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措施研究 戴华莹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戴华莹 孙洪艳
[导读]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
        河北和腾城乡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3000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对合理利用城市空间具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在城市发展中提前规划好生态建设,是城市规划设计的关键所在。文章对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措施进行系统阐述,以完善相应的设计方案,促进现代城市发展。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引言
        根据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要求、实际情况,深入探讨相应的措施,可使规划设计思路更清晰,高效完成具体的设计工作,为生态城市建设效果增强提供科学保障。在细化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内容的过程中,应注重设计措施的合理选择及使用,制定并实施具体的工作计划,使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效果更显著,完善具体的设计方案,为后续作业计划的高效实施提供科学指导,满足生态城市的科学建设及长效发展要求。在此基础上,有利于降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问题发生率,丰富设计过程中的实践经验。
        1生态城市规划的相关简述
        1.1生态城市的基本概述
        生态城市,主要是以居民为基本核心,在充分结合城市建设现状与周边区域风土人情与地理地貌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城市进行区域性的功能分区,保障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针对性。由于人文资源与能源的产异性,使得因地制宜是城市规划过程中的首要原则,由此才能在开展城市建设,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保障城市的特性。
        1.2生态城市规划的根本目标
        和谐,是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主要元素,不管是开展城市的规划建设还是扩建发展,都要遵循和谐有序的发展原则。人与城市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要遵循和谐发展的原则,才能具有和谐的氛围与条件,所以开展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其根本目标是以和谐发展为基本要求,避免经济发展建立在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降低对各项能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由此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与条件,从而保障城市经济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1.3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现状
        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方面,我国已经具有40年左右的实践,所以不管是在生态建设理念方面,还是建设实践方面都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对城市发展特点的融合缺乏完善性,因地制宜原则未能严格落实,未能结合城市现状对国外经验进行按部就班的应用,城市内外区域盲目的过度开发,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较低以及各项资源配置缺乏合理性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对我国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与应用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此外,部分城市受人口迁移和产业迁移的影响使得城市的功能分区无法实现互补目标。为此,城市要重视自身薄弱生态功能与服务设施的改进与完善,避免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所以,开展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与建设势在必行。
        2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可行性策略
        2.1合理规划生态功能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1)对城市生态功能区进行合理规划。可以说,生态功能区划是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基础。生态功能区划必须结合城市生态系统特点和功能进行单元分划,并全面分析城市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决策。当前,在生态功能区划方面,较为常见的方法就是数值聚类法。所谓数值聚类法,就是从整体城市规划建设角度出发,通过对城市工业图、林地图以及规划图的叠加,对生态功能区展开合理分划。(2)对城市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土地规划利用布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为此,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无论是新城区规划设计,还是旧城区规划改造设计,都应秉承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对现有的土地资源实行合理规划和高效利用,如图3所示。此外,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还需客观考量城市环境条件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之间的关系。
        2.2绿色交通规划策略
        绿色交通是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点内容。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长。而机动车数量的快速膨胀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具体体现在如下两方面:第一,交通堵塞。如今,交通堵塞是所有城市都面临的难题。私家车数量逐年递增不仅导致严重的交通堵塞,对人们的出行造成极大的不便,还加重了道路的运载负荷,缩短了路桥工程使用寿命,增加了路桥工程养护成本。第二,环境污染恶化。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不仅会破坏大气层,加大了极端恶劣天气的出现概率,还会对公众身体健康构成威胁。针对此,绿色交通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绿色交通建设的两个主要方向如下:其一,公共交通。鼓励人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一方面降低机动车出行量,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另一方面,减少尾气排放。其二,鼓励绿色交通。绿色交通,即不排放任何废气的交通方式,如步行、自行车、电动车等。绿色交通代替机动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尾气排放量。
        2.3创建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
        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始终秉承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在全面掌控城市基本概况的基础上,贯彻落实各项规划设计策略。与人工建造的生态系统相比,原始生态系统往往具有不可忽视的优势特点。为此,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进程中,要注重对原始生态系统的保护,完善城市的生态功能,为践行可持续发展助力。另外,大力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可再生清洁型能源,控制不再生能源的损耗,减轻生态环境污染。
        2.4合理开发和利用低碳能源
        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开发和利用低碳能源至关重要。只有对低碳能源展开合理规划,才能真正达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目的。要进一步提升能源利用率,必须从能源互补层面入手,且明令禁止使用低热量、高能耗、重污染的燃料。在城市电网规划过程中,要注重增大太阳能利用率,加大能源站建设投入力度,优化城市电网结构,推动电力事业的良好发展。再者,积极探索和利用各类电力输送手段,最大限度地减轻电力能源损耗。与此同时,通过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手段,维持电力供应与供电需求之间的平衡。需要格外强调的是,应将低碳能源纳入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体系,以期控制能源损耗,减轻环境污染。
        2.5加强湿地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湿地是由水土、水生生物、水生植物以及微生物等构成的生态系统。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进程中,需充分发挥湿地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借助湿地保护,为水生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调节局部气候环境,降低旱涝灾害的发生概率,进而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惬意的生活环境。另外,为防止发生生态服务功能退化问题,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品质,加快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有必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措施,加强对湿地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各城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问题,这也使得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呈现出长期性、持续性和复杂性特征。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优化土地资源分配,加大空间利用率,进而有效控制能源损耗,加快绿色环保型城市的前行。
        参考文献:
        [1]李隆辉.关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思考[J].建设科技,2020(20):109-110.
        [2]庄皓然.试析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J].现代园艺,2020(20):65-66.
        [3]陈柯帆.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17):199-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