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工集团第三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柳州 545000
摘要:对于工程施工质量的保障而言,高支模的技术在土木建筑施工中是比较关键的技术,同时利用该项技术进行施工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施工效率缩作业周期。不过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需要对高支模技术严格把关,避免非理性化使用,不然就会因为该项技术的不成熟而暴露出一系列的施工质量的问题,所以合理的运用该技术于建筑施工作业中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技术分析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水平的加快,建设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性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而先进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工程建设中被广泛应用,高支模施工主要应用于支模高度为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2及以上的建筑物。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采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可以确保建设项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这直接影响着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和安全。因此,加强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1.1施工前期准备
由于高支模施工的难度和复杂性,施工单位需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以确保高支模施工的顺利、有效开展。例如在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必须仔细选择材料并设计施工计划。在选择材料时,要根据相应的施工条件、施工要求和施工环境选择合适的材料。常用材料包括木材、钢材和混凝土,而无论选择哪种材料,都要确保材料规格和标准符合国家规定和建筑要求。为了确保材料的质量,必须在施工前检查和测试材料,以防止不合格的材料在施工中使用。
1.2材料选择
常用高支模分为胶合板、钢模板、铝合金模板等类型,不同类型模板的采购价格、承载性能、自重量存在明显差异。技术人员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类型的模板。以胶合板为例,由竹片、木单板等材料复合制成,具有表面光滑、耐磨性强、耐久可靠、板缝少的优势,使用胶合模板时,可以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满足清水混凝土施工要求。同时,还需明确材料的性能指标与规格,如门字架、对拉螺栓、木方、钢管等材料的规格尺寸。
1.3高支模安装
在高支模安装环节,需提前开展施工测量作业。测量人员对梁线位置、水平控制线、框架核心线等位置进行标记,将位置偏差值控制在允许范围。同时,在模板安装过程中,定期对模板位置、垂直度进行测量校正;施工人员参照设计图纸、按特定顺序对高支模、支撑结构进行安装,禁止私自篡改支模顺序;对模板安装质量进行检查,如模板结构稳固性、与支撑架连接情况;对模板拼缝进行处理,填充海绵胶条等密封材料;清除模板表面、内壁附着灰尘与积水,在表面均匀涂刷脱模剂。此外,在安装不同部位高支模板时,施工技术人员需要掌握相应的操作要点,具体如下:在安装柱模板时,重点对对角线、柱箍安装情况、模板垂直度、长度差等参数进行测量校正。配置18mm厚胶合模板即可满足柱模板施工需求。要求所支设高支模板与建筑柱体构件二者规格尺寸相同,在梁柱构件接头区域中对高支模板采取开槽处理措施,对梁柱模板接口处进行密实处理。在安装梁模板时,严格遵循特定施工顺序,依次开展支撑架搭设、柱头高支模板安装、铺设底部板材、拉线找平、封侧模板等作业。
1.4混凝土施工
在混凝土施工环节,提前开展试浇筑作业,根据施工情况对混凝土浇筑速度、浇筑高度等参数进行调整,避免高支模板承受过大荷载出现变形倾斜问题或是预埋件移位。同时,开展施工监测作业,重点对模板结构情况、位移量、垂直度等参数进行监测。
当出现异常问题后,停止混凝土浇筑,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将高支模板中心区域作为混凝土浇筑起始点,逐渐向四周进行延伸浇筑;尽可能一次性完成混凝土浇筑作业,避免形成施工缝;做好混凝土振捣工作,控制振捣棒与预埋件及高支模板内壁的安全间隔距离,如若振捣棒插入深度过大或是振捣力度过大,有可能出现模板变形、预埋件移位等施工问题;在混凝土表面无气泡冒出后,再结束振捣作业,确保不会出现混凝土麻面、内部孔隙问题。
1.5高支模拆除
拆除高支模是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重点,须遵循具体要求开展,须结合高支模跨度差异选择相对应的拆除形式。若跨度超出8m,要求混凝土强度为95%时可将模板拆除;若跨度低于8m,混凝土强度在75%时可拆除。拆除期间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振捣期间需在完成混凝土施工8d后,工作人员应检验高支模混凝土的强度,若强度达标即可开展后续操作,若不达标应过段时间再次检验强度[6]。第二,拆除高支模时,应根据浇筑与拆除顺序开展,应根据基层不同采取分层拆除的方式。次梁与侧梁模板是最先拆除的部位,随后是主模板。第三,在实际拆除期间,为减小拆除的难度,应构建专门施工平台,在拆除作业后结合模板类型分类别地放置,为后期继续使用提供方便,应检修模板的质量。
2、在土建工程中使用高支模技术的策略
2.1安装前加强准备工作
高支模安装工作的开展要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所以在具体施工作业前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安装步骤的培训,以确保在展开作业时能够按照既定的安装规则进行操作,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危险事故。所以在施工前需要尽量降低施工的风险。同时为了加强施工安全的警惕性还要在现场容易出现事故的位置放置好相应的警示牌。为了使高支模技术能够在土建工程中被充分的利用起来,在具体展开作业前需要对具体的建筑耗材进行质量检查,并对建筑物的实际高度有详细的了解,做好施工前的一切准备工作。而展开准备工作时需要对高支模的工艺工序流程进行明确的制定。
2.2对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专业培训的加强
在对高支模技术的使用中,相关的施工从业者需要对该技术有熟悉的了解并具备有关该技术的一切动手能力。这样的情况下,施工人员要具备一定的施工素质,因此对从业者进行专业的技术性培训是必不可少的,需要不断提高技术员自身的施工能力,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同时相关的技术员还需要与施工人员在施工和技术两个层面实现同步,以免施工作业的结果与技术设计存在较大的偏差,只有这样可以令高支模技术的实际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体现出该技术的极高价值。
2.3高支模技术施工质量措施的提高
为了令高支模施工的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需要所有的施工人员对施工的现场展开全方位的安全系数的排查,以确保施工质量。同时需要结合所调查出的实际情况对施工的技术方案进行正确的制定,使其能够符合施工现场的作业要求。而监管部门需要在工程结束后的第一时间对该工程进行施工技术及工程质量两个方面的严格审查,而在各项审查皆符合要求后就能够展开后续的施工作业。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发展相对较快,许多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我国建筑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有效利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对提高建筑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虽然该技术可以提高项目的总体水平,但是它相对复杂,因此需要积极实施各种施工技术和标准,以加强对每个施工环节的管理和控制,从而进一步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蔡国端.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工业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20(12).
[2]黄鹏,刘俊,仲启涛.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研究[J].河南建材,2020(3).
[3]叶娟娟.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