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1/6/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于快
[导读] 摘要:建设项目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到竣工结算阶段的整个建设期内,工程造价的管理一直贯穿始终。
        上海万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200023
        摘要:建设项目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到竣工结算阶段的整个建设期内,工程造价的管理一直贯穿始终。从投资决策时的方案比选到设计时的限额设计。从招投标时的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到项目施工阶段的更变签证的控制,再乃至从项目的费用工期索赔到最终的竣工结算审价,无时无刻都存在着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可以说,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建筑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如何规范的管控资金,如何合理地节约项目成本?文章将从项目各阶段的造价控制进行分析,希望用科学的管理措施,给出对项目的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为今后的项目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成本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建筑单位的费用成本,工程项目具有施工周期长、投入成本大的特点,为保障各环节工作均可以按照计划进行,必须加强造价控制的力度,还需要将造价控制应用到施工项目的各个环节,采用动态管控方式关注各工序、各阶段施工执行情况,分析工程各专业各分部所用的成本,按照方案对成本进行科学的管控。
        (一)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项目决策是在调查、分析并研究项目的基础数据,选择和决策投资的行为,它可以对拟建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也可以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并判别优劣。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最大,高达70%-90%。正确的决策能带来相对合理的工程造价,且能为后续有效地控制造价提供先决条件。比如某企业轻工业厂房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单单就厂址就需考虑,如靠近原材料、工业适当聚集、拆迁移民数量、交通运输条件等问题。其次工程造价控制涉及的专业众多,从生产能源动力选择,厂区主体结构选择,消防喷淋防火等级的高低等,都需要大量的市场经济、工程技术、企业管理、工程造价、财务会计等专家共同群策群力,相互协调,用经验数据和专业知识为造价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1.在项目的决策阶段必须保证调查的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实事求是,从而才能合理地进行资料配置,用科学的估算方法保证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应从项目收益角度、回收期年限分析等手段评估各方案的利弊,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财务生存能力分析评价其经济效果。从而以选出最佳的投资决策方案。
        2.在制约项目建设规模的因素中,应着重分析市场需求、原材料市场、资金量、劳动力市场等因素。以上因素对项目规模起到的制约作用。可采用盈亏平衡产量分析法、平均成本法、生产能力平衡法这三种方法,分别以项目盈亏平衡点、最低成本和最大利润的对偶现象、各工序生产能力的最小公倍数法来探求合理的建设规模。
        3.技术方案上要选用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方案。先进适用的方案能够以更少的原材料带来更多的产品,减少损耗,并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从而带来生产品本的优势。安全可靠的方案经过多次试验和实践能证明技术和工艺是成熟的,质量可靠的,安全稳定的。经济合理的方案能同时将技术和工艺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
        (二)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设计阶段即是项目处理工程技术的重要环节,同样也是影响经济指标的重要步骤。设计人员应按批准的初步设计方案进行限额设计,首先考虑业主所要求的建筑标准及功能性,其次应考虑在施工条件和施工过程合理的条件下采用何种总平面设计和结构方案,接着应挑选经济合理的施工材料,最后在各个系统分布占用空间的优选位置布置规格得当的设备,可以尽量多选用国产设备,并考虑环境对能源节约的有理条件。
        1.限额设计是技术与经济相互结合,是设计人员和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相互合作。设计人员能通自己较为前沿的设计理念减少某些费用较高的材料用量,工程造价人员也能通过自己对于不同材料的市场价格的掌握,合理地提出某些材料的替代方案,并及时地通过定额组价或市场询价对总体造价进行反馈。设计人员还应将限额目标分解到各专业各分部,明确各细化专业设计人员的目标,逐步推进,保持各目标协调并进,慢慢累积不同类型项目的指标数据,不断地优化设计成果,从而达到通过限额设计来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2.为了提高设计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可在设计合同中,明确限额设计的标准及相应的奖惩措施,。例如某地产公司在某住宅项目中,明确了钢筋含量的考核指标。在工程使用功能不减少,技术标准不降低,投资额度不增加的前提下,实现了建筑的使用功能。通过创造性的劳动,优化了钢筋使用的工程量,节约了建安成本。
