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第二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113
摘要:我国的道路工程建设中经常出现软土地基问题,如果不对软土地基进行一定的处理,就会产生道路沉降等问题,直接对道路路面造成损坏,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影响人们的日常出行,为城市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面对道路软土地基问题,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以及该地区的技术实力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找出最好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关键词:道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1在道路施工中应用软基加固技术的重要性
1.1保证道路安全稳定性
如果没有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和加固,就极易导致道路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如出现道路沉降、塌陷等等。道路出现质量问题不仅仅会影响人们出行的便利和快捷性,甚至是会威胁行车安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外,道路出现的质量问题还需要进行修复和处理,需要额外花费投资成本。因而,在道路施工中应用软基加固技术,能够有效改善软土地基这一不良地质,有效提高墙体的承载和符合能力,保证道路施工的质量和水平。
1.2有效控制建设成本
现代社会,汽车行业正在蓬勃发展,人民出行需求不断增大,道路上的机动车数量在急剧增加。因而,道路的荷载压力就越来越大,应用软基加固技术能够有效的提升道路施工的质量,保证道路的使用寿命和使用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出行需求和保证道路建设的安全进行。此外,应用软基加固技术能够有效的避免道路出现沉降、裂缝以及坍塌等问题的出现,减轻道路养护的财政负担,有效控制建设成本。
1.3促进道路建设行业可持续发展
软基加固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和完善,并且在道路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道路施工中应用软基加固技术,不仅能够完善施工技术要点,保证道路施工的规范性,更能够保证道路施工的质量和水平,促进道路建设行业可持续发展。
2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
软土是道路施工过程中常见不良地质之一,特点明显,主要具有含水量高、透气性差以及流变性强的特点。软土因为其主要构成成分是粘土和泥沙颗粒,所以一般来说整个软土内部的孔隙就会比较的多,从而为水分的储存创造了环境。一般来看,因为孔隙较多,而软土的含水量指数越高,那么整个软土的压缩性就会随之增大,反之软土的负载能力就越小。不同含水量的软土处理方式也存在差异,可以根据不同的含水量指数来选择不同的路基施工方式。软土土壤中富含有机质,而有机质含量越大,土壤就会产生越多气泡,气泡越多,软土的透气性就越小。因为这些土壤中的气泡分布在整个软土的表层,密布的气泡影响的表层水的渗透。此外,因为软土的抗剪强度一般不大,在整个软土上部受到压力时,整个软土就会受到挤压,软土流动。在道路施工中,如果没有处理好软土路段的路基问题,那么即使是整个施工过程中一次固结沉降表现良好,在软土流变性的影响下,还是会出现二次固结沉降。
3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3.1深层水泥搅拌桩
(1)做好准备工作。对施工中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应做好相应的检查工作,并派专人检修。确保施工过程中设备的运行不会出现问题,避免对地基处理效果产生不利影响。(2)做好试桩工作。为了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要求的标准,在正式施工前必须做好试桩工作。通过试桩,可以全面了解该地区的地质条件,并得到相应的参数。在进行试桩时,施工人员必须充分了解泵速、搅拌时间等各项参数,为正式施工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最后对管道进行清理,避免在施工作业中堵塞管道,影响施工。下钻时挂好吊锤,保证其垂直度符合施工要求。水泥搅拌桩成桩后,应检查其质量。
3.2加筋处理
因为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较差,所以需要利用提高其承载力的方式来进行处理,而加筋处理就是十分普遍的一项提高承载力的处理技术。该技术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在地基中加入砂垫层与土工格栅,利用二者的结合使地基的承载力得到提高。但是,天然地基与后期层架的融合一定会具有一些差异,所以在强度方面应该考虑采用柔性基础。同时还应该在软土地基上做好排水处理,最为常见的方法就是排水固结法。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使施工质量得到进一步保障,确保路面平整度,还能够使路基的承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确保道路稳定性。在对土工格栅进行布置时,一定要将其布置均匀,否则会出现路基受力不均的情况,同时在进行铺设之前要将下承层的杂物清理干净。另一方面,土工格栅的铺设有着非常高的专业要求,所以一定要通过专业技术人员来进行铺设,同时要进行阶段性的验收,保证土工格栅铺设符合相关流程,并且要确保上层路基的受力均匀,可以承受反复碾压,进而保障工程质量。
3.3强夯法
在进行软土地基的处理时,强夯法是十分普遍的施工技术方式,在进行实际工作时,该项技术有着操作时间短、操作方式简单、处理效果相对理想的特点,因此,大部分道路工程都会通过强夯法来提升软土地基的强度。强夯法的主要原理就是通过重锤从高处进行自由落体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强大力量对土体进行反复夯击,进而使路基变得更加严密,实现提高路基承载能力的目的。但是强夯法只适用于不饱和土质,对于饱和度高、粘性高的软土地基就无法达到预计效果。在进行置换回填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碎石等相对坚硬的材料,粒径不应该大于50cm。
3.4换填法
在进行道路工程施工时,如果遇到了软土地基,通过换填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也是十分普遍的,而且换填法的处理效果是比较理想的。通过换填法可以把软土地基的涂层换为施工工作需要的土质,进而使软土地基的稳定性与承载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进而使道路工程施工能够顺利进行。首先,为了使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得到改善,需要在软土地基施工现场涂覆矿渣垫层和碎石层,对路基的水渗透能力进行改善,防止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发生不均匀沉降的问题,进一步保障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其次,要铺上素土层和灰土垫层,一旦道路工程所受的荷载力相对较大时,该层能够平衡桩与桩体之间的地面,而桩体可以分担负荷,进而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的垫层可以做到受力平衡,进而使软土地基变得更加稳定与牢固。最后,通过砂垫层涂层能够把土壤中的气体和湿气完全排出到外面,进而使软土地基的巩固速度提升,进一步保障土质的承载力。
3.5高压喷射注浆法
高压喷射注浆法一般情况下用于黏性土与沙土相对较多的软土地基,该项技术能够对这类地基的强度有很大提升。高压喷射注浆法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注浆管把用来固化的液体喷射到软土地基的土体当中,让土壤与固化液体进行有效结合,在其凝固后会形成强度较高的混合土体,进而使路基的承载能力得到很大程度地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意,要先对施工区域的土质成本进行了解,进而为该项技术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基础。
结束语:综上所述,加强对道路建设中软土地基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市政道路建设相关人员必须加强对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研究与分析,对现有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进行革新,研制出适合普遍道路应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并针对不同道路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杜绝道路工程出现安全隐患问题,为道路工程建设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徐瑞.探讨市政道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J].科技资讯,2020,18(17):38,40.
[2]朱培迎.浅析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J].魅力中国,2019(52):427-428.
[3]杨莉.论公路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方法关键要点[J].魅力中国,2020(1):362-363.
[4]韩宏.对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J].地产,2019(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