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建第八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的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也上升到新高度因此其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进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建筑型钢悬挑脚手架设计及施工技术的应用是进行建筑施工的关键步骤之一。开展建筑型钢悬挑脚手架设计及施工技术的相关分析将合理的型钢悬挑脚手架设计及施工技术充分应用于建筑建设工作的开展进程中可以促使我国的建设行业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更加理想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型钢悬挑式脚手架;固定桩;施工技术
1.前言
自蓝天保卫战打响以来,各地区针对自身发展情况及问题,做出了针对性的整治方案。《山东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自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在此条例中,对于废气排放有明确的管理和惩处制度。为响应国家号召,坚定不移的遵守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特此在工地现场中改进施工工艺。可移动式固定桩,相比较于以往的焊接方法,减少焊烟排放;提高施工效率;提高脚手架安全性;可重复使用,节约施工成本,为企业施工带来更高的效益。
2.工艺特点
2.1 环保性
减少电焊操作,在施工过程中无焊烟废气排放。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2.2 实用性
2.2.1提高施工效率,传统的焊接式悬挑脚手架固定桩,限制条件多,雨雪天气无法焊接,无法多人多处同时作业,怠工费时。本工艺可使现场作业人员同时分别施工,加快作业速度。
2.2.2提高脚手架安全性。通过前期排查可移动式固定桩零件,可以排除残次品零部件,避免后期悬挑式脚手架出现安全隐患。
2.2.3本工艺中叙述的可移动式固定桩,可以多次重复使用,节约施工成本。
3.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悬挑式脚手架工字钢固定桩部位,其他类似工字钢固定桩部位,可参考本工艺。
4. 工艺原理
在悬挑式脚手架中,固定桩作为固定脚手架立杆的重要部位,起到不使立杆发生位移的作用。本工艺采用V型卡结构和紧固螺母,对工字钢翼缘进行咬合固定。达到工程需要的受力需求。并在施工结束后,通过人为拆除,可对该部件进行回收再利用。
5.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可移动式固定桩的制备
本工艺所需的可移动式固定桩,需要提前制备。可经材料员统一定制购进,或者由工地现场电焊操作人员提前制备。由现场人员制备时,必须在密闭环境中作业,配套安装焊接烟气处理设备,对焊烟进行有效收集。本工艺工艺流程分为三部分:零件制备——→现场安装——→交付使用。每部分工艺结束后,需进行严格自检,检验合格后,方可交付下一道工序。
在零件制备过程中,如需要现场制作,则必须在密闭空间中进行焊接制备。并利用焊烟收集器进行废气处理。
在现场安装过程中,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切实履行安全细则条例。安全帽、安全带、劳保手套、防滑鞋等防护用具必须穿戴齐全,由安全员进行现场巡查。对型钢进行拉线定位,确定固定桩在同一轴线。
在交付使用后,架子工人员需要对整体工艺进行最后核查。
5.2对零部件的使用前检查
在安装使用前,对所有零部件进行全面检查。金属结构有无裂纹,螺纹是否中经统一合格,螺纹有无断牙,焊接点是否焊接受力完整。检查合格后方可交付架子工班组进行使用。残次品全部报废处理。
5.3现场安装
交付现场架子工班组进行安装。安装过程属于高空临边作业,作业人员必须戴紧安全帽,挂好安全带,穿防滑鞋,扎紧带好劳动工具。
5.4工人自检
架子工班组安装完成后,需对零部件进行自检。检查螺母是否安装紧固,安装位置是否符合施工需要。如安装后出现松动、固定桩不垂直于工字钢等问题,必须对该部件进行拆除。解决问题后方可使用,如果不能解决,则直接将该部件进行报废。
6.材料与设备
本工艺用到的主要材料工具有可移动式固定桩,电动扳手,高空作业安全带,工字钢,脚手架立杆。
7.质量控制
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将对整体施工质量进行综合管控。从所需的零部件产品源头入手,以科学管理、严格制度对工程质量进行细致把控。强化工人自主安全意识,完善奖惩机制,将人为因素对工程所造成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于一线管理过程中,对零部件进行标准化制备、检查、安装。以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的管控标准,强化工程作业质量管控。并随时接受业主、监理的监督管理,从产品制备来源、作业人员组织、材料及设备管理、现场安全防控等方面确保施工工程质量。
具体质量控制要求:
7.1以材料员、安全员、设备管理员为巡控小组主体人员,负责本工艺所需零部件的前期制备、施工作业、后期巡检等工作,带领一线作业人员按照安全施工管理细则进行工作。
7.2在实施作业前,报监理工程师批准。经批准后,妥善备份相关资料。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普及,强化安全意识。
7.3定目标、抓管理、抓考核,强抓质量,严控安全,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对业主提出的整改要求及相关文件,认真学习,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理到位。
8. 安全设施及成本保护
8.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型钢悬挑梁悬挑端应设置能使脚手架立杆与钢梁可靠固定的定位点,定位点离悬挑梁端部不应小于100mm
8.2《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0
悬挑脚手架底层门架立杆与型钢悬挑梁应可靠连接,不得滑动或窜动。型钢梁上应设置固定连接棒与门架立杆连接,连接棒的直径不应小于25mm,长度不应小于100mm,应与型钢梁焊接牢固。
8.3本工艺中可移动式固定桩属于悬挑脚手架节点制作,使用螺栓和焊接组合式结构,连接棒的直径约30mm,长度约120mm。在使用过程中未发生滑动或窜动,固定牢靠。
8.4在作业过程中,由巡控小组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督导和巡检工作。
8.5要求在制备该零部件过程中,佩戴护目镜、劳保手套,在密闭空间中进行焊接作业。所产生的焊烟废气需经过统一收集处理达标后,再进行二次排放。
8.6在安装作业过程中,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用具进行检查,并留存照片和文字资料。所用的工具、零件、材料等必须装入工具袋。要求工人在作业过程中,合规穿戴防护用品,裤角要扎住,戴好安全帽,不准穿光滑的硬底鞋。要有足够强度的安全带,并应将绳子牢系在坚固的建筑结构件上或金属结构架上,不准系在活动物件上。
8.7在地面部分划分禁区,禁止在高空实施作业的同时,下方有人员通行。禁区以篱笆、扣件钢管或警戒带围起。
8.9夜间作业,必须设置足够的照明设施,否则禁止施工。
8.10遇六级以上大风时,禁止实施本工艺作业。
9. 结束语
运用本工艺进行悬挑脚手架固定桩的安装,施工效率得到提高、施工效果好施工中减少焊烟废气排出。多人多点分别安装作业,节约工期人力;同时该工艺中的可移动式固定桩能够循环回收利用,有效控制成本;免除电焊作业对工字钢的焊点破坏,消除工字钢的破损隐患。收到市环保部门、业主及市民的一致好评。社会效益明显,在国内类似施工项目中推广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黄来红[1]. 悬挑脚手架设计计算与施工[J]. 施工技术, 2012(S1):164-167.
(2)叶香竹. 悬挑脚手架: CN, CN201517282 U[P].
(3)林与才. 悬挑构件的倾覆与抗倾覆计算[J]. 建筑技术, 1986(01):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