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市政设施管理中心 710000
摘要:市政道路养护是公路工程交付使用后,为保证其使用质量而对其发生的故障或损坏进行的维护保养的全过程。因此,市政道路养护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是一个长期而全面的工作过程。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是保持道路设施处于良好状态,是保障人民群众正常出行和交通畅通的重要措施。市政道路养护管理对提高道路养护水平、保证道路使用质量起着关键作用。我们将讨论道路养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有效推进;措施
1市政道路养护现状分析与研究
通过对市政道路养护现状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而有目的、有方向地加强市政道路养护管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对道路养护状况的分析也是提高道路养护水平的前提和基础。具体情况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市政道路养护是一个综合过程
本期市政道路养护包括绿化带、排水设施、护栏围栏、人行道、路面等的养护。这个综合项目涉及多个部门。
1.2市政道路养护工作的随意性
由于市政道路养护的特殊需要,有时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工作来完成。这些特点决定了市政道路养护难以安排。因此,市政道路某一环节出现严重问题时,往往需要进行必要的养护或护理。
1.3市政道路养护的效果
市政道路养护的目的是保证道路的良好使用。在深层次上,可以说是提高市政道路的服务水平,增加其使用寿命或延长其使用寿命。因此,我们评价市政道路养护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养护工作是否有利于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提高道路的使用质量。
2市政道路养护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市政道路养护管理落实不够
我国市政道路工程的发展才几十年,对市政道路的养护管理没有严格的法律法规限制。许多市政道路养护技术和方法都是借鉴发达国家养护管理的经验。专家和技术人员正在努力研究先进的维修技术和有效措施。由于缺乏严格的法律法规,导致市政道路养护管理落实不到位或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缺乏相关制度,致使养护管理工作只能在地方部门或相关规定的前提下进行。缺乏落实将导致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水平的无效提高,甚至很多管理者没有意识到养护管理的重要性,有的管理者对养护工作敷衍了事。
2.2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缺乏完善的制度
市政道路的养护管理离不开资金的支持,道路养护管理的特殊性给公路部门的养护管理带来很大困难。一方面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事实上,各地市政部门对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的投入是有限的,因此项目增多的情况会导致资金短缺。目前市政道路的养护方法主要是在某一道路出现问题或故障时采取补救措施。针对具体情况没有完善的管理方案。这种补救措施只能解决目前的道路故障问题,不能从源头上防止故障问题的发生。
2.3市政部门管理人员和公众对道路养护不了解
很多时候,老百姓对市政道路的养护根本没有概念,认为市政道路的养护是国家政府和市政部门的责任。市政部门对道路养护管理重视不够,更注重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忽视了道路的后续养护管理。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市民对市政道路养护的认识,认识到市政道路养护不仅是政府部门的责任,也是各部门和公众需要关注的问题。市政道路养护资金来源于政府投资,也属于纳税人。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市政道路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市民和政府部门应该更加重视市政道路的养护和管理。
3加强市政道路养护的有效措施
3.1有效指导市政道路养护养护工作
在市政道路养护中,应遵循预防性理论指导养护。
首先,根据市政道路养护的需要,采用适当的技术进行养护;其次,在技术筛选过程中,确定道路养护的目的为重点,以满足市政道路养护的总体需要;其次,首要的技术措施是养护仍应以预防性养护理论为基础,为选择符合要求的技术,提高市政道路养护维修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加快发展经济和城市交通。市政道路的交通压力是不同的,因此所采用的养护和养护技术应该是不同的。在选择养护技术时,应首先考虑交通流量小、交通压力小路段的养护费用。对于养护周期较短的市政道路养护项目,在选择养护技术时,重点考虑环境污染和养护费用。考虑施工周期长、交通压力大的路段,养护时应选择相应的技术,保证该路段的通行能力。
3.2强化市政道路管理水平的科技化水平
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技术要与时俱进,加大市政道路养护管理创新力度。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改进,包括两个方面:1)恢复性维护管理;2)预防性维护管理。现代检测设备和监控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工作难度。因此,在市政道路工程养护中应用现代检测设备和监测技术,可以提高道路工程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3.3公路养护市场化的必然选择
随着道路养护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我国许多大中城市逐渐认识到道路养护市场化的重要性。因此,许多民营养护企业抓住机遇,与城市道路养护机构下属的养护公司相比,民营养护企业具有技术更新快、负担小、经营模式敏感等优势。同时,国有维修公司和民营维修公司之间也会存在竞争。这种竞争的存在和产生,可以提高公路养护的整体效率和整体质量,大大降低公路养护成本,节约资金,也有利于缓解当前市政道路养护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促进市政道路养护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3.4及时开放维修项目市场,加强维修项目管理
市政道路工程养护的目的是保证道路行驶的舒适性和通畅性。完善健全的市政道路养护体系是保证道路完整、畅通的重要保障。
目前,市政道路养护工程市场的开放正在逐步实施。市政道路养护实行市场化后,养护单位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这就需要完善养护招投标制度。由于城市道路工程养护的特殊性,如突发性、阶段性等,直接服务于社会公众,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在投标中,除了关注维修单位的投标报价、人员、机械设备等情况外,还要考虑维修单位的社会舆论和企业信誉。同时,加强各养护单位管理,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完善市政道路养护质量管理体系,制定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制度。加强日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5倡导“互联网+”,加强信息平台建设,与其他保护部门联系。
目前,互联网+是肯定的,影响各行各业。作为市政道路工程的养护,我们应与时俱进,提倡使用“互联网+”技术,并利用大数据的维护来解决,在维护信息反馈方面落后,维护不及时。同时,加强市政道路信息沟通平台建设,推进与交通设施、市政桥梁、园林、环卫等其他养护部门的联动,实现信息共享。利用信息平台的及时性和共享性,第一时间发现损坏市政道路的行为,及时处理。
3.6做好档案管理的维护工作
对于市政道路,每一个养护环节都可能影响养护质量。因此,应做好市政道路养护档案管理工作。比如,养护前,要对市政道路进行检查,记录病害情况和主要原因,制定措施。在现场维修过程中,做好具体的维修记录,包括具体的维修方法、使用的材料、施工质量检查等;走访后进行跟踪,总结维修情况,形成台账,为下次类似维修提供参考。
结束语
有关部门要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完善的养护管理制度,强化市政道路养护意识,不断学习先进的养护技术,加大市政道路养护意识的宣传力度,使公众充分认识到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加强日常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道路养护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合理运用有效措施,提高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水平,以实现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更好地为社会和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马晓.加强市政道路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9):121-122.
[2]王寿浩,王美霞.提高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的有效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17(3):216-217.
[3]胡世通.提高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水平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9):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