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爱林
普洱市孟连县勐马镇中心完小 665801
摘要:在对小学生实施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着重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不但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同时,也和学生今后的发展息息相关。但是,从现在小学生的作文教学状况来看,大部分的小学生普遍存在有写作能力不强、作文的内容较为空洞的情况。因此,还需要我们的小学语文老师们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们创建更为有效的教学课堂。在作文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运用扩写识训练,从各个方面比如心理、内容、语言等多方面着手,使小学生的作文内容可以更生动化、更形象化,从而有效提高小学生的作文写作效果。本文对扩写训练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关键词:扩写训练;小学;作文;教学;应用
一、扩写训练的概念
在对小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时,扩写训练的有效应用,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作文的写作、表达能力。在进行扩写训练的时候,在保持原文的主题思想、中心内容不变的前提下,把原来较为简短的文章以作文的方式来进行表达。小学生通过扩写训练,可以使他们的作文内容更具生动性和形象性,同时,无论是作文的主题思想还是中心内容,都会显得更为明确、清晰,从而有效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在对小学生施实扩写训练的时候,想要获得最大效果,老师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首先,老师在学生进行扩写训练的时候,需要从学生的现实情况出发,有针对性的,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接收能力等进行安排。比如,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老师可以让他们从扩写短句、词语开始;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则可以是全文扩写,从而使扩写训练的效果达到最高化。其次,在对内容进行扩写的时候,不得私自更改原文的主体结构。扩写应该从原文的主题思想、中心内容等方面着手,以主体结构为基础来进行补充和扩展。
二、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生普遍对作文写作的兴趣度不高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小学生对于作文写作的兴趣相对较弱,很难可以主动地、自主地投入到写作当中去。对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其实就是对小学生进行该项活动的积极性的培养。因为小学生对于作文写作缺乏兴趣,使得学生缺少写作的自觉性。在平时写作时,大部分是为了写而写、为了完成必须完成的伤务而写,这不但不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甚至还可能会产生负面作用,使学生对写作产生抵抗心理。另外,任务式的写作方式,还不利于小学生内心情感的顺畅表达,表达的欲望没有办法获得较好的触发,创作的动机无法获得体差,最终导致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不强。
(二)作文的内容较空洞
对于目前的小学生来说,存在作文内容比较的空洞、缺少应有的情感、缺少个性化的内容的问题,同时,在写作的过程中,习惯于套用某种模式或者套路、表达不够丰富化、多样化、较为死板等问题,这些问题对培养学生的发散型思维是非常不利的。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语文老师不但要培养学生形成较好的语文基础知识,同时,还应该推动学生可以全方面地进行发展,使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形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从而丰富自身的阅历,培养写作的兴趣。此外,小学生在进行观察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无形积累作文素材的一个过程和途径。
三、扩写训练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和心理活动进行结合展开扩写训练
在对小学生进行扩写训练的时候,老师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重点来进行,从而使教学获得较好的效果。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选择一个较为明确的主题展开识训练,在这当中,心理活动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点,同时,也是难点之一。对小学生们来说,他们对于人物的性格特征、活动特点等都较难把握,从而导致他们对写作内容里的着重点以及主题可能会显得较为迷茫。
所以,在小学作文写作教学中,老师应引导学生对人物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分析,从而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写用水平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学《猜字谜》一课时,课程要求是需要学生对第一则谜语进行朗读与背诵,由此来体验猜字谜的快乐。在教学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对学生们进行引导,让小学生可以从猜谜语的心理状态和活动着手来进行扩写练习。在扩写训练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要求学生们以人物的心理活动为出发点,对人物在看到字谜、猜字谜时以及猜出字谜时的心理。比如,学生在看到字谜时,会有不同的心态,有的会认为非常好猜,跃跃欲试;有的则觉得有点摸不着头脑,一脸茫然。而在猜完谜语后,猜出来的会兴趣不已,猜不出的则是恍然大悟。以这样的方式来使学生们学会对人物的心理进行捕捉、分析、判断,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作文内容的感染力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还可以令作文更具有可读性。
(二)和主题思想以及内容进行结合展开扩写训练
在小学生的扩写训练里,老师可以选择适合的主题或场景,让学生进行扩写。对于一个主题来说,切入点不光是对人物、事件、动作、景物等的描写,同时,还可以是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思想情感的描写。在对主题进行选择并确定以后,老师应留给学生们一定的空间,使学生有时间可以对这个主题进行思考,从而有效体现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这样的扩写练习过程中,老师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度,不能限制学生在扩写时的方向,对扩写的内容不应该做过多的限制,只需要让学生围绕主题,通过自己的观察或者想象来进行扩写。
比如在《四季》一课的教学中,其主要是让学生对四季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同时,结合课文认识其中的词语。在进行扩写练习的时候,老师就可以以四季为主题,让学生们围绕四季来进行扩写。四季除了课文上所提到的,还有哪些特点呢?四季分别有哪些美食?在进行扩写练习的时候,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扩写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情感和心情等,比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呢?”。在进行扩写的时候,应该和场景进行有效地结合,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最大的发挥,同时,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们对细节进行描写,避免太过于直白或显得过分平铺直叙。
(三)和语言动作进行结合展开扩写训练
在扩写训练中,语言、动作的描写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部分,对扩写内容的丰富具有极大的辅助作用。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人物的肢体动作进行描写,从而从不同的方面呈现人物的语言行为。但是,目前的小学生在进行写作时,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的利用较少,即使有也很难进行较为生动的、形象的描写,以至于作文的内容较为单板,缺少生动性。所以,在进行扩写训练的时候,和语言动作的描写进行结合,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
比如在《难忘的泼水节》一课中,课程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从而对傣族泼水节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在进行扩写的时候,老师可以从中挑选一个场景,让学生对其中各个动作在泼水节里的意义进行感悟,同时,利用文字将其体现出来。老师利用泼水节的场景,给了学生一个较为丰富的、生动的创作素材,使学生的创作变得更加便捷。在扩写训练中,和主题结合进行语文动作的描写,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对于人物的刻画能力,使他们的作文能够更加具有感染力。
结语:老师在对小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时,应该转换自己的作文教学理念,为学生们带来更适合的写作体验。应用扩写训练,可以帮助小学生积累更多、更好的创作素材,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扩写训练可以应用与各类题材的教学中,比如记叙文、说明文等等,对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老师应该明白,扩写训练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非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同时,还需要善于发现学生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予以解决,从而使得小学作文教学实现真正的高效化。
参考文献:
[1]张帆.扩写训练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作文成功之路,2020,(46):47.
[2]王玉亚.扩写训练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教育,2020,(06):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