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省 529500
摘要:目前,我国农村水环境质量普遍很差,已严重影须响到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甚至造成了地下水污染,继而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其次,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已占到水污染负荷的重要比例,加强农村污水治理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关系到整个经济发展。为了改善我国的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对资金有限,技术力量薄弱的中小城镇和农村,在学习国外成功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应采经济、简易、节能和有效的处理技术,与当地的生态农业相结合,在污水处理的同时实现污水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实现水的良性循环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乡村建设;污水排放;处理方法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的逐步开展,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进一步提升。与已建的城镇相比,新农村建设面临着基础设施薄弱、规模小等实际问题,与此同时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环保措施,并修订和完善了法律法规;其中,要求新农村建设中污水排放也应达到相应技术指标。而大型污水处理设备一次性投资较大,运行管理难,本着经济合理、技术达标的目的,浅析乡村建设中污水排放处理方法。
一、乡村建设中污水排放处理问题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逐渐增加,农村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对农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农村的环境令人担忧。
1.1资金问题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一般根据村庄大小及村庄分散程度,采用不同处理方式。生活污水治理的费用主要是污水管道的埋设和污水处理池的建设成本。而污水管道的埋设在整处污水治理的费用中占了绝大部分。根据实际测算,一般要占到70%以上。对于相对集中的村庄,按1000人口的村庄来计算,整个污水治理的经费要达到50万元以上。对于现在的新农村建设和村庄整治而言,生活污水处理费用占了较高的比重。没有经费保障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的,无法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而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区别于其他农村整治工程,是永久性工程,一次建设投入使用,起码要使用二、三十年。现有的政府资金财力要保障重点项目地建设,然后逐年推进,按照保质限量逐步推进的方针,严禁遍地开花式的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同时,政府要加大财政保障力度,确保工程建设的经费。
1.2废水所产生的的冲击负荷较大
废水所产生的的冲击负荷较大是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对环境污染较大的企业会将厂房选择在农村,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在实际生产中这些工业企业未严格执行有关生产废水预处理的规定,将高浓度的工业废水排入农村的下水道,这对农村的环境危害是十分明显的,再加上农村污水处理厂正处于建设初期规模较小,承受污染物负荷冲击的能力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用这种方法降低生产的成本严重影响了农村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1.3管理的缺失
目前,国家只编制城镇总体建设规划,忽视了与土地、环境、产业发展的有机联系,农村聚居点缺少规划,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主要是建立在城市和重要点源的污染防治上。农村的环境管理还存在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能权限分割与污染性质不匹配、缺少基础的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等一系列问题。地方政府在对地区做发展规划的时候认识不足,规划之后,且大多忽略了环保要求,责任要求没有落实。同时,对于现阶段农村分散型污水处理问题,还没有相应的排放标准和技术规范。当然,在制定并执行这些标准和规范之前,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完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这需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协调合作共同来完成。
二、常用农村污水处理方法
2.1活性污泥法
长期以来,城市生活污水多采用活性污泥法,它是世界各国应用最广的一种生物处理流程。具有处理能力高,出水水质好的优点。该方法主要由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和剩余污泥排放系统组成。废水和回流的活性污泥一起进入曝气池形成混合液。曝气池是一个生物反应器,通过曝气设备充入空气,空气中的氧溶入混合液,产生好氧代谢反应,且使混合液得到足够的搅拌而呈悬浮状态,这样,废水中的有机物、氧气同微生物能充分接触反应。随后混合液进入沉淀池,混合液中的悬浮固体在沉淀池中沉下来和水分离,流出沉淀池的就是净化水。
2.2人工湿地生态处理技术
生活污水的处理,是基础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浪费而采用科技手段进行的控制污染的措施。人工湿地污水处理主要由厌氧池、人工湿地组成。污水通过厌氧池,经过水解-酸化-产乙酸-产甲烷后,进入人工湿地。污水经过湿地时,大量有机物被填料、生物膜、植物根系截留、吸收、同化后去除。湿地处理后的出水基本满足农田的灌溉水质要求。既处理了污水,同时将处理后的污水二次利用。
2.3农田退水减排技术
农业大学仁斌等人,针对农田污水,研究了在不影响农作物(水稻)生长的情况下,采用水田调水减排、固源免排、浅水控排非、节水缓排等农田水控制技术,将农业污染物滞带留消解在农田生态循环之中,从而降低水体中污染负荷达到大量减排农田排(退)水实现减排污染物的目的。通过研究水田调水减排、固源免排、浅水控排、节水缓排等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对N、P、农药和有机物等污染物排放的定性定量减排效能可确定实现在该区域农田排(退)水污染物负荷最小的适用性减排技术。
三、做好农村污水处理的建议
第一,科学确定农村生活污水建设时序,在认真评估现状基础上,科学编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充分考虑地区的生态敏感程度、环境容量和自净化能力,确定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科学选择效率优先、经济实用、维护简便、循环利用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工艺。充分考虑城乡统筹发展、经济社会状况、环境功能区划和农村人口分布等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
其次,当前的工程建设质量是后期管理的前提,工程设计单位应有相关专业资质,设计工程方案应经专家审查,不能无设计图纸或者套用图纸就开工建设。严把建材质量关,实行预选供应商制度,建材采购应采用公开招标制。施工单位应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做好工程施工方案,记录好工程施工日志。委托具备相应监理资质和监理能力的监理单位,进行全方位的专业监理。制定竣工验收标准,明确验收主管部门以及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工作任务、职责和目标,进一步规范验收工作的操作过程。健全工程项目移交工作,明确责任主体,出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档案管理的意见及规范要求,规范工程建设管理,规范档案的收集、归档行为,实行“一村一档”。
最后,使用单位在后期使用过程中,投入相适当的资金,对污水处理设备要按时维护。以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避免一次建成后,后期不投入管理,造成污水设施不正常运行,空置摆放。
四、结束语
目前农村生活污水任意排放,造成流域等水体污染,同时农村经济发展赶不上城镇,地区特点突出等,因此新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建设迫切需要经济、高效、自动化高的一体化处理系统,以适应我区农村污水的多样性等。在选择工艺时,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如水质、水温、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具体工艺。
参考文献:
[1]李先宁,吕锡武,孔海南,罗兴章,李向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与示范工程研究[J];中国水利;2006年17期
[2]徐光来,徐晓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初探[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年03期
[3]唐贤春,钱靓,陈洪斌,屈计宁:分散式分质排污及资源化处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中国沼气;2007年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