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学科知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第6期   作者: 杨岩
[导读] 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杨岩
        吉祥路小学延兴门分校  陕西省 西安市 710043
        【摘  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笔者通过分析数学学科的特点、长期数学教学经验以及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将多元化学科知识应用在了数学教学过程中,在教学中大胆创新、改革,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和探索。
        【关键词】多元化学科知识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推荐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科的独特性是各专业学习的基础,基于这些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保留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还要把握好学生学习的身心基本发展规律,通过结合学生生活经验,综合运用多元化知识体系,建立高质量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不但能学会基础知识点,还能够使自身的思维、情感、价值观等获得提升。多元化学科知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涉及方方面面,比如美学、图形学、建筑学、音乐等,这些领域都可能会与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要积极思考,挖掘学科与生活实践中的联系点,不断探究出多元化学科知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一、多元化学科知识的运用符合课改发展方向
        新课标中提到了,要改变传统课程、传统模式中固定的教学形式。教学中的课程有很多,但是相对独立,没有做到课程整合,然而改革的目标是要做到将课程结构变得更加均衡,具有综合性、选择性。改变以往传统模式下的制约机制,改变以往只注重教材中现有知识点的局限,教育者要积极开发课程内容,努力将学科中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社会各领域、科技发展方向联系起来,把学生所感兴趣的东西挖掘出来,从课程中择选出最精致、最有用的基础知识、技能,是我们教育工作人员长期要做的重要研究项目。
        数学学科是现代文明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学好数学不仅能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还可以成为联系其他各学科、各专业的纽带。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元化学科知识有利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具有推动意义。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融合发展的时代,各个学科、各个专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更多的相通、相连性,甚至有的学科之间是知识的互相叠加、重合,可以说学科之间的间隔被打开,没有了严格的界限。因此,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适应信息融合的趋势,深入挖掘出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领域相关联的部分,引导学生高效掌握小学数学中多元化学科知识的学习方式,通过多领域、多方位、多视角、多层面,综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模式,通过对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来做好新课改的标准,并在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创新。
        二、深化课程结构调整,积极探索多元化学科知识的运用
        (一)研究学生心理,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进入小学阶段以后,需要面临认知水平提升的要求,特别是数学认知,从最开始的初级认知、对事物具体形象认知等转变为对较高的认知、比较抽象的认知等。数学教学的过程不单单是教师一个人的事,而是教师和学生互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充分掌握好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认识到教育、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还要知道数学教育不能只单一、机械的认识学生心理,在设计教学的时候,要不忘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仅要顾及学生已经掌握的能力水平,还要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能够有所提高,辅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让整个教学活动高效、有序地开展,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
        新课标中明确地指出了,数学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经验相关联,要在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能力基础上开展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互相合作、创造情境等方式,培养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点和技能,让学生能够通过思维方式的锻炼,学会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喜欢上数学学习。 如何引入多元化学科知识,创设高质量课堂教学情境呢?下面就《找规律》一课的教学活动为例,做进一步探讨。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众所周知,音乐能够让人有美的享受,对于学生来说,优美的音乐更能够吸引其注意力,陶冶心灵。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播放“春天在哪里”这首音乐作品,学生不自觉地哼唱起来。
        教师:同学们,大家都喜欢春天吗?
        学生:喜欢!
        教师:老师也非常喜欢,春天的到来,非常适合开展一些体育运动,咱们学校的运动会也选择在春天召开,在运动会开始之前,各班级的同学们都在积极训练,下面是老师在操场拍到的照片,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教师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照片,有跳绳、踢毽子、跳远、跑步等) 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力被调动起来,学生紧跟教师的节奏进入到课堂学习中,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使课堂变得更有意思。尤其是音乐教学情境的利用,不但让课堂氛围很快活跃起来,还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有助于师生、生生关系的拉近。学生边学习,边享受知识的快乐,利于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2.引导探索
        美术能够为小学阶段各个学科的教学提供辅助,特别是数学课程中,教师通过生动的图画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面对枯燥的知识点的时候就更加积极主动了,注意力也更加集中。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提前设计,在教学中配上恰当的图形图画,能够让比较抽象、有一定思维化的内容变得具体起来,可以解决一部分数学教学难点问题,教师教得容易,学生学得容易。如:在学习认识《几分之一》一课时,教师设计了自己使用旧挂历,用剪刀剪出4个苹果的环节,学生一看到老师现场制作,目光就被吸引了,都在猜测老师要做什么用,好奇心被调动。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展示出4个苹果的纸样,设计课程导入环节:
        教师:星期天,小红得到了4个苹果,爸爸妈妈都在家,如果要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分,每个人有几个?
        學生:每个人两个!
        教师:如果爸爸想把自己得到的2个苹果,平均分给小红和妈妈怎么分呢?每份几个?
        教师:如果把其中的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多少个?怎么分?
        通过情境的设计和图片的配合,学生踊跃参与学习过程,兴趣高涨,高效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信息技术助力数学课堂教学
        当前的信息技术在各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存在价值,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工作和生活中把信息技术手段作为一项必修课,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融入信息技术渠道,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水平,把信息技术手段作为教学的有利武器。通过在数学教育中融入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创新了,教学手段进步了,学习的各项素质也提升了,符合新时代的社内发展需求。
        三、多元化学科知识在数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能是一成不变的,长久的发展需要不断更新、创造。多元学科知识的运用也一样,不能局限在固定领域,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运用效率,还要重视多元化学科知识与数学内容、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 问是知识开始的源头,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提问,大胆探索,通过创新学习、主动总结解决问题的经验,发挥多元化学科知识的优势,致力于在课程改革和教育创新道路上,走得更长远,有更多收获。
        总之,教育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从义务教育课程出发,通过在小学数学中融入多元化学科知识,丰富和创新现有的课堂内容和模式,把小学数学教育工作做得更加有现实意义,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武钧.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