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浙江省湖州市 313013
摘要: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物的增多,电梯被广泛应用。电梯的驱动型式有多样性,而目前国内电梯绝大多数都是曳引式电梯。曳引式电梯在曳引轮的两侧分别挂着轿厢和平衡轿厢重量的对重。两侧的重量实现了钢丝绳的张紧,为曳引轮与钢丝绳之间提供摩擦力。电机驱动曳引轮转动时带动轿厢、对重实现上下运动,从而实现轿厢运输。本文对电梯曳引轮不均匀磨损情况进行研究,提出预防轮槽磨损现象产生的措施方法。
关键词:电梯;曳引轮;不均匀磨损;思考
引言
曳引轮(槽)作为电梯的重要部件,承担着轿厢、对重等装置和负载产生的全部动、静载荷,所以不仅要求强度高、韧性好,更重要的是还要具有很好的耐磨损性。总之,其工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电梯的安全性能。通常,一台电梯使用时间越长曳引轮槽磨损量就越大,当磨损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破坏电梯的曳引能力,可能造成电梯冲顶或重载向下溜梯等危险事故。针对电梯曳引轮槽磨损问题,在日常开展的检验工作中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对曳引轮槽磨损原因也需要进行科学分析,作出正确的判定,为电梯曳引轮(槽)更换或修复提供依据,为提升电梯安全性能提供技术保障。
1概述电梯曳引轮的构造
(1)曳引轮构造
曳引轮是电梯重要的零部件,通过分析曳引机,曳引机是曳引机绳轮的一部分,主要负责传输曳引动力。轮边缘和曳引钢丝绳绳槽之间互相摩擦,因此传播动力,曳引轮通常是安装在减速设备的上部。因为曳引轮负责承载轿厢等荷载,因此曳引轮要具备强度,同时具备抗磨损性和抗冲击力。当前曳引轮主要包括轮筒和轮圈等部分,二者利用铰制螺栓完成连接工作,轮槽通常是选用U型槽。
(2)轮槽失效表现
曳引轮发生失效问题,在轮槽中将会发生凹凸状。发生磨粒磨损之后,在轮槽和和曳引绳之间产生磨屑质点。因为磨屑质点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曳引轮和轮槽发生相互作用,二者摩擦力因此增加,导致磨损情况被加剧。电梯经过使用,在交变应力的作用下,轮槽表面会发生变形问题,因此产生裂纹,在轮槽表面还会产生坑状的痕迹。
2曳引式电梯轮槽磨损的原因
2.1曳引轮的安装不符合要求
电梯首次安装时,由于安装人员的不负责任或疏忽导致曳引轮安装的垂直度不符合要求,一般要求垂直度偏差≤±2mm,否则会导致缠绕在曳引轮上的钢丝绳各张力不同,然后发生3.4项所说的情况。
2.2材料方面
在曳引电梯中,曳引轮槽必须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与耐磨性,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抗冲击力,强度等技术指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很多电梯的曳引轮槽在材料上都有一些问题,无论是强度还是耐久性,都无法达到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导致电梯运行时,其曳引轮槽产生异常磨损,对电梯实际使用带来不良影响。另外,轮槽所用材料与制造工艺也会对其质量造成很大影响,同样会造成一定的磨损,影响电梯的实际应用安全性。
2.3外部伤害
如果电梯安装现场没有对电梯部件存放进行规范管理,曳引轮未加装保护措施而随意摆放,容易发生磕、碰、砸等情况。曳引轮在露天风吹、日晒、雨淋,表面和绳槽面容易粘附硬质杂物,如果在安装前不清理干净,粘附物会硌伤曳引轮绳槽,造成磨损,从而影响曳引轮的使用寿命。
3改善措施
3.1选择适合的曳引轮槽型
钢丝绳为圆形绳,当选择U型曳引轮槽时,钢丝绳与U型轮槽紧密配合,接触面更大。
钢丝绳拉力相同时由于接触面的增加而导致压强减小,所以U型槽对钢丝绳和曳引轮的损害最小,设计时应优先选择。但由于U型槽使钢丝绳对曳引轮槽的比压过小,往往会导致曳引能力不足。为了满足曳引力要求,通常选用U型槽时都会将曳引轮的绕绳设置为复绕,导致曳引轮和导向轮的槽数增加,增加了设备成本,致使一些电梯厂家在特殊情况下才用此设计。其次是U型和V型带切口的曳引轮槽最为常见。U型带切口绳槽切口处钢丝绳的接触线断开,存在应力集中、比压突变现象。比压通常随着切口宽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切口宽度的减小而减小。V型和V型带切口的绳槽钢丝绳底部失去了支撑,接触面线较小,具有较大的比压。由于比压较大,钢丝绳与曳引轮的粘着摩擦力较大,曳引能力较大,可降低设计成本,为各厂家常选用的槽型。同时需要选择合适的V型角度,角度增大时比压减小。在满足曳引能力时,选用较大的V型角度有利于改善曳引轮槽的磨损。
