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浙江省湖州市 313013
摘要:随着我国检验中无机房电梯轿顶作业场地设置科技水平的发展,电梯被广泛使用。电梯作业场地是满足电梯日常维护保养的需要,无机房电梯作业场地的设置关系着维护保养的可达性,从而影响着电梯的维护保养质量,为此,无机房电梯作业场地设置的科学合理就至关重要。本文仅对无机房电梯轿顶作业场地设置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检验;无机房电梯;轿顶作业;场地设置
引言
近年来,因无机房电梯的结构能省去单独的机房,在节约空间和成本的新建筑以及加装电梯的老旧建筑中随处可见。根据现行电梯相关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及标准规定,对于无机房电梯需要检查、维修驱动主机、控制柜的作业场地可以有三种方式,分别是:设在轿顶上或者轿厢内、设在底坑内、设在平台上,而超过90%的电梯设置在轿顶上。但是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和相关标准中,对作业场地的规定很少,下面针对作业场地设置在轿顶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提出解决建议。
1无机房电梯的优势
无机房电梯作为一种新型的电梯,转变了传统电梯需有机房的情况,这种电梯不仅在外观上更加美观,而且增加了电梯的技术含量,避免了传统电梯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无机房电梯作为一种垂直运输设备,不单单去除了机房设置,而且还在技术上进行了重要的变革。将原本有机房电梯的控制屏、曳引机、限速器等部件都转移到了井道内,对于不能转移到井道内的部件也都通过其他技术实现了有效的替代。无机房电梯优势显著,相比传统电梯,无机房电梯不仅强化了建筑物的整体美感,而且有效地强化了电梯安全。当前很多星级宾馆、医院、高档写字楼等场所,都大量地使用了无机房电梯。此外,无机房电梯有效节约了传统机房的建设成本,省去了不必要的人力资源,节省了建筑物空间。无机房电梯具有振动性小、噪声低、安全可靠等诸多特点,在保障环境优雅的同时也便于安装,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的双赢。
2无机房电梯系统设计理念
(1)曳引机
目前无机房电梯基本上均使用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体积较小,可以安装到井道上方的导轨上,根据外形的不同可以分为碟形、方形和桶形。碟形曳引机主要在通力电梯的“MonoSpace”无机房电梯上采用;方形曳引机主要在迅达电梯的“S300PMRL”无机房电梯上采用,体积稍大,但保守系数大。桶形曳引机主要在奥的斯电梯的“GeN2”无机房电梯上采用,并配以聚氨酯复合钢带,曳引机的维护保养不需要油,从而达到节能环保无污染。
(2)控制柜
无机房电梯的控制柜与传统电梯的控制柜相同,一般都是由电梯拖动系统和控制系统所组成。但是相比传统控制柜来说,无机房电梯的控制柜更具先进性。它可以让零部件安装的更加紧凑,实现压缩控制柜体积的目的。无机房电梯的控制柜一般隐藏或镶嵌在井道内壁中,也有的会安装在井道内部。
(3)限速器
无机房电梯的限速器通常通过导轨支架安装于井道顶层之上或者井道顶层墙壁上。与有机房限速器不同,无机房电梯由于进行安全钳限速器联动试验操作时人无法进入井道,限速器要增加远程动作和复位开关的线圈,顶层紧急检修操纵盘要有动作和复位开关,这样操作人员在按压限速器动作开关后,远程触发动作线圈将限速器夹紧,从而切断安全回路,并触发安全钳制动。进行复位操作时,操作人员在按压限速器复位开关后,远程触发复位线圈使安全回路接通,从而检修上行释放安全钳。
3井道内作业场地设置存在的不足
(1)当轿厢被机械锁定装置锁定后,维修人员站在轿顶接触不到曳引机和限速器。即:轿厢顶的机械锁定装置在锁定后,轿厢与顶层电梯的门槛在同一高度位置,而轿厢到曳引机的距离大于2m,甚至距离更大。
