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车都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56
摘要:公开透明的财务管理是每一个企事业单位的立足之本,事业单位也不例外,科学的财务管理有助于切实事业单位管理水平,并进一步降低内部财务风险,具体而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主要包含预算和决算两大方面。因此,应当明确预决算管理在事业单位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客观分析事业单位财务预决算管理现状,抓住现状中的主要矛盾,并进一步提出未来发展的对策,下文将遵循这一研究逻辑,探讨事业单位财务预决算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决算管理;财务管理;财政收支
1预决算管理在事业单位中发挥的作用
预决算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预决算能够促使事业单位内外部资金分配合理化,使事业单位能够主次明确、公开透明地进行财政资金分配,结合当地实际需求更好地为改善民生等长远工作目标服务;另一方面,有助于加强社会各界对事业单位的监督,提升事业单位在社会群众中的公信力,预决算流程运转中能够体现出事业单位各项财政收支的流转情况,主要包括资金引进、资金利用以及资金往来情况等等,通过进一步的预决算报告分析能够及时发现单位内潜在财务风险,有助于事业单位根据反馈意见及时调整业务活动明细,实现服务民生的长远目标。由此可见,在行政管理中应重视预算、决算以及内部控制工作,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科学化,使其更好地在所属领域为人民服务。
2事业单位财务预决算管理现状
2.1预算编制不够平衡
众所周知,事业单位预算编制过程中,统筹兼顾的平衡机制必不可少,但是当下事业单位对于预算了解的全面性和对于预算编制的平衡性均有待提升,甚至部分预算编制从业者认为预算工作内容仅仅是申请财政拨款,与预算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有所偏离。预算管理不够平衡会导致后续预算决算对象难以得到应有的保障,实行工作内容也会进一步产生偏差,事业单位经费与支出不相匹配的问题也会愈加突出,从长远角度看难以实现统筹兼顾的目标,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应当认识到当前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不平衡的问题,立足事业单位具体业务项目情况,积极寻求解决之策。
2.2决算总结深度不足
对于财务决算是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总结性环节,科学、全面、有深度的决算能够为事业单位未来发展指明方向,然而在事业单位实际的决算管理过程中,部分管理人员决算总结深度不足,导致后续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无据可依,轻则导致事业单位运行效率下降,重则会给国家财产造成程度不一的损失。这些问题在工作中会给财务决算从业者工作徒增难度,从不同程度上影响财务预决算数据的真实性和稳定性,影响预决算及其相关项目开展效果,甚至导致事业单位决策方向出现偏差。除此以外,决算总结深度不足还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问题,例如财务管理手段滞后、管理漏洞频发、决算数据失真等等,这些连锁问题会给部分不法之徒以可乘之机,导致事业单位利益受损。
2.3预决算数据准确性有待提升
财务管理是围绕数据展开的管理工作,事业单位的预决算各项环节都离不开数据的支持,预决算通过对以往数据的分析整理,总结现阶段的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现状,对未来一段时间事业单位发展趋势进行判断。然而,当前部分单位存在决算数据不准确的问题,数据不准确的原因比较复杂,首先可能是原始数据留存不全导致部分数据空缺、决算数据不准,其次可能是实际项目信息与预算计划中的信息有偏差,最后也有预算数据人为计算导致准确性出现偏差等主观性原因。与此同时,在事业单位预决算管理过程中也会出现为了片面追求数据而导致的往来款项人为数据调整的问题,以期通过这种方式平衡本事业单位内部账目,同时也有在收入收据中追加往年经费的不当行为等等,都是导致预决算数据出现偏差的原因。
3事业单位财务预决算工作发展对策
3.1建立准确的预算编制
针对预算编制不够平衡的现状,事业单位应当通过多种手段建立准确的预算编制,具体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建立起严格的预算编制制度,根据我国财政部下发的政策文件制定本单位的预算编制要求,要求预算编制从业者按照单位规定的程序开展工作,并进一步量化预算编制工作标准;其次,建立预算编制多层监督审核制度,分别组织预算编制小组、数据审核小组、监督责任小组等等,形成三角结构的监督审核系统,保障能够及时有效发现预算编制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并且明确预算编制各环节的经手人与责任人;最后,结合事业单位所服务的行业实践建立准确并且针对性的预算编制框架,切实提升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效率。
3.2搭建决算管理框架体系
针对决算总结深度不足的现状,事业单位应当着力构筑起决算管理框架,并且根据决算框架体系逐一细化财务预决算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立足于本单位行政管理的具体内容,逐步推行决算体系改革,引入项目管理等先进的财务管理思想不断完善决算框架。一方面,从制度层面入手,坚持用统一标准的制度管理财政组织分配权力、具体决算工作项目与决算项目利益相关者,与此同时,强调制度框架的监督水平,为事业单位财务决算工作营造公开透明的环境,引导决算负责人自觉遵循现有的决算管理框架体系,保障体系运转的有效性;
3.3严格审核预决算数据准确性
针对预决算数据准确性不佳的现状,应当从多方面入手切实提升预决算数据的准确性,建议从以下具体工作环节入手:第一,在数据获取环节保障原始数据科学性,保障数据获取流程规范、责任人明确,引入电子平台上传数据的机制,通过电子系统保障原始数据的准确性;第二,在数据处理环节进行严格审核,当前的数据处理模式是将人工与电子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交叉检查、二次抽查等方式尽量规避可能出现的人工统计偏差,减少主观因素导致的数据问题;第三,设置数据异常预警机制,对于与往年、往期预决算数据偏离较大的情况进行二次审核,要求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书面情况说明,确定是数据统计失误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还是业务调整导致的数据偏差。
3.4稳步推进内部控制工作
针对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力度不足的现状,应当稳步推进内部控制工作,将内部控制工作融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当中,具体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设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不断明晰预决算中的权责关系,进一步细化与量化财务预算标准;第二,做好预算资金的内控工作,根据本省本市情况制定本单位的预算计划,并通过多次专家研讨确定预算计划的可执行性,同时监管预算资金流动走向,保障每笔资金都落到实处、落民生项目处;第三,稳步推进业务经费内控工作,明确事业单位经费内部控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经费内部控制流程,对于民生项目的收入信息、支出信息、台账明细都应设置不同保密级别,及时向当地政府与当地民众披露应公开的信息,保障财政经费有效利用。
结语
科学的财务预决算是保障事业单位持续发展、服务人民的核心环节,目前,事业单位在财务预决算管理工作中面临着预算编制不够平衡、决算总结深度不足、预决算数据准确性有待提升、内控机制有待完善的现状,应当从建立准确预算编制、搭建决算管理框架体系、审核数据准确性和稳步推进内部控制工作等方面入手,保证财务预决算管理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王玉萍.优化行政事业单位预决算管理的研究[J].纳税,2020(18).
[2]朱丹.关于《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修订逻辑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20(6).
[3]张艺莹.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决算差异与衔接[J].纳税,2020(4).
[4]吴波.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预决算管理问题研究[J].商讯,20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