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设计要点及沉降处理措施 王咸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王咸
[导读] 摘要:基于现代化发展背景下,在我国路桥施工行业持续发展过程中,各界人士更对其质量提出了极高标准。
        身份证号码:42230119841209XXXX
        摘要:基于现代化发展背景下,在我国路桥施工行业持续发展过程中,各界人士更对其质量提出了极高标准。但是伴随着路桥项目使用时间的延长,会出现不同程度沉降现象,制约整个桥梁项目性能难以提升的基础上,甚至还会严重威胁到群众出行安全。面对该种现状下,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做好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设计工作的基础上,也应该结合现场地质等条件下,制定妥善沉降应对方案,从根本上控制沉降问题出现的基础上,也能够保证整个桥梁结构具备良好性能。
        关键词:过渡段路基;路基路面;路基沉降
        引言:道路桥梁施工行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部分,面对当前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要想保持稳定发展态势,那么就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秉持实事求是原则做好路基路面设计工作之外,也应该制定有效沉降预防措施,为广大居民营造良好出行环境的基础上,也能够为我国路桥施工行业尽快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1.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设计要点
        1.1地基与路基设计
        通过实际调查可以看出,在之前我国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设计过程中,站在其中桥台位置上,往往借助的是混凝土结构,在有着较大刚度性能的基础上,而路基刚度却呈现出了相反的特点。在实际规划设计期间,一旦人员没有注意此种现象,必然会增加后期路面沉降现象的出现几率,甚至还会引发比较严重的安全隐患。基于此,地基与路基结构设计工作的进行,就必须要求人员合理应用现代化处理手段,消除桥台与路基之间较大刚度特点。具体可以结合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首先,站在项目路堤部分,人员需要控制好与桥台之间距离的同时,也可以借助长度为50m上下的渐变带,将其妥善设置在两者之间,将相应级配材料加以均匀填充,确保项目良好过渡;另外,人员在实施引道维持路基填筑期间,一方面需要选择性能良好的材料,另一方面也应该借助妥善方式,确保路堤地基结构具备良好性能,然后才能够实施填土处理,从而能够很好避免后期沉降现象的出现。除此之外,如果地区项目隶属于高等级结构,那么就应该严格把控好路堤沉降区间,最好是把控在5cm范围当中,妥善维持好坡差,通常情况下,高等级路基结构坡差需要控制在0.4%之内,如果单位不加以注意,在制约接下来正常操作进度的基础上,也对整个项目操作质量构成严重威胁。
        1.2过渡段结构设计
        土工格栅作为过渡段结构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此环节设计过程中,人员只需要严格遵循现有标准进行处理即可,充分凸显出土工格栅存在价值,提高其抗剪性能,与周边土质保持紧密状态,依靠较强土体结构极高承载性能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后期形变现象的出现几率,维持路基结构更具安全性以及科学性。除此之外,通过土工格栅设计工序,与土体之间形成较大摩擦力,保证台背测垂直方向应力得以减少的基础上,也是控制沉降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


        1.3合理设计搭板
        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地区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设计工作的进行,站在搭板结构上,可以围绕以下几点开展设计:首先,在结构规定使用年限当中,如果发现结构出现一些病害问题,特别是纵坡问题,这就要求设计人员第一时间调整搭板的倾斜角,把控在1/300~1/200区间当中,一旦设计人员忽视了此操作步骤的重要性,那么就会导致后期纵坡问题持续严重;另外,鉴于搭板长度视角下,设计人员需要全面控制其长度的基础上,甚至也应该连接台背部分,维持土体结构更具良好性能;最后,在确定搭板长度视角下,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台板的实际承受力度和弹性等数值进行处理。面对100cm过渡段沉降现象,设计人员在把控搭板长度过程中,最好是处于100cm~120cm范围当中。对其强度标准加以处理,设计人员需要先对现场填土情况做出详细调查,综合现场情况妥善规划[1]。
        2.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沉降处理措施
        2.1路桥过渡段的变形控制
        通过之前各个地区完成的路桥路基施工项目可以发现,完成整个项目操作任务,站在路桥连接维持上,其沉降范围区间值大约在100mm上下,再加上部分纵坡数值0.5%范围中的规定下,一旦施工单位超出此区间,必然会增加项目连接部分严重沉降、变形等问题的出现。在施工单位路桥过渡段变形控制措施下,可以引导施工人员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处理:首先,作为参与现场建设的所有施工人员,自身都必须具备极高专业能力,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全面贯彻落实设计方案细节,整合行业操作规范等的基础上,做好桥台与路基刚度差异处理工作,从根本上减少沉降现象的出现,在确保路堤更具良好性能的基础上,才能够避免后期严重沉降问题的出现。同时,如果施工人员发现局部纵坡现象,必须第一时间对过度搭板倾斜角实施处理,预防纵坡现象更加严重。
        2.2合理设置缓和过渡段
        在我国路桥施工行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各个地区施工数量以及规模持续扩大,面对差异性区域施工现场环境等特点下,施工单位可以选择合理过渡段施工方式。施工单位事先组织人员,深入现场对地质等条件进行详细调查,应该站在本地区施工环境特点下开展建设任务,严禁出现照搬其他地区施工模式的行为。当施工人员确定好过渡段施工方案以后,在对其实施妥善调整,从根本上提升整个结构性能与缓和作用。比如,我国某地区混凝土桥台过度到软土地基结构上,期间发现了较大刚度特点,由于混凝土桥台和软土地基的公路路段的荷载力及刚度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施工人员可以借助高强度过渡段施工工艺,一方面能够高质量完成过渡段施工任务的基础上,也能够从根本上减少后期沉降等现象的出现[2]。
        结论:
        简而言之,随着经济等方面的不断发展,在我国各个地区路桥施工数量以及规模持续扩大的现状下,为了能够提高整个桥梁结构性能与质量,给出行群众营造良好环境,那么这就要求单位做好过渡段路基路面设计工作,对过渡段结构以及搭板等部分开展妥善设计,然后结合现场情况下,控制过渡段路基路面沉降问题的出现几率,保证桥梁结构具备良好性能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延长使用周期。
        参考文献:
        [1]卢玉婷,浅谈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的结构设计[J].绿色环保建材,2019,247(5):143-155.
        [2]叶小春,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交通世界,2019(20):37-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