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房建工程混凝土屋面面层一次成优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高华庆
[导读] 摘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房屋屋面的要求也日渐升高。
        山东聊建第八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房屋屋面的要求也日渐升高。在房建工程施工过程中,不仅要保证屋面保温、隔热、防水等基本使用功能,对在房屋成型设计效果上也越来越引起重视。本文通过工程实例探究,归纳总结,主要就混凝土屋面面层一次成优施工技术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房建工程;混凝土屋面面层;施工技术
        1、前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质量发展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物不仅仅局限于满足功能要求,而是更加追求建筑的视觉观感享受,上人屋面工程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目前,平屋面细石混凝土面层普遍存在起砂、开裂等现象,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及观感效果,因此我集团以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为契机,结合多年的施工经验,经多个工程的试验研究,成功解决了上述问题,总结成本工艺。
        2、工艺特点
        2.1采用随浇随抹的施工工艺,确保屋面混凝土面层一次成型;
        2.2在混凝土面层压入防裂耐碱玻纤网,防止面层裂缝的产生;
        2.3屋面分格缝分上下两次填塞,上层使用中性硅酮耐候胶,表面光洁美观;
        3、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上人、非上人屋面;不适用设有松散材料保温层的屋面以及受较大震动或冲击的和坡度大于15%的建筑屋面。
        4、工艺原理
        采用随浇随抹工艺,通过面层耐碱玻纤网,防止混凝土面层裂缝。提前设置分格缝,并通过分格缝装饰砖条及嵌填中性硅酮耐候胶,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提高了工程的观感质量,确保了一次成优。
        5、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工艺流程
        处理清理基层→设置分格缝并镶贴分格缝装饰砖条→铺设、绑扎钢筋→→浇筑细石混凝土→压入防裂耐碱玻纤网→二次压光→覆盖养护→清理分格缝→分格缝分两次嵌填密封材料→清扫→检查和修补→验收。
        5.2操作要点
        5.2.1处理、清理基层
        基层上的混凝土或砂等浮渣杂物应清理干净。
        5.2.2设置分格缝并镶贴分格缝装饰砖条
        屋面用混凝土保护层,分隔缝间距不宜大于3.0m,分格缝宽度宜10~20mm。保护层与女儿墙、山墙之间应预留宽度30mm的分隔缝,分隔缝上下应贯通。
        设置完分格缝后,在分格缝两侧根据屋面坡度,粘贴分格缝装饰砖条,并在砖条下压入耐碱玻纤网。
        5.2.3铺设、绑扎钢筋
        钢丝网在平面上按常规方法铺设。在立墙转角处亦宜设置钢丝网。钢丝网片在分格缝处应断开,网片应垫砂浆或塑料块,上部保护层厚度应为10-15mm。
        5.2.4浇筑细石混凝土
        屋面面用细石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应大于0.55,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最小用量不应大于330kg;含砂率宜为35%-40%;灰砂比应为1:2。
        混凝土应分板块浇筑,浇筑前先刷素水泥浆一遍,再将混凝土倒在板面上铺平,使其厚度一致,用平板振动器振实,每个分格板块的混凝土必须一次浇筑完成,不得留施工缝。
        5.2.5压入防裂耐碱玻纤网
        在混凝土面层敷设耐碱防裂玻纤网,用以减少混凝土干缩裂缝的产生,用铁辊筒(长74cm,直径25cm,重50kg)十字交叉地复滚压5-6遍,至防裂耐碱玻纤网完全压入混凝土面层内,用木抹抹平压实。
        5.2.6二次压光
        待混凝土初凝前再进行二遍压浆抹光,最后一遍待水泥收干时进行。
        5.2.7覆盖养护。
        混凝土浇筑12-24h后,及时用草袋覆盖浇水养护,不少于14d。
        5.2.8清理分格缝。
        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对分格缝内的杂物、垃圾进行清理。
        5.2.9分格缝分两次嵌填密封材料
        将聚氨酯与细砂充分搅拌均匀,在分格缝内嵌填密实,填塞高度不超过装饰砖面,然后再用中性硅酮耐候胶进行第二次嵌填,嵌填高度应高于装饰砖面1mm。
