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技术在车辆工程领域的应用 刘敏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刘敏
[导读] 摘要:在科学技术进步的过程中,新能源得到了大力的开发和应用,无论是未来的汽车制造业还是能源的发展领域,混合动力技术都将成为动力的主要源泉。
        天津市交通教育培训中心
        摘要:在科学技术进步的过程中,新能源得到了大力的开发和应用,无论是未来的汽车制造业还是能源的发展领域,混合动力技术都将成为动力的主要源泉。因为它不仅满足节能的要求,而且符合环保提出的理念。鉴于此,本文对混合动力技术在车辆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展开了分析,以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两种混合动力技术为主,对其发展的趋势和前景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领域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混合动力技术;简介;车辆工程;应用;分析
        一、混合动力技术及其分类
        (一)混合动力技术简介
        在驱动汽车的过程中,通过石油等燃料和电力等新能源结合的方式来实现驱动汽车的目的的技术,就是混合动力技术。这种混合动力技术不仅可以将燃料燃烧过程中的有害气体排放量降到最低,而且也满足了低碳出行和环保的标准,同时也有效压缩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费用。此外,将混合动力技术应用到车辆工程领域的驱动车辆之中,也能够对传统燃油造成的车辆损耗问题,带来一定的弥补效果,不仅规避了驱动供给的不足,而且将电动和燃油驱动的优势进行了有效的融合。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汽车驱动势必会朝着混合动力驱动的方向不断前进。目前,混合动力技术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油电混合驱动,另一种则是液压混合驱动。
        (二)油、电混合驱动系统
        在维持汽车传统原油装置驱动不变的基础之上,做好电立辅助驱动系统和燃油驱动系统的结合,实现两种方式的合理调配,就是油、电混合驱动系统。在油、电混合驱动系统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及时的分析汽车的性能和具体的行驶情况,确保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能够灵活自由的切换燃油和电力驱动两种模式。在汽车实际行驶的途中,也能够满足节能减排提出的要求,有效地降低有害气体的排放量。目前来看,燃油和电力驱动系统主要是依靠电路相连,其中既包括了串、并联的模式,也包括了混联的模式。根据调查的结果显示,混联模式的效率最高,既可以提高油、电混合驱动系统的利用率,也可以强化使用的性能。
        (三)液压混合驱动系统
        在液压混合驱动系统中,主要是结合了传统车辆的发动机和液压动力系统,汽车在应用液压动力系统的过程中,主要是由液压储能器发挥作用,将可逆性储能的效果应用其中。液压动力系统的动力来源是液压马达和液压泵。与油、电混合驱动系统相比,液压混合驱动系统的成本更低,而且要更加节能。目前,与市场上存在的油、电混合驱动型汽车相比,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型的汽车仅为油、电混合驱动型汽车耗油量的70%左右,而且液压混合驱动系统在驾驶的过程中会收获更加平稳的体验,即使行驶环境复杂也能够满足要求。
        二、混合动力技术的应用分析
        (一)混合动力和技术现阶段的发展状况
        油电混合动力技术是现阶段混合动力技术发展的一个侧重点,由于它开发的时期较早。因此,在如今的汽车市场中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而且还收获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更多混油动力技术的汽车正处于被研发的状态之中,不断的加快了投入到市场中的速度。我国很多车辆领域都会涉及到混动技术,来将燃油的油耗降到最低,而且混合动力技术的出现也成为了全球新车市场上的一个闪光点,会逐步的走向辉煌。电动汽车中主要应用的燃料就是铜。如今,路上行驶的电动汽车大约有100万辆,2035年会达到1.4亿万辆,这无疑是一个庞大的数据。铜,也成为了推动绿色交通革命发展的重要推手。铜作为金属的一种,不仅拥有超好的弹性和可耐用性,而且能够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电动汽车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混合动力技术的出现,无疑是带来了巨大的创新环境的改革,也提高了消费者对混合动力技术的关注热情。因此,这一部分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铜应用的过程中,必须要保障资源的合理使用,既要实现低碳的目的,也要做好电池和发动机质量的保障。


