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村镇建设规划与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罗成荣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罗成荣
[导读]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和城市的发展也逐步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身份证号码:45282219721210XXXX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和城市的发展也逐步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在村镇规划建设方面,国家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制定了一批相关的优先政策,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在主要思想和具体操作方法上,村镇建设仍与农村发展相适应,建设规划的形式与制度往往存在差异,地方政府也阻碍了村镇规划的步伐,本文立足于我国村镇规划管理的现状,分析其重要性,进一步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希望能对如何加强村镇规划管理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村镇建设;规划;管理;重要性
        0 引言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我国经济再次面临着一次腾飞的重大机遇。当前,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无疑给村镇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而在这种大好形势下,笔者认为更需要加强建设规划和管理,坚持统筹兼顾,搞好协调发展,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村镇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要加强对村镇建设的发展和理论规划研究,协调好村镇规划所需要的资源、环境等发展和布局的统一,将村镇规划管理向战略性和综合性的方向推进。这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村镇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关系着广大村镇人民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等各项条件的改善,关系到农村经济水平发展的层次、繁荣状况、可持续发展潜能,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政治的民主安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
        1 村镇建设规划与管理的定义与重要性
        1.1 村镇建设规划的定义
        从狭义上讲,村镇建设规划主要是把当地得实际情况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以发展村镇经济为目的,对村镇地方建设活动进行规划和发展。
        1.2 村镇建设规划与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很大一部分农村村镇的建设和发展还处于缺乏思想和准备的阶段,农村乡镇的土地利用率与使用率低,无缘无故占用良田,生活垃圾量多。实际上,如何做好空间管理和空间规划工作,使土地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是当前农村发展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民的回归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焦点,城市不再是农民增收的主要场所。如何做好农村经济建设中有效的农村和城市,容纳农民,吸引农民的生产和经济发展,这是农村和城市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让农民体验和享受到农村和城市经济发展的成果,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载体,农村和城市承担着现代化、创新和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要实现农村现代化,必须从城乡建设入手,包括经济建设、规划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等方面。整合和配置城乡人、财、物、环境等资源。指导村镇建设、保护农村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需要合理的规划村镇的建设,这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战略,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村镇建设中,建设前必须坚持规划原则,实行统一规划、合理配置的原则。
        对村镇建设进行规划是新农村建设质量的重要保障,有助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村镇建设规划及管理过程中,政府是主要的实施者,利用一种资源进行宏观监督,指导村镇规划建设,使资源配置的效果最佳,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协调,促进村镇发展和城市建设。这对我国经济建设有着重大影响,也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提高农村和城市人民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2 村镇建设规划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 某些村镇的规划偏离了客观情况,土地规划和利用规划脱节
        由于缺乏早期的规划,农村规划和管理的很大一部分遵循城市规划和发展的理念,这受到了区域行政提案的影响,导致城市化和城市规划与项目初期当地实际情况脱节。
        2.2 缺乏严谨的实地调研和对实际情况的全面了解影响规划的准确性
        中国村镇地域广阔,地形地貌各异。实地研究需要时间和精力,这就造成在开始建筑规划的时候缺少实地调查的依据,依托的都是旧档案资料中的数据。在诸多观念的影响下,随着青壮年农民对当地劳动和经济发展的背离,农村和城市的快速变化使人们无法讨论旧数据的完整性和完整性,导致规划无法从源头上动态、实时地反映农村和城市的实际情况。
        村镇建设规划往往是以城市规划为基础的,这就需要全局眼光和对农村实际情况的细致关注,如果操作仅仅拘束在统一的框架中,就缺乏灵活性和准确性。这两个原因严重影响了村镇建设编制规划的准确性。
        2.3 主、客观监管因素受限,导致违规建设事件频出