        5.2.10清扫、检查和修补、验收
        对施工完成的屋面面层进行清扫,检查是否存在起砂、嵌填不实等现象,对屋面进行修补、验收。


        6、材料与设备
        6.1材料
        6.1.1预拌混凝土
        水泥:宜用强度不低于32.5或32.5R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微膨胀水泥,要求新鲜无结块。
        砂:定用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应大于2%。
        石子:应采用级配良好的坚硬碎石或卵石,粒径一般为5-15mm,含泥量不应大于1%。
        6.1.2钢筋
        宜采用Φ4冷拔代碳钢筋,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出厂质量合格证。
        6.1.3外加剂
        常用UEA微膨胀剂、木质素磺酸钙减水剂,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出厂质量合格证。
        6.1.4嵌缝材料
        常用彩色聚氨酯防水涂料+细沙拌合物,其质量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6.1.5中性硅酮耐候胶
        常用中性硅酮耐候胶,其质量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6.2机具设备
        6.2.1机械设备
        小型平板振动器、塔吊等。
        6.2.2主要工具
        铁抹子、木抹子、木刮板、平锹、手推胶轮车、笤帚、水桶、斧子、锤子、铲刀、油刷、油锅、油桶及油壶、铁滚筒等。
        7、质量控制
        7.1依据的质量标准
        7.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2010
        7.1.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
        7.1.3《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12
        7.2质量控制措施
        7.2.1细石混凝土面层所用的原材料及配合比、密封材料的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7.2.2细石混凝土面层分格缝的设置位置和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7.2.3细石混凝土面层的厚度和钢筋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7.2.4细石混凝土面层应表面平整、压实抹光,不得有裂缝、起壳、起砂等缺陷。
        7.2.5细石混凝土面层不得有积水现象
        7.2.6密封材料嵌填必须密实、连续、饱满,粘贴牢固,无气泡、开裂、脱落等缺陷。嵌填的密封材料表面应平滑,缝边应顺直,无凹凸不平现象。
        7.2.7为避免防水层受到损坏,细石混凝土养护初期不得上人,待强度达到1.2Mpa以上,才允许在其上行走。
        7.2.8混凝土从搅拌出料至浇筑完毕的间隔时间不宜超过2h。
        7.2.9混凝土压光应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抹压时不得在表面洒水、加水泥浆或撒干水泥,以防起皮。
        8、安全措施
        8.1严格执行施工现场安全操作规程,施工前要对操作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安全检查。
        8.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带好安全帽,严禁酒后作业。
        8.3浇筑屋面细石混凝土的走道应搭设牢固,铺板不得出现探头板。
        8.4屋面四周应设防护栏杆,挂安全网,以防高空坠落。
        8.5油膏嵌缝操作人员应穿工作服,戴防护口罩、帆布手套等劳动保护用品。
        8.6雨天、雪天及刮五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施工。
        9、环保措施
        9.1 遵守国家和地方环卫管理规定。
        9.2  嵌缝密封材料由专人负责,做到随用随调,预防环境污染。
        9.3   边角料及废渣及时清理归堆,统一处理。
        10、结束语
        一般施工分格缝是预埋木条,然后在混凝土终凝前将木条取出,形成分格缝,使用该施工方法施工,分格缝预埋木条易产生位移,造成混凝土分格不方正。本工艺提前设置屋面分格缝,避免了该问题的产生,一次成优。同时,屋面混凝土面层空鼓、裂缝问题比较普遍,本工艺采用随浇随抹工艺,在面层压入防裂耐碱玻纤网,有效避免了面层空鼓、裂缝的产生,保证了工程屋面质量和观感效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