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成为了一项重点内容。公路交通发展的速度印证着我国各城市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的速度,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一条条的土路变成了高速公路,公路的交通发展为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被广泛推广运用,基于此本文将对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流程与控制要点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施工要点
现如今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公路的建设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满足人们的需求,在公路施工方面研发了多项施工技术。眼下最为常见且被大力推广的公路施工技术当属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沥青混凝土材料是公路施工中最常见的材料,其具有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应用效果,而且施工工期较短、后期维护便利,因此科学合理的运用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公路的建设发展。
一、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的优势
当下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是公路建设中最为常见的一项技术,沥青混凝土材料具有较强的弹性和可塑性,以及较强的耐磨性,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能够产生更大的附着力,尤其遇到雨雪天气导致路面湿滑,但车辆行驶在沥青路面上时不容易打滑;其次沥青路面清理起来非常方便,后期维护成本也较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舒适性较好,相比于其他材料的路面,能够减轻噪音,不会轻易对车辆的轮胎造成磨损。而且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的步骤较为简单,不但能够缩短工期,还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使用沥青混凝土材料的路面相对平整,对于驾驶人员来说无疑具有较高的舒适度,沥青混凝土材料凭借诸多优势成为了当下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项公路施工技术。
二、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的影响因素分析
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大类。人为因素包括施工人员、施工材料、设备等方面;自然因素包括天气环境和地质条件等方面。从人为因素层面来讲,如果在施工时施工人员的操作不规范,或材料设备的质量出现问题,则会严重影响施工进程,产生施工风险,不利于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的应用;此外从自然因素层面来讲,天气条件是影响施工的主要原因,尽量避开雨雪、暴雨等恶劣天气,除此之外地质条件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如果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不佳,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否则会严重影响施工效果,因此针对以上影响因素要加强考虑分析,确保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能够在工程施工中充分发挥出其作用,保障整体施工质量。
三、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一)施工准备:做好施工前期准备是施工的首要基础,首先应对施工路面进行清理,保持路基的平整度,对所使用的材料、设备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质量达标方可进入现场,此外如果地质条件不佳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路基进行处理,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能够顺利开展,再次要进行材料的配比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配比标准,通过反复试验进行对比,直至达到设计标准。对将要施工的路面进行试验段检测,确定摊铺速度、碾压温度以及摊铺系数。选择良好的天气条件开展施工。
(二)沥青混凝土材料拌合技术:准备工作做好以后,开始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首先通过具有密封性能的除尘设备对混合料进行拌合,在混合料拌合过程中要控制好沥青的加热温度、集料的加热温度以及混合料出厂的温度。
一般情况下沥青的加热温度规定要控制在150-170摄氏度之间;集料的加热温度要控制在160-180摄氏度之间;混合料的出厂温度控制在150摄氏度左右[1]。严格控制好温度,才能确保沥青混合料的拌合均匀,防止出现结块的现象。
(三)沥青混凝土材料运输技术:首先要根据混合料的拌合产量以及运输的距离合理安排运输车的数量。在运输过程中要控制好运输温度,一般情况下要控制在130摄氏度左右,并保持车厢内清洁,在车厢内壁涂抹防粘剂,防止混合料与车厢内壁粘结,与此同时要利用篷布覆盖住沥青混凝土,防止运输途中与外界产生污染,此外运输车辆的行驶速度保持均匀,避免混合料出现离析的现象[2]。送至到现场后相关人员要对混合料进行温度检测,如果温度不达标不允许进入现场使用。
(四)沥青混凝土材料摊铺技术:待混合料运至到现场经检验合格后开始摊铺,根据施工路面的实际宽度选择摊铺机械数量,然后在路面喷洒一层乳化沥青,采用走线法对路面的底、中面层进行摊铺,路面的表面层采用平衡量法进行摊铺,摊铺速度要保持均匀,中途不得停止运行,摊铺的温度要控制在120摄氏度左右,在摊铺时要做好随时检查,如果发现边角缺料的情况要及时补料,若存在摊铺机无法进行作业的区域,经监理同意后采取人工摊铺的方式进行施工。
(五)沥青混凝土材料碾压技术:待摊铺完成后要开展碾压施工,碾压过程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在三个阶段中要控制好碾压的温度和速度,防止碾压过度对路面造成损坏,压路机在碾压成型前不允许中途停止碾压或掉头、转向等,在压路机的钢轮上涂抹一层防粘结剂,避免混合料粘轮。
(六)沥青混凝土材料接缝技术:待以上步骤全部完成后开展接缝施工,在接缝过程中要保证平顺紧密,避免出现缝隙,上下两层的纵缝应错开15公分,相邻的横缝要错开1米以上,最后利用长直尺进行检查,保障接缝的平整度达标。此外在接缝的过程中可通过喷灯烘烤混合料,以达到完全粘结的目的。
四、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
除施工技术应用外,做好施工质量控制也是尤为重要的,首先要加强完善施工技术的管理体系,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确保在施工的各个环节都能达到标准,做好监督管理工作,避免施工质量出现问题,减少施工成本。此外针对施工人员、材料、设备等方面要加强管理,以施工材料为例,比如不同规格的材料要进行分开存储,防止混淆[3]。最后在施工完成后要开展验收工作,确保施工各个环节的技术都能够达到标准要求,充分发挥出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的有效性。
结束语
现如今公路建设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如何确保公路施工质量成为了公路建设相关人员应考虑的重点问题。本文对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势和影响因素作了浅显的论述,针对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概括了整个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通过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大大提升了公路建设质量,促进了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峰.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9,9(03):241-242
[2] 乔俊秀.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1):135-136
[3] 李伟.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9,(10):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