        (1)相关法律法规缺失,违法违规成本偏低,导致违规建设事件频出目前我国对于城镇建设规划的法律法规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一部法律依据,对应的规章制度更加陈旧。相关法律法规对于村镇规划的具体形式及内容等实际问题未作出明确的规定,导致村镇规划管理部门缺乏对村镇建设行为管控的合理依据,致使地方违反规划建设行为没有足够力度的惩罚措施,违法违规成本偏低,导致违规建设事件频出。
        (2)村镇地域广阔,监管难度大,导致违规建设事件频出由于村镇地域面积广大,且村镇坐落分散不集中,导致规划部门编制的难度加大,同时规划部门往往还肩负其他职责,个别违规现象难免无暇顾及,导致违规事件频出。
        2.4 管理策划缺乏远见
        乡村和城市建设的规划必须从总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和考虑。投资项目完成后,许多村、市领导夸大投资和土地扶持的效益,导致城乡房地产规划发生极端变化和发展,不利于村镇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3 实施村镇建设规划应遵循的管理原则
        3.1 因地制宜
        规划村镇的建设,必须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文化、种植业、住房、工业发展等实际,要综合考虑短期和长期发展。
        3.2 以农民为规划主体
        村镇建设规划,从根本上说是解决农民阶层的经济发展规划问题。因此在规划设计之初与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始终站在当地农民的角度出发,依靠农民群众的发展自救解决农村问题。在短期效益与当地农民长期利益相冲突的情况下,毫不犹豫的选择农民利益优先。
        3.3 尊重规划统一性
        必须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在很大程度上尊重全区干部的统一行政规划,做到统筹规划、有备而来、合理管理。
        4 加强村镇建设规划与管理的措施探讨
        4.1 健全村镇建设规划管理体系
        各级村镇规划管理机构的完善和村镇规划管理是影响村镇规划管理质量的直接因素。我们可以选派一批年轻精干的管理队伍,吸纳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按照城乡规划的总体原则实施综合治理;加强对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管理者的领导作用,优化管理形式和体制,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确保各个环节的顺利发展。
        4.2 做好村镇规划的编制工作
        首先要完善村社规划体系,引导现有村社建设,重点抓好城中村建设,体现村社功能,促进村社协调稳定发展;其次,要加快村镇的总体规划,作为城乡联系的桥梁,城镇是最基层的居住城区,在乡镇规划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城镇的总体规划过程中,必须遵循城市规划体系,根据小城镇的特点,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人口的大小,最大限度地发挥地方特色,要制定小城镇规划管理条例,进行详细规划设计,全面覆盖村镇规划管理,结合实际,建立强制性法规,以合理实现空间规划,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6]。
        4.3 建立县、市、村三管齐下的规划体系,实现有效的微观-宏观模式组合
        以三级农村管理体制为基础,建立三级规划体系,建立多维的垂直规划管理体制,以农村规划为例:城镇规划是最小的农村规划部门。调控农村土地利用,重点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公共建筑、道路交通、环境,切实把农民的共同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4.4 从实际出发,引导农民群众配合规划建设实施
        在村镇建设和管理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引导小城镇规划,即使这些村镇远离市中心,具有独特的产业优势和良好的经济基础,能够有效地促进周边地区的发展;其次,
        要鼓励与城市有关的城郊区城中村管理,因此,在功能定位和配套设施建设方面,要尽快与城市接轨,鼓励村镇未来发展;最后,在建设村镇时,不能过分依赖城市规划的内容,必须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保持环境特色,确保村镇规划能够满足当地人民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4.5 强化政府领导、各部门积极配合
        村镇建设规划涉及面广、内容复杂。这是一项系统全面的工程,此工程既要结合实际,又要着眼长远,这就需要各级政府主要力量的重视,相关服务的职责和任务要很好地结合和协调。
        4.6 利用新技术、设备和资源支持和推动村庄规划和管理
        城乡建设不同于土地利用。村镇建设规划必须不断完善技术措施和规划方法,配备新的技术装备,支持数据的收集和更新。提供城乡规划编制和修改的基础资料。利用远程航拍技术,可以对边远地区的村庄和城市的设计和行为进行实时动态监测,以减轻规划城市建筑人员配置的压力。
        5 结束语
        城乡规划能够合理利用农村资源,实现农村土地利用的最高价值,充分发挥重要作用的农民的短期和长期利益。保护农民作为城乡规划师和农业纳税人的基本利益,遵守各地农业发展规律,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明确各部门职责,落实加强规划建设注重保持农业质量,从灵活性、务实性、发展性的角度,探索村镇建设与规划管理的新战略。
        参考文献:
        [1]曹璐,谭静,魏来,等.我国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工程科学,2019,21(2):14-20.
        [2]白洁.试论新时代农村如何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25):109.
        [3]李浩.加强村镇建设规划与管理的探讨[J].农家参谋,2018(8):30.
        [4]陈敏峰.探讨现时代农村如何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J].四川建材,2017,43(1):38-39.
        [5]谭晓华.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存在问题及整治办法探析[J].建材与装 饰,2018(18):81-82.
        [6]陈燕.浅谈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存在问题及整治办法[J].智能城市,2018,4(11):83-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