3.2检验检测钢丝绳
在曳引式电梯运行过程中,钢丝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发挥着承载和牵引等功能。电梯运行阶段,技术人员可以分析钢丝绳磨损情况,明确曳引轮磨损情况。在检验检测曳引式电梯轮槽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加强检验检测刚生。一方面可以利用观察法,工作人员利用肉眼检查钢丝绳表面磨损情况,结合工作经验判断判断实际磨损程度。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拉力检测方式,如拉力检测结果不符合工作要求,即可确定曳引式电梯轮槽存在问题。在曳引式电梯钢丝绳检验检测中,工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守工作规程,因此获取真实和准确的检测结果。
3.3安装调整
电梯安装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工艺指引安装。安装主机时必须按图纸要求,保证曳引轮的垂直度及与导向轮的平行度偏差符合图纸技术资料的要求,注意曳引轮垂直度偏差符合图纸要求,否则在运行过程中会导致曳引轮磨边比较明显,同时也影响电梯的运行质量。安装电梯钢丝绳必须按工艺流程要求,先将钢丝绳充分放气,要注意避免钢丝绳粘到水、泥沙、粉尘等杂质,更不能造成钢丝绳扭曲、缠绕,否则容易损坏钢丝绳,也影响电梯的运行质量。钢丝绳安装完成后,钢丝绳的张力调整是关系到曳引轮磨损的直接因素。如果钢丝绳张力调整不均,松紧不一致,电梯运行过程中紧的钢丝绳受力过大,对曳引轮的比压较高,磨损加剧;而松的钢丝绳受力较小甚至不受力,对曳引轮槽的磨损非常小。钢丝绳张力不一致势必造成紧的钢丝绳磨轮槽非常严重,运行一段时间后下陷到轮槽里面非常明显。钢丝绳的张力调整显得非常必要且重要,应分别在底层、中间层和顶层进行调整,张力偏差应控制在5%之内。运行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测并调整钢丝绳的张力,力求电梯在整个运行行程中钢丝绳的张力偏差较小,钢丝绳受力均匀。
3.4轮槽维护措施
为了避免曳引式电梯轮槽磨损问题,技术人员需要注重轮槽维护工作,保障轮槽的工作状态,避免出现磨损问题。在轮槽维护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利用曳引轮配套的钢丝绳,不能混用新旧钢丝绳和软硬钢丝绳。此外需要保持钢丝绳表面的洁净度,在维护工作中,将钢丝绳脂涂抹在钢丝绳的表面。此外需要科学的存放和搬运钢丝绳,避免发生不圆和直径超偏等问题,否则将会影响到轮槽钢丝绳位置,增加钢丝绳直径偏差,不利于控制钢丝绳的运行速度,导致钢丝绳在轮槽中发生滑动,引发异常的磨损问题。
在安装了电梯之后,在载力影响下,将会破坏钢丝绳延伸率的均匀性,增加钢丝绳张力差,引发轮槽磨损问题。因此技术人员需要定期检查电梯滑轮,根据检查结果调整相关参数。在电梯大修阶段,如果工作人员需要更换钢丝绳和曳引轮,需要合理匹配曳引轮和钢丝绳,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同时更换二者,保障二者的匹配性。
工作人员需要提高曳引机表面的洁净度,避免产生任何尘垢,定期利用棉丝擦拭制动轮和曳引轮的工作面,同时还要定期检查制动器工作状态,如果发生了问题需要及时调整、更换。检查曳引轮实际磨损情况,根据维护工作的要求落实维护和保养工作。
结语
对电梯曳引轮的设计、安装、检验和维护过程中应关注的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总结和介绍了曳引轮磨损的几种检测方法,全过程监控曳引轮的使用质量,对于减少电梯事故和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昌林,张卫国,姜柳林.机械设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101.
[2]吴梦彦.关于电梯曳引轮槽磨损的分析[J].中国电梯,2010,21(23):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