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现场施工管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廖文龙
[导读] 摘要:想要顺利推进房屋建筑工程建设工作,需控制好施工现场管理及施工技术,同时注重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能只一味地追求进度而忽视质量,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同时严重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
        身份证号码:44120219900408XXXX
        摘要:想要顺利推进房屋建筑工程建设工作,需控制好施工现场管理及施工技术,同时注重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能只一味地追求进度而忽视质量,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同时严重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
        关键词:施工技术;要点;现场管理
        一、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1.桩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1 桩位测放
        在桩基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一定的误差,这是因为施工设备的微小晃动或施工人员的些许偏差都有可能导致桩位发生位移。因此,为了避免误差对实际施工造成不利的影响,需要对桩位进行测放。除此之外,施工人员需要使用四个钢筋进行定位,从而使得十字线的中点与钢筋重合,以此确保桩基位置的精确度。
        1.2 钢护筒安放
        首先对桩基周围进行挖掘和清理,然后在合理的位置安放钢护筒。为了保证钢护筒对桩基位置起到支撑作用,施工人员在选用钢护筒时需要选择较厚的钢板,这样能够有效防止钢护筒发生变形。不仅如此,当施工人员将钢护筒安放在合适的位置后,应对其位置进行校验,一旦位置出现偏差则及时进行调整。
        1.3 桩位及桩径校验
        施工人员可以使用先进的仪器对桩位进行校验,较为常用的测量方式有两种,即GPS测量和全站仪测量。经过调查发现,施工人员使用GPS测量的方式对桩位进行校验时,如果距离偏差指向钢护筒中心且与钢护筒直径相等,则桩位放置无误;如果施工人员使用全站仪测量的方式对桩位进行校验,那么可以直接通过仪器来读取偏差。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主要使用钢尺对桩径进行校验。
        1.4 混凝土浇筑
        当施工人员将钢筋笼安装固定好后,需要对孔底沉渣的厚度进行二次检查。在这个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不符合要求的钻孔进行再次清理,并在清孔结束后立刻进行混凝土的灌注工作。混凝土灌注操作前,为了保证最终混凝土的质量,施工人员需要对坍落度进行检测,以保证桩体质量。另外,如果施工人员没能在初凝时间内完成相应的灌注工作,则需要加入缓凝剂。值得注意的是,施工人员在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应连续进行,还要随时测量混凝土的液面高度。
        2.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2.1钢筋工程施工
        选择钢筋时应重点关注钢筋的尺寸规格、结构方式,注意钢筋保存、标识等相关工作,避免钢筋在应用时出现错用的情况。在连接钢筋时,应对不同位置钢筋的差异加以关注,钢筋规格的选择要灵活,可运用搭接或冷压连接的方式,水平受力时可选择冷压连接。绑扎钢筋时需重点关注钢筋的长度,避免出现捆绑过密或过疏的情况。绑扎操作完成后,还要对绑扎的情况进行观察,为后续的施工提供保障。
        2.2混凝土工程施工
        采用预制混凝土方式必须确保混凝土状态、配比,以确保混凝土凝结之后可达到稳定状态。预制混凝土可经一次性浇筑即投入使用,建筑过程中应用振动器,合理选择振动频率,这样在大规模混凝土浇筑中才能提升建筑速度,避免出现混凝土位移的现象。施工过程中不能有长时间间断出现,间断发生时混凝土的材质可能会出现改变。
        2.3模板工程施工
        首先模板安装需进行放样操作,这一环节需确保构件的尺寸、规格与设计要求相符;其次,拼接环节需确保模板的严密性与平整性,这一步骤可为后续混凝土浇筑质量奠定基础;再次,在顶板模板支设的步骤,应注意合理运用碗扣式脚手架支撑体系,确保尺寸线条、平整度均与相关工艺要求相符。

除此之外,还要有效把控模板支撑系统的稳定度与强度,及时拆除不需要的构件并堆放在指定位置。
        2.4砌体工程施工
        在开始施工之前,需按照砖墙位置将墙(垛)身轴线、边线弹出来,在开始砌筑时,要先摆砖,然后排出灰缝的宽度。砖墙的转角位置要在同一时间砌起,注意不能留有槎,沿着砖墙(垛)高度,每50cm即需设置通长水平拉结筋,注意这里钢筋要锚入混凝土墙内,实现其与墙体钢筋的焊接,其内部非承重隔墙采用陶粒砌块隔墙,在装修工程开始时同时进行二次砌筑,在其门洞口位置设置钢筋混凝土现浇带。
        二、现场施工管理分析
        1.强化对现场施工材料质量管理
        现代建筑功能性越来越强,环保要求越来越高,而且涉及到的施工材料种类较为多样化,为了能够全面保障施工材料的质量性能,满足整体设计要求,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施工材料采购环节的重视,确保能够事先掌握供应商的发展情况,从而选择性购买施工材料,并根据各个型号及出厂证明签订相关质量保证协议,必须要对材料进行全面的复核检验,检验合格才能允许其进入到施工现场,避免受材料的影响而导致施工质量受到限制。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还应该加强对材料储存及保管工作的重视,严格按照其种类及型号以及规格进行保管,这样能够保证材料在运用的过程中处于最佳状态,并做好相对较为全面的防尘防火措施,保证材料的整体质量性能。除此之外,施工单位在实际运用材料的过程中还应该记录各个部门材料的领取情况,并通过随机抽查方式来对材料进行复核检查,保证材料的质量,为施工项目的管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对施工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
        成本投入高低会直接影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能否得以顺利实现,因此需要施工单位在制订设计规划及成本投入预算后,科学合理地管理成本投入,以尽量避免出现前期成本投入多且施工进度快、后期成本投入不足而影响施工进度的现象。为此,施工单位须在各个施工节点,将房屋建筑工程的成本投入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通过做好现金流量表的方式,明确每笔资金的详细去向。同时,为了有效防止项目施工中因出现突发状况而影响工程进度的情况,施工单位还要准备一定的应急成本投入,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施工进度的顺利完成。
        3.严格落实奖惩制度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通过奖励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于按质按量完成工程的人员给予相应奖励,反之,则要对责任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罚。此外,对于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及时进行总结,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集思广益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此实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水平提升。
        4.加强现场临时用电人员管理
        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中施工人员非常关键,直接关系到用电的安全性。对于施工人员来说,在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等方面整体水平比较低,会对安全管理和措施落实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管理中一定要重视施工人员,严格要求。首先,要满足持证上岗,施工人员正式工作之前要参加相应的培训,只有通过考评的才可以进入现场。对于电工人员,必须确认施工人员取得电气专业方面的证书,否则需要进行调岗。另外,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工作时要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而且在接电操作时要穿戴好绝缘护具,使用具有绝缘作用的工具。此外,还要定期组织培训教育,让施工人员全面了解安全用电方面的知识,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专业能力,不断提高施工团队的整体素质,确保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操作,降低临时用电风险。
        三、结语
        通过现场施工管理,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优化措施,让施工质量和安全有更大的保障。现场管理的有效性,也是施工动态成本控制的关键,是保障企业利益的重要手段,必须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耿磊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建材与装饰,2020(01)
        【2】赖伟民.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关键点和质量控制[J].建设科技,20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