        3.设计单位需不断完善项目设计出图的审核体系,要有自己内部的质量控制措施,如通过三级复核提高设计质量。各设计相关人员查漏补缺,同时要注重新人的规范培训,学习类似工程相关设计经验和工程数据,在尽最大程度的实现设计意图的同时将最少的设计疏漏带到项目的施工阶段,减少现场签证的源头,从而减少项目重复施工的资金浪费。


        (三)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招标投标是一种优化资料配置、实现有序竞争的交易行为,也是工程发承包的主要方式。在满足工期和质量的提前下,应发挥市场的竞争机制,通过科学的招标文件和评标办法公平、公正、公开地选择出报价合理的投标人。
        1、招标文件是指导整个招投标工作全过程的纲领性文件。应含有招标项目的技术要求,资质资格的审查标准、投标报价的清单或具体格式、评标评分标准等需要响应投标的要求并附上拟签合同的主要条款。招标文件是将来招标人和中标人签订工程合同的基础,需要严格把关合同的价款约定,支付比例,时间节点,各类风险责任划分,工料机调整的条款等。
        2、工程量清单编制需齐全,切勿缺项漏项,特征描述清晰,数量准确。做好清标回标工作,对于明显偏离市场的报价需投标单位作出澄清或修正。经过评标修正后的投标价即为中标价,如招标设有最高投标限价的,中标价应低于最高投标限价的。
        3、在签订合同时,合同中的约定应与招、投标文件中工期、造价、质量等方面的内容保持一致。应着力把控工程价款的调整原因、进度款支付节点,控制现场施工索赔与签证的事由、流程程序。对于超出合同的范围内容,要作好约定或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四)施工阶段造价控制
        在施工阶段,由于工程实施中各种不可预见因素的存在,建设方施工方在施工合同中约定的价款有部分会发生变动。为公平合理地分配双方的合同价款变动风险,应当按合同中法规变化类、工程变更类、物价波动类等相应条款进行调整。
        1.要重视事前控制,熟识各专业图纸,了解各专业之间的空间相互关系,对于大型复杂的工程可运用数字模型碰撞,将施工图中的各专业的空间冲突可视化。从而在施工前就了解哪些部位会发生碰撞,并积极与设计沟通,减少后期因各专业冲突,再设计变更带来的返工,有效地控制工期及费用。
        2.把控现场签证的数量和金额,尤其对于隐蔽性工程的签证,需要做好各种数据,照片,流程单等资料。保证其真实性,尽可能地将内容可以落实在图纸上,经各方签字确认,防止多估冒算。
        3.对于法律法规变化和物价变化,因按合同条款,要看是否满足合同中价格调整的条件。且建设方和施工方需各自承担各自的风险,不应该将所有风险转嫁给任何一方。
        4.做好预付款,进度款的支付工作,严格按合同时间节点推进工作,记录下合同签订情况和执行情况,完成工程投资动态分析,并及时更新变更签证台账,规范编号统一管理,提高变更签证管理的制度性与规范性,防止施工阶段出现变更签证过于随意的情况。
        (五)竣工阶段造价控制
        项目竣工后,需要编制建设项目竣工决算,然后提交建设单位审核,建设单位可以自行审核也可以委托给具有专业能力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审核。作为造价从业人员要坚持按照工程合同的约定,以计价规范、竣工图、变更签证等为依据,并结合踏勘现场实地情况,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仔细的审核。
        1.按竣工图纸算量,并将变更签证进行比对,严格控制签证已经计取、竣工图又计入造价的多次计算的情况。防止出现重复申报现场签证或设计变更的情况。
        2.施工单位应严格按图施工,但是有些施工单位为节约成本在施工过程会故意省略工艺工序。作为建设单位如发现这些情况应及时做好现场资料、留下证据。既可以后期让施工单位返工重做或扣减相关费用,也可以结算时作为双方谈判的筹码。
        3.考核主要实物工程量指标,单方指标,对比以往公司内部所统计的数据指标。对于出入较大的情况,必须查明原因。可以列明三算对比,对于数量,价格的对比一目了然。同时对新增材料的批价留好询价记录。可以通过施工单位拉出的社保证明,按实调整社保费用。并按相关法规政策调整增值税费用。
        结语:
        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具备较大的难度,工程造价管理体系还在不断完善,各类工程的新技术、合同的新模式也一直跟新。需要从业人员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从现实工作中累计经验,了解相应的法律法规,熟知清单定额计价的相关内容,并逐步运用在日常的合同管理和造价管理工作中。工程造价存在于整个项目的各个环节,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环节都有其计价的单件性,计价方法的多样性,计价依据的复杂性。工程造价对于整个建设项目工程有着的深远影响,希望该篇文章的浅谈能为各位造价从业人员今后的工作带来一点帮助。
        参考文献:
        [1]付燕.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探讨[J].安徽建筑,2020,027(002):210-211.
        [2]吴大琼.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控制点分析[J].中国市场,2020,1035(08):11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