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退役军人档案管理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王卓
[导读] 摘要:军队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强大力量,在保家卫国、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庆市让胡路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000
        摘要:军队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强大力量,在保家卫国、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我国政府极为关注退役军人的安置工作,为其退役后的生活提供一定的保障。在此过程中,退役军人档案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工作有极大的作用。在当前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的形势下,推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整合档案信息资源,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开发和挖掘退役军人人才,同时也是实现精准服务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退役军人;信息化;建设
        1退役军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1.1有利于推动退役军人档案管理科学化
        随着信息领域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已经在政府办公、信息交换等方面逐渐成为了主要方式。对于退役军人档案管理工作来说,利用信息网络技术进行管理,是适应政府信息化建设要求、推动档案管理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要条件。尤其是基层退役军人类型多、数量大、分布广,档案资料非常庞大,如何管理好、运用好,传统的管理手段已经难以适应工作的需要。因此,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加强对退役军人的服务管理,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全方位的数据信息,就成为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1.2有利于提高退役军人服务效率和水平
        传统的退役军人档案管理是对纸质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筛选、归档,需较大的档案室存放,并且查询借阅需要从目录中查询,再到库房中查找,费时费力。而档案信息化主要借助光盘、硬盘等存储媒介,体积小,容量大,仅需消磁柜等专用设备存放即可,在查询时进行关键词搜索,可方便快捷地找出相应的人员资料和政策文件,从而大大减轻档案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通过调查统计以及分析研究统计资料,可以反映退役军人在数量、类型、诉求等方面的情况,为各级党委政府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等提供可靠依据。
        1.3有助于提升退役军人档案管理的安全性
        利用大数据技术,可实现地方档案部门与军队档案管理系统的有效衔接,除了纸质档案邮寄之外,还可以通过电子档案传输,地方在接到退役军人档案时,可以将电子档案存储在地方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之中,实现退役军人档案管理“双保险”,同时有助于提升退役军人档案管理的安全性。
        2退役军人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
        (1)退役军人数据混乱,政策落实面临困境。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的重点对象是退役军人,但实际上对退役军人的总数、年龄层次、军种技能、立功受奖、服役信息、学历层次、就业情况、家属情况等信息数据,掌握的还不够深入、不完善,也存在数据出口多、无法统一汇集的问题,影响了各项退役军人政策的落实,甚至间接影响了社会稳定。(2)保管条件落后,储存环境堪忧多数退役军人事务局还未建立符合档案保存条件的库房,档案储存条件达不到防高温、防潮湿、防盗、防火、防霉菌、防光、防尘、防虫等“八防”要求,不利于库房内纸质档案实体安全及长期保存,不利于延长档案寿命。(3)专业人员缺乏,难以适应档案管理需要。退役军人事务局的人员主要来自于原民政、人社部门,以前大多是从事具体业务工作,基本没有专门档案工作人员或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现有工作人员普遍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档案知识培训,缺乏相应的档案管理业务知识和能力,做好退役军人档案工作也就力不从心。此外,现有人员年龄结构普遍偏大,计算机技能和网络信息技术水平较低,档案信息化应用的能力不强、操作不熟练,难以适应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需要。
        3退役军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
        3.1完善管理制度,提高规范管理水平。
        当前退役军人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是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不高、信息化推进不力的重要原因。

退役军人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要求,认真研究制定出一套适合退役军人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特别是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制度,从调查、搜集、录入、整理、归档、查询、借用等各个环节,统一标准、规范管理、落实人员、明确责任,使退役军人档案的管理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切实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3.2从长远发展上着眼,科学规范档案管理
        退役军人档案信息资料越详实、越具体,对于研究退役军人政策措施和开展服务管理越有价值。有些信息虽然目前可能用不到,但从长远发展看,从不断提高服务管理的针对性和精准度看,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在退役军人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上,一定不能只局限于基本信息,应扩展到其家庭、就业、社会关系、爱好特长、工作业绩、个人诉求等,为将来提供政策落实服务、个性化服务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
        3.3智能化库房管理
        退役军人档案属于人事档案的一个细分种类,所以,在档案库房智能化建设方面,可以参照人事档案库房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求进行,从存档装具(档案智能回转柜)、到库房的“八防”,都应规范建设。如有必要,可通过RFID无线射频技术,对档案实体进行实时定位,精准盘库、调卷便捷、易于维护等层面,对档案实体进行管理。库房内配备恒温恒湿设备,实时掌握库房温度、湿度、漏水、火警等情况,及时进行预警;从库房安全层面,配置远红外人体探测、防盗门窗、门禁管理系统、防爆专用灯等,加强库房安全;做到24小时无死角视频监控,可三个月备查视频监控数据,做到库房内异常抓拍、实时存储。档案库房配备新风系统,可有效快速杀灭各种病毒、细菌,同时低浓度的活氧对空气具有净化作用。有条件的,应实现温湿度自动调控、自动防盗报警、自动防火报警。档案库房多媒体触摸屏查询系统,可用于库房温湿度、设备运行状态等情况的查询。
        3.4加强软硬件设备投入
        应根据退役军人档案信息安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推进退役军人档案信息化的设施设备都应实现国产化。经过多年发展,国产软件产品和硬件设备具有一定技术后发优势、产品自主安全可控优势和成本优势。退役军人档案管理信息化所需软硬件设备包括客户端计算机、服务器、数据库、防火墙、病毒木马库、档案管理软件系统、网络设备、数据备份设备、数据存储设备以及机房动力环境监测设备等,都应符合安全要求。
        3.5数据利用便捷化
        退役军人档案要应用于退役军人服务中,需要开发多种档案数据利用工具,提供多种档案数据利用手段,按照数据公开要求公开一批档案数据,按照档案查询要求及时向退役军人提供档案数据信息。应在提高查全率、查准率上多下功夫,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手段提供公开数据查询,通过触摸屏查询机按照身份证提供个人信息查询。通过这些措施和手段,使退役军人能够及时快速掌握政策,使档案数据能够为退役军人维护权益做依据,提升政府服务形象。
        3.6加大档案管理人才队伍
        应加大对退役军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使其能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要求和操作规范进行档案管理。应重视档案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定期组织集中培训,进一步提升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工作能力和水平。还应专门组织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大数据技能培训,进一步丰富档案管理人员的大数据知识,提升大数据技术应用能力。
        4结语
        大数据时代退役军人档案管理也应该主动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将退役军人档案管理与大数据技术紧密融合,创新退役军人档案管理模式。同时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应结合退役军人档案实际需要,对于退役军人档案服务模式、服务方法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信息时代背景下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新探[J].李立立.办公室业务.2020(23)
        [2]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工作如何与时俱进[J].徐龙.经济师.202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