打造红色文化高地,开展场馆内外的社会教育活动。一方面,广大讲解工作人员要立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学习理解习近平同志重要精神讲话内容,同时通过不断地知识学习和深层次挖掘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优化宣讲内容,提升宣讲方式。另一方面,广大讲解工作人员要善于关注不同类型观众的认知能力、关注点等差异,加强互动,因材讲解。只有全方位地提升自身能力和讲解质量,才能更好地教育广大人民群众,才能更加有效地传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初心和使命。
        (三)引进来走出去,扩大宣传效果
        作为红色纪念馆,为了更好地传承初心和使命,仅仅是研究和讲解好还远远不够,同样要重视宣传工作。以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为例,在宣传上采取的便是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策略。
        在“引进来”这方面,从2006年到2020年,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共邀请了35名文博专家进行专题授课。专家学者们通过一个个案例,对博物馆文物的征集、保管、研究和修复、历史陈列主题及结构、历史陈列内容策划及脚本、博物馆陈列语言、陈列形式设计、陈列布展、博物馆建筑艺术风格、博物馆观众与社会教育、数字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和聚落博物馆等专题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在文物的保管和修复方面,四川省文保中心张孜江教授就从预防性保护和本体修复保护等角度,对所需的技术方法做了详细的讲解,既有理论阐述和引导,又有具体实践操作等现场示范,为纪念馆文博队伍解答了诸多实际修复问题。在“走出去”这方面,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外巡送展《人民的光荣——朱德同志生平事迹展》到西部战区、嘉兴、杭州、香港,《朱德与兰花专题研究展》到北京香山、广东翁源,《朱德军事专题展》到东部战区,受众5000万人次以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开国元勋朱德总司令香港大型展览进行了专题报道,为捍卫“一国两制”,维护香港法治,止暴制乱凝聚了强大正能量;举办《朱德“不忘初心 砥砺奋斗”的一生》《朱德与抗战》两个专题室外展览,开通全景VR云上看馆;《朱德“不忘初心 砥砺奋斗”的一生专题展览》在四川省第11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和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展出。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朱德故里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县,朱德故里影响力和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达到了传承初心和使命的目的。
        新时代全国元帅纪念馆要牢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神圣职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心同德,锐意进取,顽强奋斗,努力把全国元帅纪念馆建设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殿堂、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