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良辰建设有限公司 312000
摘要:开展生态风景园林施工项目,需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确定科学的项目实施方案。同时注意解决植物在运输、栽种、存储过程中的问题,确保生态风景园林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实促进城市环境的改善和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生态风景园林;施工;问题
前言
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是园林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园林进行系统化建设的过程中,园林施工技术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实现园林设计的空间效果和环保效果。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各种新型技术能够在园林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实现园林建设的绿色安全施工理念,能使园林工程的建设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水平,为周边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有效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本文探讨了实现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提升的有效途径,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生态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帮助和参考。
1.生态风景园林概述
生态风景园林建设产业的发展,对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也是区域生态和谐发展工作的主要内容。生态优美、风景怡人的园林能够拉近城市居民与大自然的距离,同时也能展现出城市的自然环境风貌特点,提升城市建设的品位和地位。生态风景园林实现了城市发展与环境建设的有机融合,使建设工程更具可持续发展的特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项目工程进行科学的设计,能使生态风景园林更好地满足当前生态发展的需求。生态和谐是生态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核心元素,应该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两种重要的设计思想:一是使用相互协调的方式进行园林风景设计,二是注重生态和艺术的结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生态风景园林的施工技术分析
2.1 假山山脚施工技术。假山山脚施工技术主要包括拉底施工技术和山脚线技术,施工技术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证山石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要使用质地坚硬的石体;二是要注意拉底施工的施工质量,保证山石底部承受的载荷在容许限度之内,同时还需注意山石之间的咬合状态;三是要注意整体设计的美观性。拉底边缘要做到错落有致,山石铺设整齐有序。在上述施工要求的基础上,以下对拉底施工技术和山脚线技术展开进一步的说明:
(1)拉底施工技术。拉底就是在山脚线的范围内砌筑垫底山石,目前的园林施工方案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周边拉底。这种拉底方式是在山脚线范围内先填一层垫底石,然后在垫底石上面填满碎石和泥土,常用于假山的建设项目中;另一种就是满拉底。在山脚线范围内填满一层山石,但技术局限性较大,一般只适用于北方寒冷气候地区的假山建设,或者规模较小的假山项目中。
(2)山脚线施工技术。山脚线的施工技术主要有漏脚技术和埋脚技术两种。埋脚技术的特点是建设的效果自然、逼真,假山好像从地底长出一般,具有较强的真实感。施工时先将山石沿着山脚线埋进地下20cm,然后沿着山脚线栽种绿植,使假山的真实效果更为明显;漏脚技术就是在施工中,沿着山底边线铺设垫脚石圈,使整个假山有被放置其上的感觉。
2.2 植物群落的营造技术。植物群落的营造技术是生态园林设计的关键,是根据自然森林的植物群落生长模式而进行人工模拟的一种生态设计方法。比如南亚地区的季风阔叶林带,主要生长的绿植有山茶科、樟科等树木。因此在设计时,可以根据植物群落的特点进行有意识的模拟设计。比如设计需要阔叶常绿林景观,可以使用亚热带常见的草质藤本、棕榈科、茎花类植物,营造出自然的大榕树独木成林和附生植物景观。
2.3 草坪建造的施工技术。草坪的施工也是生态风景园林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正确地选择草种进行草坪设计。一般情况下草坪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暖季型草坪。这类草坪的设计难度较大,首先在草种方面多选择结缕草、狗牙根、马尼拉等品种,此类草种的特点是常年碧绿;二是冷季型草坪,通常多应用于北方地区,草种必须具备耐寒性的特点,可以考虑选择黑麦草、高羊茅、早熟禾等品种。其次选择适合草坪的合适位置。可选择土地平整的区域,避免园区积水。若要建设大面积的草坪,园区整体布局要体现中心高周边矮的特点,同时要保证园区的排水设计坡度控制在 3% ~ 5% 范围内,在园区的地下还需修建暗渠,形成良好的排水网络。
2.4 灌木种植的施工技术。灌木是生态风景园林工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灌木的种植事宜。常绿乔灌木,种植时以“深穴浅栽”的方式为宜。进行挖穴时,将穴内挖出的土块放置在周围,填放土球时,方便土层的夯实。开挖穴径比土球直径大25cm 左右为宜,穴的深度要大于土球的厚度。在种植常绿树木时,穴底垫土一般在25cm 左右,并且要保证穴底的平整。把树木扶直栽种在土穴中,然后剪开包裹材料,并回填营养土,同时在树穴周围建灌水堰,第二天往灌水堰中浇水,并将树穴中的土体夯实,使灌木树穴呈现馒头形状。
