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应用研究 何彬清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何彬清
[导读]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和各个层面,信息技术应用对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影响也在不断的增强,尤其是体现在对于各个产业的生产过程当中,尤其是在建筑行业领域表现出的更大的影响力,因此本文将通过探究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的积极作用与影响,探析如何更好的推动信息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发展。
        广西建通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  541000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和各个层面,信息技术应用对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影响也在不断的增强,尤其是体现在对于各个产业的生产过程当中,尤其是在建筑行业领域表现出的更大的影响力,因此本文将通过探究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的积极作用与影响,探析如何更好的推动信息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信息化
        引言
        建筑行业的发展已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日新月异,并且在行业的经济总量发展当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促进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原因不仅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在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也促进了信息全球化,信息技术生产已经成为当下提高国际生产力的主要方式之一,尤其是在国内的行业建设当中广泛的采取互联网科技进行生产过程的投入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选择。但相对来说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当中的应用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虽然信息技术为建筑工程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我们仍然需要面对这些不足并进行改正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1建筑工程项目实行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信息化的管理控制,对于建设项目而言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通过对一些项目做出调研,通过信息化的管控模式,在实行管理工作时,能够实现预控,详细来说,由于建设项目在建造期间,需要耗费的工期比较长,同时关联的内容也比较多,极易被外部环境所干扰,因此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项目管控的困难程度,容易浮现出各种纰漏,从而对建设项目的品质产生不好的影响,而随着信息化管控手段的运用,能够对各类建设信息、数据予以全面的探究,帮助工作人员提前察觉其中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完成项目的预控管理。例如,将BIM技术运用在其中,借助于数据创建出模型,模拟推演项目的整个建造活动,如此一来,管控人员便可以提前解决一些潜在的隐患,保证项目管理的成效。
        2建筑工程项目实行信息化管理中的现状
        2.1信息技术的人才数量不足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在工程项目进场开工阶段,实行施工管理工作时,所使用的信息技术普遍存有欠缺实用性的情况。基于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才数量不足,所以致使信息技术的使用情况,仍旧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上,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影响到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创建效果,进而降低了工程管理水平。与此同时,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建筑企业没有认识到创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关键性,很多项目受限于自身规模,觉得没有必要进行信息化管理。所以在信息化管理实践中,没有得到全面支持,致使信息化技术在工程成本管控方面、施工技术选用方面、施工进度把控等若干方面的使用效果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继而难以保障工程品质达到合同标准。
        2.2管理体系不完善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市政项目的建设需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市政项目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对高科技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对于高科技的管理制度依然处于基础管理阶段,对相关技术的管理不够系统,无法有效管理高科技相关材料的采购、使用、维护和升级等。同时,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更加注重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因此在市政项目的应用中通常会更加强调市政项目的施工过程管理。
        2.3项目管理信息技术比较落后
        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在建筑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有关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工作,可以更好地帮助整个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而且该系统的建立也可以极大地提高整体的管理效率[4]。

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各种系统软件的使用才能更好地完善整个信息化系统,但是由于我国对系统软件的资金投入不多,在软件开发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大部分依赖于进口的技术和软件,导致我国企业建立的信息管理系统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时代发展的趋势。而且对软件的更新速度比较慢,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际工作,对于该系统软件的要求。
        3建筑工程项目实行信息化管理中的措施
        3.1壮大管理团队的总体实力
        为了提升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效果,首先应当选聘拥有信息化管理能力的人才,以此壮大管理团队的总体实力,唯有这样才能娴熟地操作各类电子设备,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工提供相应的数据信息作为参考依据,用以强化各项决策工作质量。除此之外,还应定期开展专业相关的培训,如此才可以通过加大培训力度,增强工程管理岗位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素养水平,使其认识到信息化管理手段的益处,从而娴熟使用各类信息化软硬件产品,提高工程数据信息的互通共享效率,保障管理决策水平得以升高。最后,作为建筑企业,应当主动学习国内外成熟的管理思想,创建出一套适用于本企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并且伴随时代的进步需要,适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良,用以进一步创建出优质的信息化管理队伍,增强管理团队的总体实力。
        3.2完善建筑项目管理信息化
        为了确保信息化可以在建筑项目管理中发挥出作用,要始终坚持以信息化技术为核心。企业的有关人员应该对整个项目的实际情况有着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并且对信息化管理系统所涉及的功能进行全方位的完善,在其功能中不仅仅应该包括施工原材料的使用,机械设备的安排,同时也要包括对整体工程效益的分析,工程的计划安排等等。还应该设置专业化的办公软件,这样可以很好地对工程进行24小时的监督和监控,围绕整个项目管理的核心工作,充分地发挥出管理系统的作用和价值。
        3.3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
        加强专业人才的培育,提高施工建设人员的专业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信息化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对于建筑工业化带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在建筑工业方面,采用一些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它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减少一些时间的浪费,缩短时间。但是在一些基层的工作方面,依然是人工占据大部分,尤其是一些学历相对于低的工人因为这些建筑行业他们对于学历的要求并不高,因此在基层的运转过程当中,学历相对较低的工人占据大多数的比重,因此,提高这些基层从业人员的思想和专业性也是十分重要的,同样的还要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普及程度,采用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信息化建筑工程管理的实际情况对人员进行分类培养与管理,提高对于工程管理软件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3.4提升成本控制意识
        当前,我国市政项目建设中,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应增强自身的成本控制意识,以保障市政项目的经济效益。管理人员应按照成本控制部门建立的控制体系进行工作,并不断强化自身的成本控制意识。同时,还要重视绩效考核工作,将实际成本与预算联系起来,如果实际成本超出预算范围,可以减少相关管理人员的绩效,若实际成本低于预算范围,则增加相应的绩效,并进行奖励。
        结束语
        在市政项目管理中,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价值的主要体现在提升市政项目相关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面对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在市政项目中存在的问题,相关管理人员应通过应用信息化管理技术不断改善应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市政项目管理水平,推动市政项目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新桂.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6):146-147.
        [2]王辰栋.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策略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5):116-117.
        [1]李静.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115-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