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机电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应用 马欣建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马欣建
[导读] 摘要:在传统的机电施工过程中,因其涉及专业多,管线密集,CAD综合图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天津滨海新区大港鑫达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在传统的机电施工过程中,因其涉及专业多,管线密集,CAD综合图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CAD综合图是建立在二维图纸的基础上,只能体现出平面图及剖面图,绘制过程也比较复杂,也容易出现错误。随着BIM技术的出现,因其独特的三维视图功能,完美的解决了这一弊端,因此BIM综合图也在逐渐取代CAD综合图,成为机电施工过程中的新贵。随着科技的进步,BIM应用的功能逐渐增多,其拓展应用也更加方便、快捷的解决了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关键词:BIM技术;机电工程;施工管理
        引言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机电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使得机电工程越来越复杂。一般的强弱电、消防系统、电梯设备都属于机电工程范畴,这些机电设备都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的正常使用功能。在机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质量受影响的因素角度,再加上一些大型的建筑工程项目机电专业较多,机电设备和线路较为复杂,涉及的机电施工技术也比较先进,这就增加了机电工程的施工管理难度。在这种形势下,为了保证机电工程施工质量,一定要合理应用BIM技术进行建模优化施工,进行统一协调的施工管理。通过BIM技术的模拟演示过程来展现机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复杂环节,并让施工管理人员进一步熟悉施工过程,合理的对机电设备和线路进行优化,这样可以便于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机电工程施工技术水平。
        1BIM技术的优点
        1.1可视化
        在机电工程施工中,传统的施工图纸是各个专业都是分开的图纸,并且图纸都是二维的,只能通过断面图来反映管线和设备的位置。而BIM技术可以直接输入图纸中的信息和参数进行三维建模,可以将机电工程中的各个专业施工内容放到一起,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这种三维的模型可以很直观地将工程内容展现到人们面前,并且它可以进行多方向查看和旋转操作,这样可以准确的确定好管线和设备的三维位置,通过三维模型的观察也能发现设计方案中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这种可视化的优点显著提升了工程人员识图的效率,便于后续机电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2可操作性与还原性
        在应用BIM技术按照施工图纸对机电工程建模完成以后,如果在质量碰撞检查的过程中发现机电专业的设计方案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可以直接应用BIM技术三维模型进行位置调整和方案优化,提升了设计变更的效率。并且BIM技术具有可操作性和还原性,对于施工中的设计变更可以随时输入信息加入模型中,实时更新设计方案,这样便于指导施工。
        2BIM技术在机电工程中的应用
        2.1深化设计
        在设备机房BIM综合图纸绘制过程中,通过设备的选型,根据设备相关参数进行设备绘制,可将复杂机房内设备及机电管线进行综合排布,将BIM图纸精确到阀门、压力表等微小部件。设备机房施工时以BIM图纸为参考进行施工,生产加工管件更为精准,施工后的机房也更加美观。经过BIM技术综合排布,可以确定设备机房内设备基础的位置及大小,同时也可以根据机电管线的位置及墙体的碰撞,生成墙体的机电管线预留洞图,结合土建图纸进行深化设计,将准确的设备基础图纸及预留洞图纸反映到土建的图纸中,准确的进行设备基础浇筑及机电管线洞口预留。结合BIM图纸的三维图纸和剖面图,进行综合支架设计,将各专业之间杂乱无章的支架整体设计成综合支架,在节约空间的同时也节约钢材。结合BIM图纸的三维图纸和剖面图,准确确定机电管线最低标高,进而确定吊顶标高,用于精装单位施工图纸设计参考。在BIM图纸绘制过程中,会发现原设计图纸缺陷以及错误之处,可提前联系设计院进行优化调整,提前发现问题,提前解决,合理优化施工方案及施工流程。


        2.2可视化交底
        为了更加保质、保量地完成工程施工,对施工管理人员而言,技术交底是工程施工前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内容,由相关专业的管理人员对即将施工的部位进行针对性、专业性的施工交底。然而目前的工程项目中,很多传统的技术交底,如PPT交底、纸质版交底,大多是形式主义,使用千篇一律的文字、陈旧的图片,枯燥乏味,达不到技术交底所需要的效果。为了改变这一情况,BIM可视化交底技术应运而生。BIM可视化交底可以在项目全生命周期进行各项、各专业的交底,可以模拟整个施工过程,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交底。相比传统的技术交底模式,可视化交底可以更清晰地指导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施工,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机具、设备,更高效地让施工人员了解施工步骤、注意事项及施工重难点,这是传统模式下技术交底所不具备的。
        2.3优化设计方案
        对于机电工程项目而言,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可以保证现场施工的顺利开展,对线路路由的合理布设,对机电设备型号的合理选择,都可以显著提升机电工程施工质量。所以在前期设计阶段,要应用BIM技术进行方案设计和方案优化。在设计机电工程方案时,就要将工程信息导入到BIM软件平台中,然后应用BIM技术的质量碰撞功能进行方案优化检查,及时发现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它可以发现机电专业工程与主体工程之间的矛盾问题,还能发现各个机电专业之间的设计问题。例如通过BIM技术的三维模型可以发现弱电线路施工位置与主体结构预埋件的冲突问题,这样可以及时对方案进行优化,避免后期施工过程中的返工,提升了机电工程的施工质量。
        2.4预算工程量统计
        机电安装专业具有多元化特征,各专业包含的材料配件数不胜数,比如桥架、管道及管道所需的大量配件,各专业所需用的设备等,传统计算方法总是会有偏差、遗漏,无法进行非常精确的计算及材料计划的报备。然而,使用BIM技术,利用BIM模型创建各专业工程之后,专业内含有的材料配件等均可直接提取并导出,进行精确的算量统计、核实,从而促进了材料管理的精细化。因此,对于现场管理人员而言,预算工程量统计减少了各类数据的工程量计算,同时让管理人员对现场变更及施工成本更加敏感,能够对分包进行实时监督,及时评估、把控成本。
        2.5基于BIM模型的施工管理协同平台
        随着科技的发展,BIM技术的应用已经实现5D功能,即在3D的基础上,增加时间和成本两个维度,进而达到对施工管理三要素中“进度、成本”的直接控制,而对于“质量”方面,目前多数的协同平台都已经不同程度地进行加载,但是,其质量、安全的管理无法与人工直接管理相比,尤其是现场过程的管理,还具有较大的差距。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广联达BIM5D协同平台,通过导入施工模型、进度计划、合同信息、材料信息,以及相关的人员、技术资料等,再上传现场的质量、安全等检查资料,可以实现施工过程全方位资料的收集,后利用软件分析,完成对施工进度、成本、资源、质量、安全的全方位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管理目标。
        结束语
        目前,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相关专业潜力巨大,发展也日新月异,国家正积极推进相关技术的研究,而BIM技术也可以考虑使用这些最先进的技术,加强行业竞争力。例如,可以融合人工智能专业,研究智能建造技术,以BIM平台为基础,实现自动化的加工生产。还可以融合大数据专业,研究产业大数据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立通用的协议、规则,实现信息的共享,再通过大数据的处理分析,完成对行业实时的判断与建议,保持BIM技术的先进性。
        参考文献:
        [1]马浩轩.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浅谈[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月下):11.
        [2]李晓军,田吟雪,陈树汪,等.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隧道工程中应用现状与分析[J].隧道建设(中英文),2020(7):953-963.
        [3]孙金晖,孙兴昌.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9(6):6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