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建强
身份证号码:64020419870719****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人们开始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业迎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时刻。随着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业的发展速度也在逐步提高。建筑电气接地是保证用电安全的重要措施。本文将探讨建筑物电气接地的安全措施。
关键词:探讨;电气自动化;电气接地;电气保护技术
导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力系统的应用应运而生,在现代设备的发展中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电力系统设计中,接地系统尤为关键,它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能否安全稳定运行。电气接地技术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技术。如果在接地施工过程中操作不当,将直接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并可能损坏电气设备中的绝缘材料。因此,在电力电气系统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应高度重视电气接地工作,掌握技术要点,尽可能降低安全风险,确保电力电气系统的安全可靠。
1接地功能
1.1防触电
环境越潮湿,人体的阻抗越低,越容易受到电击。例如,几乎所有安装了自己的交流收音机的人都感到震惊,但几乎所有人都能摆脱电源,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干燥,皮肤干燥。接地是防止触电的有效方法。电气设备通过接地装置接地后,电气设备的电位接近地电位。由于接地电阻的存在,电气设备对地电位总是存在的。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越大,发生故障时电气设备对地电位越大,人与人及时接触的风险越大。但如果不设置接地装置,故障设备外壳的电压与相线对地电压相同,远高于接地电压,因此风险相应增加。
1.2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电力系统接地又称工作接地,一般用于变电所或变电所中性点的接地。工作接地电阻要求很小,大型变电站需要接地网,以保证接地电阻小而可靠。工作接地的目的是使中性点和地之间的电位接近于零。低压配电系统不能避免相线接触外壳或相线断开后接地。如果中性点与地面绝缘,其他两相对地电压将上升到相电压的三倍,可能烧毁工作电压为220的电气设备。对于中性点接地的系统,即使一相对地短路,另两相仍能接近相电压,因此与另两相相连的电气设备不会损坏。另外,只要根据相电压考虑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水平,就可以防止系统振荡。
2建筑电气安装中接地施工技术的内容要点
2.1防雷接地施工技术
在建筑物防雷运行方面,其接地施工是最基础、最核心的工作。
无论是哪种雷击防护,其原理都是利用接地设备将电流引至地面。在分流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相关项目的实际情况做好计量工作。如果测量值达不到标准,则需要手动接地进行调整。以圆钢和底板的施工为例,工作人员应适当选择双面焊接方法,保证搭接长度为其直径的6倍。所采用的焊接工艺应保证材料连接高效、紧密,并能很好地避免夹渣、裂纹和虚焊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护效果,还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腐措施,以保证相关设备和装置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在此基础上,用彩色涂料对焊接部位进行标记,为以后的地下防雷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2.2交流工作接地技术
交流工作接地技术是将电力系统中的某一点直接或通过专用设备接地。工作接地主要是指变压器中性点或中性线(n线)接地,n线必须用铜芯绝缘。配电中有辅助等电位端子,等电位端子一般在箱、柜内。必须注意端子不得外露,不得与其他接地系统连接,如直流接地、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等,也不得与PE线连接。
2.3屏蔽和防静电保护
在现代建筑中,屏蔽及其正确接地是防止电磁干扰的最佳保护方法。设备外壳可与PE线连接;导线的屏蔽接地要求屏蔽管道两端与PE线可靠连接;室内屏蔽也应与PE线可靠连接。抗静电和抗干扰也很重要。在洁净干燥的房间里,人们行走、移动设备时,每次摩擦都会产生大量的静电。例如,在相对湿度为10-20%的环境中,人体行走时会积累35000v的静电压。如果没有良好的接地,不仅会对电子设备造成干扰,还会破坏设备的芯片。静电体或带有静电或产生静电的电位的物体(非绝缘体)形成的电路的接地称为防静电接地。防静电接地要求所有设备外壳和室内(含地板)设施必须在清洁干燥的环境中与PE线可靠连接。智能建筑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越小越好,独立防雷接地电阻≤10Ω;独立安全保护接地电阻延时≤4Ω;独立交流工作接地电阻≤4Ω;独立直流工作接地电阻≤4Ω;防静电接地电阻一般要求≤100Ω。
2.4直流接地技术
为了使每台电子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好,除了需要稳定的电源外,还必须有稳定的参考电位。因此,可以采用大截面积的绝缘铜芯线作为引线,其一端直接与参考电位连接,另一端用于电子设备的直流接地。
结束语
总之,建筑电气接地的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在现实生活中,接地也有很多种。应根据实际情况和使用情况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建筑物的电气接地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这就要求专业的施工人员在技术精湛的同时要有良好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不能随意留下运行中的隐患。
参考文献
[1]武义林.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技术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6,23(10):96.
[2]徐崇峰巍.浅谈电气自动化的接地保护[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6):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