2.5 大树移植的施工技术。
大树的种植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土球移植,另外一种是裸根移植。土球移植需要充分考虑大树的成活率、土体质量等因素。合理选择土球的直径,通常情况下土球直径为大树中部截面直径的 5 倍,在挖穴时,需在大于50 cm 处画圆圈开挖,大树的粗根和细根都需进行断根处理,严禁使用铁棒或挖掘器具敲打土球,导致大树根部的土球松散。挖至土球 1/2 深度时往主根处缩进,挖至 2/3深度,将下部修成小平底,并使用“扎胸箍”法保护根部的土球。裸根移植的方式适用于易成活乔木类,移植的最佳时期在植物冬季休眠期。移植先在离树干半米左右处开挖,需注意在基颈部位留一定量的护心土,同时将根部的烂根、裂根都剪除,在底部涂抹杀菌药剂,用薄膜包好。
2.6 苗木选择的质量标准。目前国内缺少科学的苗木质量评价标准,也没有成熟、全面的量化等级规定。多数苗木经销商为了节省物力、财力,在运输过程中将苗木冠、系等部位都进行修剪,导致苗木移植后的成活率低,增加后期的维护难度。因此在选择苗木的时候,建设单位需要制定具体的质量标准,明确苗木选购要求,如树形骨架、机械损伤、根系大小、土球规格等必须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
3.施工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及方法
3.1 加强对施工图纸的重视
设计图纸是整个项目施工的依据,施工单位在项目实施中要严格依照施工图开展工作,施工图的设计质量对生态风景园林项目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应加强对设计图的重视力度,同时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实际施工中,可发现图纸设计中会存在与实际工程不相符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施工效果。所以在项目的全过程管理阶段,工程管理人员需要提高对图纸管理的重视度,使图纸的设计能够有效落实在园林施工过程中,进而更好地实现应有的施工效果。
3.2 定点放线的问题
在生态风景园林项目的具体要求下,要先完成相应的设计内容,再落实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定点放线工作前,必须安排专业的测量技术人员,对施工区域进行整体的勘察和测量,对放样区的情况做到详细了解。同时认真比对设计图的设计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如有不符之处,应及时与设计师和项目经理沟通,确定变更方案或解决措施。进行放线工作时,要做到植株定位的准确,并做好定位记录工作。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植株行距、间距与施工现场实际不符的问题。
(1)方格网放线法。确定生态风景园林苗木栽种位置和间距时,常用的方法就是方格网放线法。然而在工程施工中,对于较大型的风景园林项目,方格网放线法能够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且该方法还会较大程度上受地形环境的影响。如果地形情况不利于放线操作,那么放线技术人员就无法完成施工放线要求,从而对项目的正常进行产生影响,严重时会导致出现实际施工同施工设计图的要求出现偏差的情况。虽然方格网放线法的技术操作步骤较复杂,但对所需的施工设备要求不高,可以节约大量的施工成本,得到的数据可作为生态风景园林实际施工的有效依据。在施工过程中,会因现场情况的复杂,或施工设备的适用性等原因,产生各种工程实际问题,这种情况下,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进行处理。
(2)全站仪与方格网联合法。这种施工方法需要使用高精度的科学仪器,通过科学仪器实现苗木位置的准确定位,同时结合科学的测量方法,才能够更好地完成现代园林建设工作。在测量工作的实施环节中,还需完成施工距离的测算工作,使现代化的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工作有高标准的实施依据,从而实现城市生态风景园林的项目要求。从实际使用情况看,全站仪同方格网联合法具有科技水平较高的特点,能够在生态风景园林建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提升我国生态风景园林建设的技术水平。
3.3 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植物保护问题
植物的栽种是生态风景园林工程中的重要项目。植物作为园林建造工程的特殊材料,具备与普通建筑材料不同的特性和功能。植物具有生命属性,因此施工人员需要对植物妥善地保管,保证植物具有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并注意为植物补充充足的水分。尤其在运输过程中,也要防止植物的根系遭受损伤或破坏,使用有效措施减少植物水分流失,维持运输空间适宜的空气湿度,并对温度加以控制。
如果植物没有在施工当天栽种,应选择阴凉湿润处对这些植物进行假种,使植物能够维持鲜活的生命力,并持续到施工使用的时间。
结论
生态风景园林的建造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生态景观可以改善城市面貌,减少空气污染,为人们的生活创造更好的环境。而对于园林建造工作来说,最常使用到的建筑就是生态园林建筑。这主要是因为建造生态园林不仅对城市内部的环境起到优化的作用,亦能满人们对欣赏大自然的需求。所以,必须严格控制园林施工过程,以提高总体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燕玲.新形势下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J].江西建材,2017(8).
[2]王永志.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吉林农业,2019(12):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