(2)当轿厢被机械锁定装置锁定后,维修人员无法进出。即:轿厢顶的机械锁定装置在锁定后,轿厢与顶层电梯的门楣基本处于同一高度,甚至在门楣高度以上,这样在轿顶作业的人员就无法进出。
(3)轿厢不能实现锁定。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顶层空间比较高,曳引机相对也安装的比较高,轿厢要达到锁定位置时,对重已经压在缓冲器上,轿厢不能向上移动。
4顶层空间过高时作业场地的设置
4.1作业场地的照明
GB7588—2003中要求井道设置的永久性电气照明装置,当所有的层门处于关闭状态时,在轿顶面以上lm处的照度均达到501x即可,此照度满足不了检查维修作业的需求,在作业时需要配备额外的照明(如行灯等),有很多照明供电取自轿顶的电源插座。而轿顶的电源插座往往只配置一个,在提供照明使用的情况下,无法使用其他的电动工具,造成作业的不便。建议作业场地的照明按照GB7588—2003中对机房照明的要求进行设置,即作业场地上的照度不应小于2001x。
4.2合理处理曳引绳
在无机房电梯中为了确保电梯驱动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往往会利用多股钢丝绳。但是由于钢丝绳自身材料的原因,新钢丝绳在曳引运转一段时间之后会出现钢丝绳变长的现象,进而会造成电梯运行速度较快等现象。为了保障无机房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在曳引运转一段时间之后应适当截取曳引绳,确保无机房电梯的稳定性。此外,还应该保障每根曳引钢丝绳的受力均匀。如果曳引绳受力不均匀,则会导致无机房电梯轿厢不稳定甚至出现安全事故。因此,电梯安装人员必须检查曳引钢丝绳的张力,并且针对曳引钢丝绳的不均进行适当调整,及时发现钢丝曳引绳的磨损、破损现象,保障无机房电梯的安全运行。
4.3作业场地的强度
(1)机械锁定装置的强度
在正常维修作业时,机械锁定装置需要承受轿厢、检修人员、检修仪器和检修设备的重量,特殊情况下(如更换曳引轮)还需要额外承受驱动主机和控制柜的重量,这就要求机械锁定装置要有足够的强度。但是检规和相关标准没有对机械锁定装置的强度进行规定,不少制造单位为了节约成本,现场设置的机械锁定装置相当单薄,甚至仅设置一套机械锁定装置,维修人员在进行设备维修时不敢仅依靠机械锁定装置,还要对轿厢做二次保护,防止轿厢的意外移动。建议制造单位依据最不利工况下对机械锁定装置的强度进行计算,机械锁定装置需要有可靠的安全系数(如安全系数至少为2倍以上)进行设置,并在装置的附近设置永久性明显的最大称重量的标识。
(2)轿顶的支撑强度
轿顶不作为作业场地时,其主要承载的重量来自于检修人员,所以GB7588—2003中8.13_1规定:“在轿顶的任何位置上,应能支撑两个人的体重,每个人按0.20mx〇.20m面积上作用1000N的力,应无永久变形141。”但是作业场地设置在轿顶时,有时候轿顶需要支撑驱动主机的重量,单位面积上作用力是远大于人员的,这时候可能会造成轿顶的永久变形。建议轿顶的强度按照可能承载最大的重量设计,满足在承载最大的重量情况下,轿顶不发生永久性的变形。
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无机房电梯的作业场地进行检验时,检验人员应把握以下几方面:
(1)是否有多个作业场地。
(2)作业场地的设置形式。
(3)作业场地的空间大小。
(4)要有机械锁定装置。
(5)要有电气安全装置。
(6)安全防护装置(即护栏)。
(7)可达性。作业人员站在作业场地上能方便对控制柜、曳引机、限速器等进行检查和维修。
(8)设置在地坑的作业场地高度不小于2m。
(9)安装在导轨上的固定孔板固定的可靠程度。以上只是对无机房电梯作业场地设置的一点拙见,仅供电梯制造、安装、修理及检验人员参考。
参考文献:
[1]谭刚.关于无机房电梯设备的安装技术及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533(24):211-212.
[2]杨翠.无机房电梯检验时的应急救援方式及其问题解决措施[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