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宅经济”发展对策思考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邢成静
[导读] 摘 要:去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人们措手不及,从全民居家防疫开始,实体经济受到了重大的打击,相应的“宅经济”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得到迅速发展,成为疫情期间国民经济的主要发展动力,为缓解经济压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成武县综合执法局  山东成武  274200
        摘 要:去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人们措手不及,从全民居家防疫开始,实体经济受到了重大的打击,相应的“宅经济”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得到迅速发展,成为疫情期间国民经济的主要发展动力,为缓解经济压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伴随疫情得到控制,全国企业复工复产有序进行,而“宅经济”的发展空间相对缩减。为了保持“宅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发掘新需求,不断创新,提升产品质量,为人们的网上消费提供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疫情;“宅经济”;互联网经济
        “宅经济”从出现以来,一直不温不火,直到去年疫情的出现,让“宅经济”出现逆势上涨。网络技术和智能物流为“宅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让一些列在线授课、在线医疗、在线娱乐、在线电商、远程办公等“宅服务”涌现在人们的眼前。但是,随着疫情的控制,各地经济的复苏,“宅经济”能否依然保持上扬势头,本文就围绕后疫情时代的“宅经济”发展展开讨论。
        一、疫情期间我国宅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后疫情时代“宅经济”发展空间缩水
        “宅经济”的爆发式发展主要受疫情全民居家隔离的影响,但是随着疫情得到控制,人们的生活也回归正常,相应“宅经济”的发展空间不断缩水,以往的用户大量流失。从行业情况来看,依靠“宅经济”短期发展起来的行业,包括夜间云酒吧、云赏景、云谈心等都纷纷歇业,以往的客户将线上活动转移至线下;从用户情况来看,疫情期间人们在家作息自由,“宅经济”的高峰期散布在全天各个时段,而后疫情时代,人们的作息规律,使用互联网的时间减少,而且很多不习惯使用网络消费的人群也继续回到线下消费。[1]
        (二)“宅经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很多企业为了抢抓疫情期间的机遇,大量转型开发网络经济,创设出众多服务软件。但是,相应的在线服务质量却明显吃力,无法适应人们的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技术问题,软件开发时间短,功能不齐全,网路卡顿,严重影响了软件使用体验;第二基础设施覆盖范围有限,由于我国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处于普及阶段,很多偏远地区的网络基础建设不到位,出现信号差、网卡顿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居家办公的效率;第三软硬件设备更新速度过快,疫情期间“宅经济”的发展,也加快了网络技术的更新换代,软硬设备也需要及时更新才能获得更好的服务体验,但是很多家庭人为后疫情时代使用频率过少而放弃更新,或者更新的设备质量并不达标,也未达到预期目标。
        (三)“宅经济”发展监管不到位
        “宅经济”在疫情期间的迅猛崛起,让社会和相关部门措施不及,在突然性的爆发增长秦光霞,市场监管之后,造成在线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用户维权难现象频频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法律法规不健全,各行业针对线上服务的约束有限,对“宅经济”产品的标准缺乏,造成产品质量差、售后不到位、消费者维权难等后果;第二商家缺乏自律意识,疫情期间各大网络平台都积极吸引商家入驻,设置的门槛过低,很多不良卖家为了获得更多利益,不惜以假乱真、以好充次。直播带货中更是挂羊头卖狗肉、捆绑消费等现象严重,也影响了“宅经济”的高标准运行;第三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疫情期间的“宅经济”兴起,除了以往的年轻用户,很多青少年、中老年用户也加入其中,但是很多人不懂网络技术,缺乏网上自我保护意识,给“宅经济”的监管增加了难度。[2]
        二、后疫情时代“宅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挖掘新产品,吸引粘性用户
        第一,从原有产品基础上深度挖掘新需求。

产品的创新是随着社会需求变化而出现的,人们对产品的需求也是分层次、分阶段提出了,为了获取稳定客户,就要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不断挖掘新需求,既能满足人们的更高要求,也能进一不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从而增加客户粘性。比如爱奇艺公司,在刚推出视频客户端时,知识提供电视剧和电影的播放,但是随着用户的增多,了解用户更多的需求,适应社会的发展,其又在原产品的基础上,开发了会员、高清频道、线上影院、电视直播等服务,留住了客户。
        第二,强化行业协作,合作创新发展。 疫情为“宅经济”提供了人为的发展环境,让人们形成了线上消费的习惯。但是后疫情时代,失去了人为环境的条件,能否依然保持健康发展,这就不同行业间的企业加强合作,挖掘新的消费点,开拓客户新需求,赢得更多的客户群体。比如直播带货与社交联合,打造“社区型购物”;有的实体超市与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合作,通过发放优惠券、拼单满减等方式吸引客户依然选择线上购物。[3]
        (二)加强技术研发,提升“宅经济”产品质量
        第一增加科技研发投入。技术的研发和创新需要雄厚的资金作为后盾,企业为了保证技术研发持续进行要创立专门的研发部门,配备研发设备,打造研发场所,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
        第二培养技术研发人才。通过不同的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员工加强创新,成为研发技术的新手;同时,要从社会上引进高精尖人才,进行专门的技术研发。
        第三针对用户需求开展个性化研发。软件的开发和利用最终目的在于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和体验,所以,用户的感受也是衡量软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企业可以通过调查问卷、问题反馈等方式,征求用户的意见,也通过用户参与活动增强用户对软件的熟悉度。比如提升软件运行速度、提供多样化功能服务等,都是提升软件质量的用户要求。[4]
        (三)增强市场监管,保障“宅经济”健康发展
        第一国家相关部门建立健全监管体系,提升网络空间的治理能力。为了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就要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加快网络空间治理体系的监理,以及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协作,将技术、法治、经济等领域均纳入监管体系中,从而扩展网络监管范围,形成网络监管合力。同时,也保障公民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充分享受言论自由,为后疫情时代的“宅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路。
        第二多元主体协作,共同营造健康网络空间。除了政府作为网络市场的监管部门外,企业和消费者也应该作为参与者,加入治理主体的行列,既享受网络经济的高效和便利,也为获得更高标准的网络环境贡献一份力量。企业履行主体治理责任,从管理自身出发,进一步规范行业规则。消费者履行主体治理责任时,也要从自身做起,积极践行文明上网。[5]
        三、结语
        综上所述,疫情为“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所未有的机遇,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后疫情时代“宅经济”也面临经济下行、客户流失等问题,企业要持续创新,挖掘新的消费点,国家机关加强监管,为人们提供一个优质高效的健康“宅经济”环境。
        参考文献:
        [1]解梅娟,李红梅. 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及对策思考[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20(03):9-14.
        [2]熊其康. 对后疫情时代加强稳企业保就业的实证研究[J]. 中国经济报告,2020(06):30-45.
        [3]方媛,张捷. 再娱乐——后疫情时期的大众文化消费趋势及对策研究[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0(05):173-179.
        [4]王长旭,张绍云. 后疫情时代的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研究[J]. 现代商业,2020(35):79-81.
        [5]王国娜,孙淑珍. 消费韧性对后疫情时代山东消费能力影响分析[J]. 商业经济,2020(12):30-3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