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章丘区垛庄水库管理处 山东济南 250218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在水利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方面,也是保障整个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混凝土的防渗性能以及承载能力的要求比较高,施工企业和施工人员应注意提升水利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确保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基于此,文章针对目前正在使用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和分析,提出了有利于提升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措施,以期能够为施工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有效保障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钢筋;施工技术;水利工程
引言
目前我国房屋水利工程主要是利用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多的优势,可以提高整体房屋水利工程工程的强度和抗压能力等。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明确技术要点,明确钢筋混凝土结构优势,深入探究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提升房屋水利工程整体施工水平。
1组合框架柱的构成
预制芯柱在预制厂内制作完成,预制芯柱两端预埋钢板,预制芯柱梁柱节点处预埋钢板。在芯梁面筋位置预埋钢筋并设置套筒(套筒安装时与预制芯柱梁柱节点处预埋钢板面平齐;安装后将专用的塑料外丝堵头旋入套筒内,以防芯柱预制时漏浆进入套筒),以便和芯梁面筋连接;预制芯柱间的接头设在弯矩较小处(约1/3层高处),预制芯柱内按设计要求设置钢筋,芯柱内纵筋与预制芯柱端部预埋钢板采用T形焊接。
2水利工程中使用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2.1模板安装
根据钢筋混凝土面板的特性,模板的安装应采用无轨滑模安装方式,还要注意控制方向和滑模宽度,将倾斜角参数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内。在滑模上部铺设混凝土、安放振捣平台,并在滑模尾部按照具体情况建设不同等级的修护平台,同时注意对滑模侧模采取固定措施,以此在设施方面保障钢筋混凝土施工的安全性、稳定性。
2.2钢筋施工技术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钢筋施工属于重要的施工环节,钢筋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稳定性和强度,施工单位需要合理加工和绑扎钢筋。例如在钢筋加工阶段,施工人员要处理钢筋上的锈迹,如果钢筋发生严重的锈蚀问题,施工单位需要更换钢筋。在调直钢筋的阶段,施工单位需要利用卷扬机等设备,利用冷拉方式调直钢筋,保障钢筋的平直度。在钢筋绑扎阶段,施工单位需要结合施工图纸检查钢筋的间距和直径以及型号等,避免引发施工误差。为了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施工单位需要检查钢筋垫块绑扎情况,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钢筋绑扎方式。在钢筋焊接施工中,施工单位在垫板等位置引弧,因此损伤主筋。在钢筋搭接焊阶段,如果工作人员无法利用双面焊方式,可以利用单面焊方式。例如在帮条焊接阶段,施工单位要统一帮条牌号和主筋牌号。控制帮条焊主筋端面间隙在2~5mm范围内,在焊条搭接阶段,施工单位需要预弯处理焊接端的主筋,在同一直线中控制两条钢筋的轴线。在焊接阶段,在形成帮条焊之前,工作人员需要落实引弧处理工作,注意在端头收弧之前将弧坑填满,有效连接主焊缝和定位焊缝。
2.3框架节点
预制主梁端部预埋钢板与预制芯柱节点处预埋钢板采用焊接连接,预制梁梁端埋入外现浇柱中形成一个组合框架节点;芯梁面筋连接位置在跨中1/3范围内,芯梁底筋锚入外现浇柱内。节点处现浇外柱设置钢板箍,钢板箍内部设栓钉,钢板箍与预制梁两侧预埋钢板焊接。
2.4混凝土施工
(1)混凝土浇筑。在浇筑前,应进行混凝土配置实验,根据所需材料的特性,分析得到合理的配比,确定骨料的类型、浇筑温度等。在浇筑期间,采取一定的温度控制措施,避免混凝土骨料分层,造成原材料浪费、生产出的混凝土质量差等问题,保证水利工程所需的材料能不间断供应。
严格控制浇筑混凝土的厚度,避免因调温不适宜而生产出厚度不合适的废料。(2)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振捣是混凝土制作的关键环节。在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的振捣方式为二次振捣或排序振捣,具体选择时通常需要以具体施工需求为依据,也可以同时使用两种方式制作出不同用途的混凝土。
3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控制措施
3.1完善技术管理体系
为了保障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施工单位需要加强管理施工过程,完善技术管理体系,同时需要安排专业管理人员,加强监督和控制施工过程,及时改进存在的问题,顺利实现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目标,保障整体施工效果。在建立技术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合理分配管理人员的职能,为了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需要加强管理,在施工现场配置管理人员,合理划分管理职责,促使管理人员明确自身工作职责,根据工作规范开展施工管理个工作,及时解决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问题,保障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管理人员需要加强收集和管理技术资料,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涉及到较多的工艺技术,工作人员需要全面收集和处理信息数据,有利于落实工艺技术,整合所有的资料为档案,为施工后续提供辅助。在收集和管理资料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加强管理现场施工数据,方便施工单位及时调整施工作业,优化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
3.2注重优化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
采用优质的原材料是保障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但由于搅拌中多种原料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可能导致实际生产出的混凝土强度较弱,因此在正式进行拌和工作之前,相关技术人员应提前试拌,减少水泥的使用量,严格把握水胶比,对骨料采用二级配,并适量掺入粉煤灰。科学的配比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腐蚀能力,加强其水密性,避免内部收缩引发的表面裂缝,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合理性。
3.3钢筋防腐工作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要避免发生钢筋腐蚀问题,施工人员需要在钢筋表面设置环氧涂层,优化钢筋抗腐蚀性。此外需要设置混凝土保护层,也可以保障钢筋防腐效果,整体施工操作也比较简单,方便施工单位利用。
3.4提高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技术水平
钢筋混凝土主要的裂缝类型包括塑性收缩裂缝和沉陷裂缝。这两种裂缝通常面积较大,施工质量问题较严重,是工程中必须注意的情况。对于塑性收缩裂缝,施工人员应从原材料及其配比入手,选择干缩值小的硅酸盐类水泥,严格按配比要求进行配制,在硬化过程中严格控制温度。对于沉陷裂缝,应保证地基的稳定,加强地面稳定性,避免土质松动、摇晃,导致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出现塌陷情况。
结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的预制芯柱接头位置设在弯矩较小处,而避开此节点位置,受力更合理。在梁柱节点处预制梁与预制芯柱焊接连接,芯梁面筋与预制芯柱通过套筒连接,组合梁端部埋入外现浇柱内,再在梁柱节点位置设置钢板箍,实现了框架结构中的“强节点”。
参考文献:
[1]潘铁流,徐健敏.水利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3,19(7):104-105+111.
[2]梁怡弘.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96+167.
[3]卞康,肖明.高压水工隧洞钢筋混凝土衬砌开裂渗漏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29(z2):3647-3654
[4]陈颖,李珂,郭银苹,等.装配式建造技术在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2019,50(12):1433–1437.
[5]宋亦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安装施工塔式起重机的选择[J].建筑技术,2018,49(S1):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