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如何加强地铁盾构施工安全管理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王凡
[导读] 摘要:社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建设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城市的交通问题日益突显。
        广州轨道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510010
        摘要:社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建设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城市的交通问题日益突显。要想有效解决城市交通中存在的问题,须建设地铁工程。盾构法作为地铁工程建设的常用方法,在地铁工程建设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究了地铁盾构施工中的安全风险及加强地铁盾构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铁盾构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引言:与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相比,地铁具有速度快、运量大、安全性好、绿色环保等优点,是解决现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成为了现代城市发展的一个显著标志。在地铁施工中,盾构法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在保证施工效率的同时,减少对于地面交通的影响。
        一、地铁隧道盾构施工的施工特点
        1、盾构施工的优点
        将此施工方法运用于地铁施工位置周围建筑物密集的工程中,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地铁施工对道路和建筑物产生的影响,还可以减少对周围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盾构施工的机械化程度高,可以按照既定的操作程序开展,施工管理和控制更加容易;利用该施工方法可以通过控制盾构的施工参数来减少对地层的干扰;该施工方法不容易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穿越江河湖时时,不会对航运产生影响。
        2、盾构施工的缺点
        若周围障碍物较多,会导致建筑物沉降变形;若地层中含有有毒气体,会影响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或施工过程中遭遇流砂地层、地层空洞等均会对施工产生影响;若施工隧道的曲线半径过小,隧道覆土过浅时采用该工方法操作难度大;盾构施工中的自动导向系统、动力系统、密封系统等要求操作精度高,稍有偏差会导致成型隧道出现质量缺陷及地面沉降等风险;并且运用盾构机施工隧道价格昂贵。
        二、地铁盾构施工中的安全风险
        1、盾构进出洞安全风险
        盾构进出洞是盾构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容易产生安全风险。其中盾构进出洞是指在始发井中运用始发基座和反力架等设备,使得盾构机可以离开始发基座经过井壁上的洞口,并按照设计隧道线路展开盾构施工。出洞是施工完成后,盾构机按照竖井外侧方向展开掘进,并进入到竖井中。在盾构机进出洞口时,会受到洞口土体稳定性的影响,如果相关加固施工效果不理想,就可能会引起洞口面流水,甚至严重沉降的现象,严重威胁盾构机安全进出。
        2、开挖面失稳存在的风险
        在地铁隧道盾构施工中导致开挖面失稳的主要原因为开挖中前方发生管涌或者遭遇流砂,引起盾构机出现磕头或者突沉,另外若开挖中前方存在地层空洞,也会导致盾构机的轴线发生偏移、沉陷、塌方等。此外在盾构机推进过程中,还会出现超浅覆土,进而引起冒顶,若盾构机在运行过程中突然遭遇涌水,便会引起盾构机的正面出现大范围的塌方。如果水泥浆的性能过低,不仅无法保证开挖土地的稳定性,还会导致地表发生较大的变形。
        3、盾构机穿越密集建筑群沉降存在的风险
        当前,地铁隧道盾构掘进时容易引起地表发生变形,归纳起来主要包含以下五个阶段:早期沉降—开挖面前沉降—盾构通过时沉降—盾构空隙沉降—后期沉降。在盾构施工过程中,导致沉降的因素较多,并且各个因素彼此之间联系密切。
        4、盾构机掘进过程坍塌事故风险
        在盾构机掘进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塌方等事故,如果不明白造成塌方的主要原因以及如何采取有效控制对策,则还可能会引起地表大范围的沉降,进而阻碍盾构机的顺利通过,最终拖延整个施工进度,影响地铁隧道的施工质量。


        5、盾构机掘进中遇到的环境风险
        隧道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如引起地层位移与变形、环境污染、地下水流失等。尤其是此区间近接环境复杂,沿线建(构)筑物发生沉降、倾斜、开裂甚至倒塌损毁是主要风险之一。
        三、加强地铁盾构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1、信息化系统的搭建
        首先,实现相应预警机制的建立。针对地铁盾构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问题,为了强化事前预防风险措施手段的完善制定以及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与规避,则就需要进行三级预警相应机制的搭建,通过这一应急指挥系统,确保在及时收到相应安全风险警告信息的同时,落实及时的抢先处理措施;同时要确保分工明确,落实相应的责任到个人。其次,建立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借助这一管理系统的搭建,则能够实现远程监控与管理,针对相应的施工方法以及施工技术参数等进行监控与把关,进而为实现对施工技术落实不规范等所引发的安全风险隐患问题进行规避。
        2、强化对施工材料质量的重视程度
        基于施工材料对施工安全所产生的影响,在实际落实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则就需要严格把关材料质量,可从如下几方面落实:第一,针对水泥的规格与性能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性能的达标以保证混凝土强度能够符合标准;第二,要针对管片进行严格验收,确保进入施工现场的管片材料不存在质量问题,并以受力性能试验来进行检测,以避免后期隧道发生渗水的问题;第三,要针对外加剂进行检验,针对相应减水剂等性能进行验收,以确保混凝土结构强度的达标,实现对施工安全风险问题的有效规避。
        3、加大对相应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
        施工技术人员是进行地铁盾构施工的主体,在进行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地铁盾构施工的安全性与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是否具有安全意识有直接的关系,同时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也对于地铁盾构施工的质量与施工进度有重要的关系。所以为了保证地铁盾构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需要加大培训力度,让施工技术人员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注重技术交接工作,并且让技术人员树立安全意识,做好安全教育。在进行实际的施工时,要优化监管工作,把监理日志不断的完善,同时加大监管力度,使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做到有效的对安全风险进行规避,使施工质量提高,促进施工发展,避免延长施工工期。
        4、安全检查
        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有计划、有目的、有整改、有总结、有处理地进行检查。发现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时,各级安检人员有权制止,必要时向主管领导提出暂停施工进行整顿的建议。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逐项进行自查自改,检查方法可以采取定期检查和非定期检查。第一,定期检查:在建项目主要负责人每月组织一次安全检查,施工队每天进行施工安全检查并做好详细记录,提出保持或改进措施,并落实实行。第二,非定期检查:按照施工准备工作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节假日前后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和专职安全人员日常检查进行。安全检查内容:坚持以自查为主,互查为辅,边查边改的原则;主要查思想、查制度、查纪律、查领导、查隐患、查事故处理。结合季节特点,重点查防触电、防机械车辆事故、防汛、防火等措施的落实。
        结束语
        地铁是现在城市交通的基本构造,对缓解地面交通具有积极作用。其中地铁盾构施工是地铁工程中的重要组成,直接影响地铁的建设质量和建设安全。然而,地铁盾构施工中的安全风险,导致地铁盾构施工存在隐患。因此,需加强对地铁盾构施工安全风险的解读,并制定有效安全风险管理措施,提升地铁盾构施工安全,保障城市地铁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郗晶.浅析地铁盾构法施工风险管理[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08):123-123.
        [2]李正超.基于安全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施工研究[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
        [3]杨书江.复杂地质条件下厦门地铁盾构施工风险及对策[J].现代隧道技术,2016,53(05):188-193,207.
        [4]宾彬.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下穿既有构筑物风险管理探析[J].安徽建筑,2018,24(05):277-2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