        (二)混合动力装载机车的参数
        在控制混合动力装载机车差数的过程中,需要应用到智能的传感器来有效地控制车辆的发动机,然后调节开关的模拟和输出的情况。同时,在对实践进行创新的过程中,技术人员也应该将工作的重点锁定在传感器的控制之上,要能通过智能系统的控制来调节好脉冲信号的频率,确保车辆的正常驱动维持良好的状态。而且,在技术控制应用的过程中还要分析好离合器,并通过液压控施的方法来实现对离合器的控制,确保混合动力装载机设计的价值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也更加能够表现出车辆领域工程项目设计的价值。
        (三)串并联式车辆系统结构设计
        在串并联是车辆系统的设计之中存在很多不同,既包括了储能原件和方式的差异,也包括了连接顺序的区别。对于并联式的车辆系统结构而言,通常采用的连接方式都是机械连接;而在串联式车辆系统结构中采取的是电器连接,前者实现了电动机和发动机的相连,后者则实现了储能原件和发动机之间的对接,更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工作的效率。在对车辆进行检测时,也要强调和注重相关的保养与维护,有效地提高汽车的动力性能,也可以通过控制分配的方式来准确地调节汽车的总制动距离。
        (四)车辆系统动力能量的系数分配
        如今,我国对车辆工程领域混合动力的应用与研究在不断的加深。在车辆混合动力系统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混合动力扮演的是系统高压的角色,因此,需要通过精滤器的使用来完成流量的计量工作,检测好相应的数据,确定好检测的指标。而且,在分析电控单元执行效果时,也需要确定传感器的优化方案,保障车辆系统的动力能量控制价值有所体现,保障车辆运行的效果。与此同时,在分析车辆低压部分运行时,也应该分析好车辆运转效果的控制工作,通过初滤器中油品的过滤来确定项目的设计。此外,在分配动力能量系数时也要确定好凸轮轴传感器和加速踏板传感器的运行情况,分析好监测到的指标,控制项目电源,保障车辆的基本需求能够得到满足。最后,还要确保工程项目设计的合理性,既要保障车辆的稳定运行,也要确保最后的效果具有价值和意义,将更有力的证据提供给系数的分配。
        (五)动力耦合装置的应用影响
        在研发混合动力技术的过程中,重点和难点所在就是对动力耦合装置的研究,动力耦合装置会对汽车综合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和意义。根据目前的混合动力系统,最为常见的耦合装置方式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转矩结合式、驱动力结合式以及转速结合式。转矩结合式主要是对传统的系统进行了利用来负责车辆的驱动,同时还要负责发动机的启动,确保电池能够行驶储电的功能;而对于驱动力结合式来说,主要是通过地面之间形成的附着力来保障车辆的驱动要求得到满足,其中最为主要的难题就是组成的系统过于庞大,而且需要控制较高的系数。在转速结合式的动力耦合装置中,由于自身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导致无法将其广泛的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之中。
        三、结语
        混合动力技术越来越受到生产者和政府的重视,因为这种技术是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市场上的发展潜力特别高。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现阶段的应用市场上有很多的阻碍因素,从部分投入到全部投入需要一定的时间,人们对于这种混合动力技术的观念也需要进一步的深入,使人们加深理解,并产生购买的欲望,突破一些技术上的难点,促进我国车辆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舒红,秦大同,胡建军.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重庆大学学报,2019,24(6):28-31.
        [2]何凤有,马秀丽,钱苗旺,等.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核心技术分析与研究[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9,38(1):133-136.
        [3]张瑞吟.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与技术瓶颈[J].集成电路应用,2019(12):4-5.
        [4]张江红.车辆工程领域中混合动力技术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8(13):94-95.
        [5]许志海.浅析混合动力技术在车辆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8(03):156-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