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水利工程项目也获得了快速发展,其在工业与农业发展中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应高度重视管理工作,确保所有施工作业流程循序开展,提升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让水利行业获得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为人们的生产以及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控制;安全隐患管理
引言: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长期以来均为决定水利工程最终质量的两大重要因素。时至今日,工程现场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不再是某一项工程环节的“附属”,而是作为相对独立却又深入施工全过程的重要内容而出现。因此,提升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性,保证施工质量,存在现实意义。
1、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组织结构不统一
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形式比较多,水电管理局和施工单位都承担着监督管理的责任。由于水利工程施工缺乏统一的管理监督组织结构,导致管理难度加大,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施工效率。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各界更加重视水利工程质量,要想顺利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工作,需要发挥法律保障作用,保障水利工程质量,但是我国有关水利工程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
1.2施工过程不规范
在水利工程施工阶段,施工人员作为主体,关系到施工质量安全。但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人员施工行为缺乏规范性,一些施工单位忽视了施工过程,为了保障水利工程标准要求,需要加强管控施工材料和施工费用。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施工成本,使用劣质的施工材料,增加了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隐患。在水利工程施工阶段,施工设计环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设计方案关系到整体施工质量。一些施工单位没有考虑当地的地形和环境等因素,导致设计的方案不适应施工实际情况。
1.3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
在实际项目的施工阶段,施工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基础保障。但当前一些施工单位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无法合理划分具体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重合。一些管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在实际工作中管理手段单一,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无法落实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制度,整体工作存在形式化问题,无法有效监督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2、水利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的措施
2.1构建完善有效的施工管理工作制度
在工程建设当中,所有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完善、有效的制度保证,因此要建立较为完善的施工管理工作制度,保证整个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一是制定施工管理相关规范要求,强化对所有部门的监管,使所有部门都明晰自身职责,各个部门间协调配合,确保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二是落实责任制度,把所有工作内容、职责等落实到个人头上,对施工作业者进行严格要求,依据规章制度开展施工作业,让施工现场的所有工作者都能够各尽其职,对施工作业者的不良行为进行有效约束,保证施工安全以及施工质量。三是对水利工程施工制度进行持续完善,达成标准化管理工作,让参建方能够协调合作,保证水利工程施工作业的有序实施,强化提升施工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2.2全面梳理并完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全面梳理并完善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配备符合要求的人员。
如质量检测工作组中,技术人员和主要负责人必须具备10年以上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相关经验,且持有高级工程师及以上职称,通过考试的检测人员数量应当至少达到15人以上(其中,7人以上必须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此外,检测单位整体在近3年内,必须承担过至少3个大型水利水电工程(1级堤防)或至少6个中工程(2级堤防)。达到此种要求后,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必然能够有所保证。
2.3建立监管网络体系
为了有序落实水利工程施工,需要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在构建综合性监管网络体系的过程中,要融合社会公众和施工单位等机构。水利工程施工的主体是施工单位,施工单位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质量安全,在构建综合性监管网络体系的过程中,要强化管理施工单位,同时融合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全面监督整体施工过程,及时发现不合格的施工行为[1]。在实际监督过程中要发挥法律手段,法律的强制性可以使施工队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规范来自我约束,提升水利工程施工的稳定性,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发挥安全管理的作用。
2.4对施工作业者进行安全培训
施工设备以及施工作业者是确保水利工程有序施工的前提基础,也就是说,施工作业者属于人力,机械设备属于物力,只有具备良好综合素养的施工作业者以及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才能够对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进行有效满足。因此,施工企业要积极引入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并对施工作业者进行技术、安全方面的培训,为施工作业者提供技术交流平台,使其能够对施工技术进行全面了解与掌握,持续提升技术水平,基于此强化提升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在施工作业过程中按照要求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强化提升施工作业者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按照要求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通道,在危险位置设置醒目标识牌,将施工现场中的道路进行及时清理[2]。此外,对施工现场中的危险因素实施有效管控,以免产生施工问题以及安全事故,为水利工程建设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5强化提升施工企业的管理意识
所有参与施工的单位、部门都要明确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管理工作内容进行明确,施工企业中标之后要依据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进行合理有效的施工管理[3]。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方都是当地政府,针对施工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致使水利工程出现施工安全问题的,要对其进行严厉处罚,要求施工企业高度重视施工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把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落实到所有施工环节当中,保证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作业的安全性与管理成效。
2.6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水电管理局要积极承担自身工作职责,组建技术精湛的工作队伍,专门负责水利工程监督管理工作。勘察单位和设计单位以及施工单位要根据法律规定履行合同内容,保障工程施工质量[4]。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利用法律途径督促各个参建方履行自身职责。加强监管水利工程质量,建立水利工程质量责任制,在水利工程使用年限当中,工程参建单位和水电管理局以及监理单位对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终身负责。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工作能够为施工质量、制度等提供保证,能够确保施工现场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让水利工程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管理工作者一定要高度重视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全面合理的施工管理工作制度,做好施工管理的筹备工作,减少施工作业过程中的非必要性成本资金投入。强化提升对所有部门的监管,使所有部门工作者都能够明晰自身职责,部门相互之间协调配合,保证水利工程施工作业的有序开展,促进水利工程项目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达云玲.水利工程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的相关性研究[J].陕西水利,2019(06):200-201.
[2]魏东.浅析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0):173.
[3]刘莉莎.浅析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J].农家参谋,2018(13):184.
[4]黄舒玲.水利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策略探讨[J].四川水泥,2017(0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