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现状及策略研究 吴志鹏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吴志鹏
[导读] 摘要:智能化建筑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其不仅需要保证传统建筑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而且需要保证建筑业科学发展目标的有效实现。
        身份证号码:35050019910215XXXX
        摘要:智能化建筑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其不仅需要保证传统建筑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而且需要保证建筑业科学发展目标的有效实现。因此,论文结合具体的施工案例,对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现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提出了一些优化策略并依据建筑智能化施工的要求,对建筑智能化全寿命施工管理机制进行了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策略分析
        建筑智能化是采取智能化技术,在投标的过程中根据施工目标来实施施工方案,同时建筑智能化还有节能化、系统化、专业化等特点。系统化主要是指在建设过程中,使工程建设工作与建筑信息能够实现系统化,信息技术、建筑性能及通信技术有效结合,从而保证整个工程施工的安全。另外,专业化主要的核心技术是数字技术,对于工程施工管理者的智能技术也有较高的要求,而节能化是指通过运用数字技术,科学安排各项资源,确保建筑资源能够有效运用。
        1建筑智能化施工概述
        建筑智能化主要是在传统建筑设计的基础上,利用智能化技术,结合可行性方案分析结果,在投招标工作开展过程中构建与建筑施工目标相符的施工方案。建筑智能化施工具有系统化、专业化及节能化等突出特点。系统化是在建筑智能化施工过程中将建筑信息、建筑性能、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有机集成,保证整体建筑建设的安全性;专业化主要是在建筑智能化工程开展中体现,主要核心技术为数字技术,对整体施工管理人员的智能技术掌握程度要求较高;建筑节能化主要是通过对建筑信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合理安排各项资源,保证建筑资源的有效应用。
        2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现状
        2.1管理方式滞后
        在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管理模式较为落后是经常见到的问题,而建筑智能化需要多个学科的运用,因此在实际施工时,要根据智能化系统和科学技术来完善施工内容。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科学的规划、浪费资源的情况,就会影响工程的顺利开展,还会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其次,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多常见的问题会很容易被施工人员忽略,大部分建设企业结合项目内容注重建筑,却忽略了后续的维护与管理。
        2.2技术能力不足
        由于我国建筑行业起步时间较晚,受到技术和能力等多方面的限制,所以对智能化施工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当前,建筑工程在智能化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的施工管理技术。然而不得不承认,很多先进的施工管理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中并不适用,因此,为了强化智能化建筑管理水平,就要加强我国的独立创新。
        2.3设计过程不够完善
        现阶段,大多数智能化工程都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最主要的一点便是在设计建筑的过程中缺乏明确定位,对于智能化建筑理念理解得也不够透彻。受到以往建筑理念的影响,不少设计单位忽略了智能化建筑的发展,针对建筑具体的需要缺乏综合考量,在设计和规划时欠缺系统性,因此,对于建筑后期的运用会产生不利影响。
        2.4工程偷工减料
        在建设智能化工程的过程中,应投入大量的施工管线材料。通过调查发现,很多施工单位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会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部分施工人员会私自缩小施工管线材料。同时,采购人员在购置管线材料时,选低价材料,不符合工程施工要求,甚至还有一些施工单位为了减少材料的使用量,会蓄意更改管线安装路径,使得实际施工内容与设计方案不吻合。以上这些行为对智能化工程质量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2.5重建设和轻管理现象经常发生
        目前的智能化建筑建设中,欠缺合理的管理人才和专业的技术人才,通常管理方式都是按照以往的施工管理来进行,方法较为落后。然而,智能化建筑工程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施工管理应采用知识性管理,因此,要求施工单位在管理时投入大量的资源,目前的大部分开发商都不愿意投入太高的成本,然而买房者却想获得较好的服务,使得出现了矛盾与纠纷。

其次,大部分施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便会聘请一些专业性较低的施工人员,使得智能化建筑在运行中若出现问题,而且无法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这不仅影响了系统的有序运行,而且还影响了智能化建筑的发展。
        3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策略
        3.1合理设置建筑智能化施工组织机制
        首先,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分析阶段,应对建筑业主的需求进行全面分析,然后以建筑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为要点,进一步细化建筑设计规划。从技术设计、施工组织设计2个层面,合理协调建筑智能化施工中各模块的关系,保证建筑智能化施工各模块的要求与岗位职责一致。同时,以总体设计问题为核心,严格依据建筑智能化的施工流程,明确建筑智能化施工的质量控制节点,以具体质量控制活动为主体,对具体工序活动结果进行动态分析,保证建筑智能化各模块施工工序有序、稳定地进行。其次,依据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特点,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人员应摒弃以往以单向子系统承包为主的工程管理理念,而是以智能化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为目标。通过系统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项目的构建,将建设单位、工程监理单位、智能化工程总承包单位、单向系统承包方及建设单位进行有机整合。
        3.2更新建筑智能化现场施工管理理念
        建筑智能化现场施工管理理念的提升是整体建筑智能化施工效益提升的主要指导。因此,为保证建筑智能化现场施工质量,首先,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人员应严格依据建筑具体要求制定现场施工管理方案。并综合考虑建筑智能化施工地域、建筑工程规模及应用需求等因素,对现场施工管理方案进行优化改进。其次,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人员应主动加强与建筑设计人员及其他专业人员沟通,以客户需求为核心进行各项信息技术集成,保证建筑智能化施工每道工序的质量标准符合施工要求。最后,强化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是智能化行业健康发展的保证。因此,依据现阶段智能化行业发展情况,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人员应从技术开发、科研设计层面进行深化研究,依据现有建筑智能化施工理论,积极参与建筑智能化施工研讨会。综合分析建筑施工方、建筑建设方、建筑业主和技术集成商对建筑智能化施工的要求,确定建筑智能化施工的总体目标。此外,为保证整体建筑智能化施工行业稳定发展,可以以行业专项研究基金、奖励基金的形式,为建筑智能化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依据。
        3.3提升施工人员的素质
        施工人员是建筑智能化管理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提升建筑管理水平的重要载体。在进行智能化建筑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与管理能力直接相关,所以,必须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施工单位要为干部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定期开展讲座、交流智能应用、培训课程等,并相互分享经验,创建一个智能化的学习氛围,推动施工人员对建筑智能化技术和知识产生兴趣。同时,企业和高等院校、职业教育机构要构建合作机制,鼓励技术水平较高的毕业生来公司就业。其次,对于企业内部的职工要进行再培训,有效提升建筑智能工程的施工质量,使得建筑工程可以更好地履行管理职责,既要加强对技术工作人员的培训,又要提高其素质和整体水平。在进行施工时,通过例会和培训的方式来培训技术工作人员,推动技术人员之间的施工经验交流,有效提高其相关素质和技术能力,通过经验交流,可及时有效地解决施工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中型城市渐渐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为此,要想有效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首先要明确智能化施工管理,贯彻智能化建筑的高效和科学特点。其次,由于智能化建筑具有规模大、复杂等特点,故而促使工程施工企业注重人才的培养,从而解决现阶段智能化建筑行业所显露的问题,保证智能化建筑实现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姚建军.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现状及策略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1 (02):59-61.
        [2]杨波.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施工技术[J].科技视界,2020(28):27-28.
        [3]刘明明.机电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及策略[J].中国设备工程,2020 (20):246-248.
        [4]雷霆.传统设计行业升级背景下的BIM正向设计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9.
        [5]张根杰.基于计算机视觉和BIM技术的建筑火灾逃生路径规划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