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津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山东省德州市 253200;2.夏津县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山东省德州市 253200
摘要:在现阶段的建设工程施工中,农民工占比极大,他们的文化水平和安全意识较差,施工中随意性较大,由此就埋下了诸多安全隐患,严重影响施工安全。须知,确保施工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的一项重要因素,推动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基础条件就是建筑安全生产,所以工程企业应对安全生产予以高度重视。对建设工程而言,施工安全问题为其埋下了极大的风险,若是想有效防止此类风险出现,就很有必要加强风险管理。
关键词:风险管理;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应用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行业,要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首先就要解决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我们要结合自己自身的特点,并吸取国外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建设出比较适应我国国情的建筑监督安全管理体制,这样既能提高建筑工程稳定性,也可以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效益,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1风险管理概述
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与道路、桥梁、建筑、水利水电等相关工程领域存在非常密切的关联性,自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至竣工投入使用的各个环节,工程项目建设各方参与主体均面临一系列风险因素。风险的两大基本特征在于损失性和不确定性,受外部因素干扰、非正常行为、偶然性事件的影响,都会产生风险问题,需要各方参与主体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提高安全水平。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中的风险管理控制目标在于最大限度避免施工现场各类施工安全风险的发生,确保安全目标顺利实现。通过改进工作环境、落实安全管理措施,预防发生各类安全事故乃至重大事故。由此,风险管理还具有规划性的特点,通过风险辨识与分析,有针对性地控制风险要素,减少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2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现状的概述
2.1施工单位意识薄弱,玩忽职守
目前,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得更多的效益,仍然选择牺牲工程质量来加快工期、减少工程材料。这既没有意识到施工安全的重要性,也不会把施工安全管理落实到工程中。很多施工现场没有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施工产生的垃圾没有经过严格处理,而是随意堆放和丢弃;有的施工现场必要的地方也没有放置警示标志,写警示语,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一些建设单位在承揽建设工程后,将部分工程转包给其他单位。这些单位水平参差不齐,资质不达标,施工人员素质不高,各种违反安全生产规范的因素容易埋下隐患,从而引发整个工程的质量问题。
2.2缺乏技术
目前,许多施工单位不重视施工技术的发展和施工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不重视设备的维护和改进,导致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施工单位的安全操作技术没有更新。它继续使用一些落后的技术手段,不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新,极大地影响了建筑工地的安全,这也是建筑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3风险管理在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中的应用
3.1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识别
在工程施工中,往往有诸多安全风险存在,其主要分为两大类,包括可预见性与突发性。前者指的是可利用诸多手段进行预防,而后者则是利用对工程项目展开深入剖析来进行有针对性的防范。为避免发生安全风险,工程企业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应把风险识别工作做好。风险管理的一项前提条件就是风险识别,借助此环节能够将工程施工风险从何而来弄清楚,有效防范风险。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中,可细化工程施工项目,并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的不同,把各阶段的风险因素找出,展开汇总分析并制定具体的风险管理方案。
3.2监督模式
为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力度,需要从提升施工人员专业素养以及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两方面着手。政府监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加强预防引导,填补风险管理工作的空白,构建完善的监督模式。建立完善的监督模式,既要注重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同时监督管理相关部门也要积极发挥作用,全面深入地分析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结合事故发生的原因制定更具针对性的监督管理措施。根据建设工程实际情况,构建项目风险预估、事前控制与监控的管理体系,这是保障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效果的重要基础。加强对风险管理的应用,制定科学可行的风险管理办法,同时对施工过程加强监督,确保各项风险管理办法都能得到有效地落实。除此之外,监督管理人员要提升安全管理意识,有目的地行使监督职能,尤其要加强对危险系数高的施工环节的监督管理,要在确保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到位的情况下才能开展施工。
3.3进行风险的合理规避
施工单位要对施工过程中即将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规避,要对建筑工程项目整体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防范,还要从根本上认识到风险规避的重要性,从多个方面进行控制、指导。要从根本因素出发,进行分析,对于所涉及的各部门主体、施工现场的安全、建筑工程合同等方面,各管理部门也要加强监督与管理,注重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及时的检查、预测,把施工风险合理地规避掉。
3.4工程施工阶段的风险监控
风险监控可谓是风险管理与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重中之重。位于工程施工阶段,风险概率较高,若要对其予以规避,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安全与施工质量,施工企业便应依照风险识别、评估结果,拟定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具体如下:第一,依照风险识别结构,拟定与之对应的风险防范方针,强化执行效力;第二,依照评估结构,创设健全且可行的管理机制,给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予以支撑;第三,需推行责任制,对施工企业、监理方等安全管理责任予以明确,为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顺利实施予以保障;最后,施工企业应确保施工人员对施工阶段的注意事项具备足够认识,强化其安全意识,对其施工行为予以规范。
3.5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的构建,需要围绕建设工程项目,设置日常巡查、内部监督以及实体检测等环节,由各个监督管理环节共同构成完善的管理体系。首先要由日常监督小组负责辨识工程风险,同时加强安全监督,对施工过程进行巡查与抽查工作。其次,专项小组要加强对危险系数高的项目的监督管理,如深基坑施工以及其中设备等,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将问题及时向监督小组反馈。第三,要由检测机构对施工日常用品进行抽查,检查其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例如,检查机械设备的性能,检查安全帽的质量以及施工人员佩戴安全帽的情况等。同样要将检查结果第一时间反馈给监督小组。最后,内部监督小组要对施工现场情况进行抽查,重点放在施工是否规范以及各项安全方法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等。要将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监督小组。监督小组要汇总分析各方面的监督检查信息,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地解决措施,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结论
风险管理在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中的应用,对于保障施工安全以及确保建设工程的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风险管理有助于规避安全事故,降低安全事故造成的危害与损失。
参考文献
[1]张国宗,尤洋洋.基于Petri网的建筑安全生产韧性管理风险评估研究[J].价值工程,2019,38(35):138-140.
[2]黄婉莉.装配式建筑在施工管理中的风险因素与应对措施[J].价值工程,2019,38(36):18-19.
[3]李辉山,王冉.基于BIM-RFID的装配式建筑实施进度风险管理[J].建筑节能,2019,47(9):148-153.
[4]王定河,尤洋洋.基于C-OWA算子的装配式建筑吊装安全生产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2020,39(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