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及存在问题 李连福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李连福 郭伟
[导读]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装配式建筑逐渐步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装配式建筑是指建筑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均在工厂生产完成,而后借助相应的运输方式送到施工现场,最后将零散的构件组装起来开展施工的建筑施工方式。
        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船舶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装配式建筑逐渐步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装配式建筑是指建筑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均在工厂生产完成,而后借助相应的运输方式送到施工现场,最后将零散的构件组装起来开展施工的建筑施工方式。与以往的现场施工相比,装配式建筑的优势更加显著,尤其是工程进度快、施工方便及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的特点让其在建筑行业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装配式建筑得到了新的发展契机。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装配式建筑具有很强的环保性,完全符合我国当前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因而可以得到国家的充分认可与推广。但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根据施工需求预先生产件的施工方法,比如需要预先制作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而后将其运输至施工现场,若设计环节存在误差即会导致整个施工质量受到影响,严重时出现件结构错位和无法安装的问题。因此,为充分确保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需要给予设计工作充分的重视,严格把控设计要点,以此保证和提升设计质量。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存在问题
        引言
        装配式建筑的结构类型有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等。根据国内外多年的研究成果,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当采用了可靠的节点连接方式和合理的构造措施后,装配整体式框架的结构性能可以等同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中,墙体之间的接缝数量多且构造复杂,接缝的构造措施及施工质量对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影响较大,使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很难完全等同于现浇结构,且国内外对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研究相对较少,故《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对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比现浇剪力墙结构做了适当降低,抗震等级要求也适当提高。当结构中竖向构件全部为现浇,且楼盖采用叠合梁板时,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和抗震等级可同现浇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对于框架与剪力墙均采用装配式的框架-剪力墙结构目前缺少较充分的的研究结果,故建议剪力墙采用现浇结构。
        1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优点
        在建筑工程中,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由于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实践中,而它之所以发展得如此迅速,主要是因为以下三大优势:一是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可以节省建筑施工成本,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得以提高。因为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运用时,其所需要的各个构件都是由工厂提前的,这样一来,相关的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就可以节省相关的制造成本。而且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虽然会用到大量的构件,但是,这些构件在安装时所需要的施工技术并不复杂,只要按照原本的施工图纸将构件进行合理吊放,一般就可以达到施工要求,如此便能使得施工效率加快,从而节省了人力、设备等方面的成本,从而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与以往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相比较,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有效节约了现场制作各项构件的时间与物料,所需人力、物力相对较少,而这些也有利于建筑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提高。二是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因为在运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过程中,用来施工的各个构件都是由工厂大批量生产来的,而工厂在进行这些构件的中,必然可以对能源消耗进行有效控制。据相关资料表明,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比传统施工的能源消耗量低15%,水资源的消耗甚至可以达到30%的节约量。三是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有利于环保。因为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建筑垃圾较少,同时,与传统建筑施工相比,也不会产生严重的噪音污染等。


        2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
        2.1楼梯的拆分和设计
        楼梯拆分时,应注意同规格的楼梯的数量,由于楼梯模具费用很高,单同规格的楼梯数量较少时,楼梯宜采用现浇楼梯。当有多个单元时,楼梯尽量设计成平移关系,不要设计成镜像关系,以节约楼梯模具费用。楼梯设计时,支座一端采用固定铰支座,一端采用滑动铰支座。剪刀楼梯如采用板式楼梯,单个构件会比较重,一般会超过5t,考虑到塔吊的吊重能力和现场施工的方便程度,建议优先采用梁式楼梯,如需进一步控制楼梯重量,可采用梁式轻型楼梯,楼梯重量可控制在2.8t以内,可以满足普通塔吊的吊重要求。如楼梯处有剪力墙时,应注意楼梯不能作为剪力墙面外的支撑点,需单独复核剪力墙的平面外稳定性。
        2.2构件设计要点
        在构件加工图设计时生产工厂与设计单位要加强彼此间的沟通交流,共同设计装配式建筑构件加工图纸,建筑单位可以结合项目的实际需求,向设计单位提供构件的类型和尺寸。在构件加工图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一点,即不仅要对机电管线和门窗洞口作精准的定位,而且要考虑到构件生产运输的方便性,提升加工图设计质量。在构件时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设计构件过程中严格遵循两项原则,即模数化和标准化,尽量减少构件类型,以此来保证和提升构件应用过程中的精确性和标准化;(2)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所存在的异形、降板及开洞,均可以考虑采用现浇施工的方式;(3)对当地的构件吊装、加工及运输能力作全面的考量,同时保证构件有充分的耐火性和防水性,设计工作应确保成品有足够的生产可行性、使用便利性;如果生产过程中发现构件的尺寸较大,则可以依据施工特点适当增加预埋吊点和构件的脱模数量;另外,结合建筑物的隔热保温需求设计合理的外墙板;(4)对于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非承重内墙来说,为提升整个建筑的质量和舒适性,应尽量选用便于安装、重量轻及隔声性能好的隔墙板。同时可以结合具体的使用功能,灵活处理和分配室内空间,确保非承重隔板与主体结构之间有良好的连接性,可满足装配式建筑结构对安全和稳定的需求。
        2.3连接设计
        如在同一层,墙板通常是水平的,主要是垂直圈梁或现浇带,可以达到墙体和楼盖的连通效果。为了使墙真正便于施工,在进行连接设计时,设计者需要根据构件的连接性能、连接工艺和连接方式的选择,以保证连接结构能够与整体设计模型相一致。与此同时,在进行墙连接现浇时,应将纵横墙的交点作明确处理,并确保剪力墙的边缘构件能集中在区域内。设计现浇混凝土结构时,设计人员一方面要保证L、T型墙水平长度控制在300mm以内,墙侧边抗裂连接处的宽度不低于200mm,并保证其比墙厚最大值高,以确保连接缝的抗裂参数能达到相应的标准;另一方面要对楼板安装缝及墙底部施工用料进行合理选择,同时安装缝应采用灌浆技术对其进行填实处理。
        结语
        总之,装配式施工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施工技术,其在建筑工程中所突显出来的优势,是以往建筑施工技术难以比拟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确的知道,装配式施工技术也有它不可忽视的缺点。因此,我们在运用装配式施工技术的时候,应该重视其合理性,以此来减少建筑工程施工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使得建筑项目可以在增强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同时,提高建筑施工效率,从而满足当前越来越快的城市化进程。
        参考文献:
        [1]王林博.住宅工程中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20(05):268.
        [2]赵启良.住宅工程中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03):6-9.
        [3]郭佳.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住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2):16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