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要点 王细都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王细都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水利河道生态护坡施工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泰顺县水利局  浙江泰顺  3255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水利河道生态护坡施工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人们对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的日渐重视,生态护坡技术日益具有先进性和多样性,各种水利工程项目实施中,工程人员需根据河道现状、自然生态系统情况,来选择最为恰当的生态护坡技术,发挥生态护坡的良好优势。基于此,本文详细探析了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技术的具体应用,对提升水利工程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引言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技术已走上高速发展道路,生态护坡的技术设备和施工工艺都获得了长足进步。但相比国外先进的施工技术来说,我国生态护坡施工工艺仍存在明显不足,所以,我国需在引进国外先进施工技术的基础上,根据现有的河道情况及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对生态护坡技术进行进一步创新,研发出更适合我国生态环境且独具特色的生态护坡施工技术。根据我国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只有坚持采用多样化护坡形式,才能促进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完美统一。
        1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简述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各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开始重视环保生态技术的应用,通过优化行业生产过程,提升行业的绿色环保性,可以促进行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对于一个城市的建设而言,水利工程是造福于民的民生工程,要通过合理规划,提升水利工程功能性,给人们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对于城市和农村建设中存在河道的水利项目,要重视生态河道护坡的应用。河道生态护坡是在满足护坡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用自然的护坡方式来使得河道护坡与周围的环境融于一体,可以起到观赏的作用。当前我国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河道生态护坡技术应用较为广泛,常见的河道护坡类型有植被铺设型护坡、植物固土型护坡、土工材料的生态护坡、网格型生态护坡及土工材料与草皮相结合的生态护坡。对于这些河道护坡的合理应用,需要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结合河道周边的环境进行深入的分析,选择最合适的护坡方案。当前我国的河道护坡设计理念和施工技术还有待提升,在实际的工作中要结合河道护坡的特点合理优化,保证其施工效果,进一步推广生态河道护坡在水利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2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原则
        水利工程项目中,生态护坡要有效发挥其作用,必须立足于区域的环境条件,从思想上重视生态护坡的有效应用,形成良好的生物护坡系统,发挥该系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生态护坡中,植物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因为植物根系可以有效存储水分,进而保持护坡的稳定性,丰富土壤水分,实现对坡体结构的有效加固,植物在坡体中的利用改变了传统的护坡模式,实现了护坡成本的控制,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护坡景观,达到了河道综合治理的目的。生态护坡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尚不成熟,生态护坡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下原则(1)生态护坡技术下要密切关注附近植物的生长态势,考虑河道建设的具体情况,将植物生长与环境作为基本的出发点,在植物与河道环境之间建立紧密的关联,保障植物的选择和利用符合河道现场的现实情况。(2)从护坡实际情况出发,专业人员要重视渠道和堤防建设,通过这些工程建设来提升护坡的生态设计效果,最大程度上控制护坡成本;(3)护坡设计的同时注重对周边环境的美化,发挥护坡的景观功能和生态效益。
        3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3.1植被铺设型生态护坡施工要点
        在生态河道护坡施工中,植被铺设型生态护坡是最常见的护坡类型。这种护坡施工技术主要是在原有的护坡上进行改造,通过特殊处理将植被种植在护坡上。在施工时,要注意护坡的坡度,并且要使用生命力较强的植被。在后期的养护阶段,要加强植被的养护,通过植被与护坡的共同作用,防止水土流失,改善附近的生态环境。


        3.2土工材料生态护坡技术
        土工材料生态护坡技术也是十分有效的生态护坡技术,这一技术应用的过程中,现场作业人员可以利用喷塑金属网和碎石型种植土壤,来优化和改善护坡结构,这一方式下所形成的生态护坡,具有更为良好的抗腐蚀特性,在河道上形成了复合种植基。土工材料生态护坡为河道周边植物创造了相对良好的生长环境,这一生态护坡技术的实用性非常突出,在很多的河道治理工程中都很常用,即使是水流非常大的河道中,这一生态护坡同样适用。河道生态护坡技术下,如果采用的是这一护坡技术,护坡与土工、草皮的更好结合,在河道上形成了土工格护坡和土工网垫护坡。相关材料的加工过程中,要首先保障原材料质量的合格性,将聚丙烯等基础材料与碎石充分结合起来,利用高分子材料结合网垫和种植型土壤,将草籽直接撒布其中,在河道上形成复合型种植基。根据网垫结构的实施流程,在多层网结构上通过热熔焊工艺,实现了不同网点之间的有效连接,构建了网状空间,对基土起到了加固作用。
        3.3植物固土型生态护坡施工要点
        为避免生态环境被破坏,在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须充分发挥植物固土型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的重要作用。该技术的原理便是利用植物根系的庞大力量提升土壤稳定性,减少水土流失的概率。该技术还能改善河道边坡土壤状态,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而在植物固土型生态护坡施工中,植物的选择也至关重要。选择植物时,首先需充分考虑施工当地的具体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并在此基础上合理选择根系较发达的原生植物。其次,还需详细分析不同种类植被是否适合在该区域内种植,根据不同植被的种植生长条件判断不同方案的可行性。此外,还应合理考量种植植物的成本投入,后期维护情况,与附近景观的搭配程度以及整体美观度情况等内容,在保证植物抵抗性的同时增加其多样性,丰富景观效果。最后,在植物固土型生态护坡建设过程中,可在边坡上放置生态箱或生态带,并种植相关植被,促进工程施工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3.4因地制宜,加强多元化生态护坡建设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数量与日俱增,但不同区域的气候及地理条件却千差万别。在此基础上,不同地区在选择河道生态护坡形式时,应结合当地具体的水土流失情况及水文地质条件,综合选择最佳方案。在确定生态护坡形式时,需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在分析当地生态系统实际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当地生态护坡施工结构。同时,施工单位需对施工区域进行全面考察,进一步分析当地水土流失的实际状态,并针对水土流失的可能性制定相关修复办法。最后,还需充分掌握当地土壤情况及植被生长特点,合理选择植被种类,制定科学搭配方案,在保证护坡效果的同时,维护当地植被多样性,加强多元化生态护坡建设,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保证风景园林项目的节能质量达到要求已然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趋势,在传统园林建设方案中融入节能环保技术,建立起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节能型园林景观,推动风景园林领域的稳步前行。
        参考文献:
        [1]郭月荣.分析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13):75+77.
        [2]王国英.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4(12):191.
        [3]赵培海.对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28):4046.
        [4]张文君.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8):2961.
        [5]虞云燕.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运用[J].风景名胜,2020(1):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