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市政工程是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工程,关系着整个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近年来,由于市政工程项目不断趋于复杂化,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难度也愈发增加。文章结合市政工程的特点,对目前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市政工程,质量管理,施工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我国现代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做好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有助于提高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水平。近些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逐渐扩大,对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本文在详细阐述相关理论概念的基础上,全面分析现阶段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现状针对性提出加强质量管理的可行对策,以期对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全面展开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市政工程的特点
(一)作业环境复杂
市政工程是市政基础设施相关的建设工程,城市中常见的基础设施建设均属于市政工程范畴内,常见的有城市桥梁、道路、排水、燃气、热力、地下管网、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多种不同类型的工程。工程施工地点可能是山间,或者是地下,也可能是在居民区。各种地理位置导致工程作业的环境复杂,受气候条件、天气变化、人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较大,其复杂性无形中为施工中安全管理工作增加了挑战。
(二)施工作业危险
市政工程一般是中大型工程项目,即便是小型的锅炉房改造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也往往涉及动火作业、高处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破土作业、吊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等多种危险作业,极大增加了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难度。
(三)施工工艺复杂
由于市政工程所处的工作环境不同,业主对工程项目的具体功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不同的市政工程项目施工技术和措施也有很大差异,导致施工安全管理难度增加。
二、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现状
(一)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较低
从整体来看,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队伍的专业水平较低,一方面,质量管理意识普遍较为薄弱,有很多工作人员尚未意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甚至仍存在部分单位、部门领导对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不重视,依旧存在为了盲目追求业绩而一味缩短工期的问题,没有将“安全第一”放在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首位。另一方面,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有限,相关单位或部门对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培训,导致大多数管理人员偏向于纸上谈兵,而不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和能力,遇到施工质量问题时往往无从下手。另外,市政工程施工广泛覆盖多方面的内容,对人员的技术能力和专业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因教育背景的受限,较难接受现代化的管理理念,难以树立高度的质量安全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和有效落实。
(二)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未健全
现阶段,相关机构或单位、部门虽然已经针对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因我国施工质量管理发展的时间较短,缺乏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导致现有的管理制度存在缺陷,难以完全发挥管理制度的重要作用。一方面,现有管理制度趋于理论化和书面化,与实际工程建设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很难应用到实际管理当中。另一个方面,现有管理制度尚未充分明确岗位责任制,对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义务难以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力,不文明的施工现象屡屡发生,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推脱责任的问题屡见不鲜。总的来说,现阶段已有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多趋于形式、流于表面,实际上形同虚设,无法对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起到切实有效的保障作用。
(三)市场缺乏规范化管理
我国市政工程发展至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依旧未形成完善的市场规范化操作流程,现阶段市政工程的市场秩序仍然缺乏行之有效的完善规章、健全制度和科学办法,市政工程多由地方官员主导,由于部分单位领导的官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对施工质量管理缺乏客观、正确、全面、科学的认识,对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只是应付了事的消极态度,严重降低了市政工程施工的质量。
三、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完善对策
(一)加大管理人才的培养投入
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加大管理人才的培养投入,是从根源上提高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必要途径。一方面,相关单位、部门及相关领导应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发展观,充分意识到管理队伍专业水平的高低,对质量管理工作成效的重要作用有深远影响,将人才培养和发展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另一方面,应建立完善的专业人员培训机制,结合质量管理工作的客观要求不断优化培训方案和培养计划,合理优化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队伍的人员结构,尽可能减少农民工人的数量,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教育水平,同时,通过定期培训、实践拓展、技能演练等多种培训形式,强化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管理技能,从根源上规避不文明施工现象,提高质量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完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体系,是切实提高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途径,无规矩则不成方圆,质量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和有序展开,必然要依托于健全的管理体系。一方面,在建立管理制度时应重点突出并充分明确各施工岗位、管理岗位的职责范围,通过制度的强制性和约束力来切实落实岗位责任制,做到有责必究、有章可循,始终严格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管理基本原则,强化管理制度的管控、监督力度。另一方面,应增强质量管理体系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使其与实际工作要求相符合,明确施工质量管理的目标,并通过完善的管理体系来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完善联动机制,根据市政工程施工的内容和范围,形成全方位的监管体系,真正实现施工质量管理的全过程和全方位。
(三)规范市政工程市场操作
市政工程市场环境的规范化,既是实现项目法人制完善性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提升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策略。首先,应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施工规定和法律规范,不断完善市政工程市场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对市政工程的设计程序、施工程序、监理程序等各程序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严格的监督。其次,市政工程多由国家或地方政府主导,要始终坚持市政工程的市场化运作,必须尽可能实现政企分开,从本质上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以便充分发挥工程建设市场的资源配置,切实提高市政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应提高执法监督能力,做到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总而言之,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劣与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城市建设的发展息息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正确认识并充分重视质量管理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日常工作实际,把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做扎实、做细致、做到位,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或服务。
结束语
现阶段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依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和隐患,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应不断改进施工技术、改变管理方式、完善管理体系,结合日常质量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可行、有效的管理策略,全面提高质量管理意识,加大对管理人才的培养投入,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全方位提高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力度和监督的效力,切实保障市政工程的安全施工、严格管理、监督质量及可持续运行。
参考文献:
[1]任勤.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12(33):129.
[2]陈康.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12):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