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风景园林建设的思考 何梦莹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何梦莹
[导读] 摘要:风景园林在现代城乡环境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实用价值,而新时代强调生态文明、文化自信和美丽中国的建设,这就对中国特色风景园林的建设提出了需求。
        身份证号码35018119920618XXXX
        摘要:风景园林在现代城乡环境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实用价值,而新时代强调生态文明、文化自信和美丽中国的建设,这就对中国特色风景园林的建设提出了需求。通过对当前风景园林建设现状思考,反思中国园林当前存在的不足,并从生态、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总结新时代历史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归纳出七条中国特色风景园林的路径:时代性的开拓追随;中国性的深挖坚守;艺术性的挖掘转译;国际性的开放传播;生态性的科学追求;科学性的合理探索;行业性的效益兼顾。
        关键词 新时代;文化自信;中国特色;风景园林
        “風景园林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规划、设计、保护、建设和管理户外自然和人工境域的学科,其核心内容是户外空间营造,根本使命是协调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风景园林与建筑及城市构成图底关系,相辅相成,是人居学科群支柱性学科之一。在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时代背景下的风景园林将会肩负更多责任与使命,拥有更加广泛的意义和内涵。
        1风景园林主景设计概述
        1.1主景的概念
        景无论大小,均有主景与配景之分,在风景园林中能起到控制作用的景叫主景。主景是风景园林的核心和重点,呈现其最主要的主题和使用功能,是全园视线控制的焦点。风景园林主景按其所处园林空间的差异包含2个方面:整个风景园林的主景和被园林要素分割的局部空间主景。颐和园全园主景为万寿山的佛香阁、排云殿的一组建筑。配景对主景起到绿叶“扶”红花的衬托作用,同一空间范围内可观赏主景的位置和角度有很多,空间范围内一切配景又成为处在主景中观赏的对景,主景与配景相得益彰,在不同景区、景点和空间中应有主有次,重点突出。
        1.2主景的特点
        1.2.1特色性
        风景园林景观应具有丰富的景观层次,即应设置主景和与之相对应的配景。主景作为一定区域景观的核心,其外形首先应相对于配景具有特色性,即具有明显的辨识度,其本身能够突出于周边配景,成为区域风景园林的核心,与配景形成对比鲜明、景观层次分明的园林景观。
        1.2.2焦点性
        主景作为风景园林的主要观赏景观,应设计在交通便利、可达性好的出入口和主要道路等优势地理位置区域或视觉可达性好的地势较高的区域附近,最大化地吸引游客视线,使主景成为风景园林的焦点中心。
        1.2.3寓意性
        风景园林主景设计不仅追求外形的优美和独特,还应兼具丰富的寓意性。主景所蕴含的寓意性是其在本质上与配景区别的关键。主景设计不仅要具有主题特色性,还应从风景园林的地理人文条件、风俗等方面表现出主景的设计意向和其本身蕴含的情感与文化内涵,体现主景乃至整个园林绿地的区域历史文化以及时代性、地方性的和谐统一。
        1.3主景设计原则
        1.3.1突出主题原则
        主题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目标及“灵魂”,统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方方面面,主景设计应集中体现其规划设计的主题。突出主题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对主题的分析和剖析,提取主题元素用于主景设计。如济南市泉城广场设计,通过对“泉城”主题的分析,提取了最能表现济南泉城主题的“泉”和“荷花”元素,将二者结合声、光、电等相关技术,设计荷花音乐喷泉作为广场的主景,准确地突出了济南泉城的主题。
        1.3.2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就是把主景看作由各个景观要素形成的有机整体,从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中揭示主景的特征、规律和性质。主景与配景在其总体布局形式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以给人整体统一的感觉。在风景园林中,全园环境与各功能分区、各园区及组成等都是整体与局部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既各有自己的特色特点,又在风景园林主题主景设计的统帅下,从而形成全园统一的整体。
        1.3.3个性化原则
        过分一致的整体性会使游览者感觉呆板、沉闷和单调。个性化原则就是要体现风景园林主景的个性,在统一之中求变化,即在整体性原则的基础上求变化。其协调、对比、韵律、节奏、联系、分隔、开朗和封闭等园林美的特点需要依靠变化来体现。风景园林景观有主景和配景之分,园林造景应处理好其中的宾主关系,主景一般置于游人密集的区域,在位置、形体和色彩等方面较为显著。


        1.3.4生态性原则
        生态性原则是指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恢复自然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和策略进行风景园林主景设计[1]。城市风景园林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与人类生存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绿色空间,具有很强的净化功能,在美化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方面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2风景园林主景设计方法
        2.1主景设计空间构图方法
        2.1.1线型空间构图
        主景设计的线型空间构图多用于狭长型场地,由于有通畅的纵向观赏视线,主景一般设置在线型构图空间场地的尽头或中心位置,引导观察者步入其中,强化空间的深远感,突出主景。线型空间构图需要对主景进行引导性处理,即需通过配景的指示性强调游览线路,引导人们从配景逐步过渡到主景空间。引导性处理后主景与配景大多属于线性连接,可以是一条也可以根据场地实际条件有多条。通过配景的烘托,引导游览者对主景的探索,并利用游覽者的好奇心理,逐步引起游览者对主景的兴趣,最终在主景部分达到游览高潮[2]。南京中山陵中碑亭与祭堂之间的空间处理手法就是典型的线型空间构图,在通往主景的祭堂前是长长的爬山台阶,两侧配置松柏,烘托庄严的祭奠氛围,而向上的长台阶会使游览者对于祭堂产生敬畏之情。
        2.1.2半开敞型空间构图
        半开敞型空间构图是指场地一侧是面积广阔的平地、湖面等大型开敞空间,在另一侧设置主景与配景,朝向开敞边[3]。主景区域内视线交汇于一点,达到突出主景的目的。半开敞型空间构图需要着重对边界的处理,即需要利用配景限定出半封闭空间,使得游览者视线聚焦在主景上。配景或者边界的处理不应太过于丰富以至于喧宾夺主。
        2.1.3开敞型空间构图
        开敞型空间构图主景一般位于风景园林人流量大且交叉的位置,一般位于园林绿地中心位置,是风景园林的核心景观。开敞型主景四周应具有良好视野,主景特点显著,吸引游览者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开敞型主景[4]。开敞型空间构图主景需要对游览者具有一定吸引力,需要主景造型与周围配景有对比,并且在尺度方面与周围空间协调,甚至稍微夸张,以增强主景在视觉上的吸引力。
        2.2突出主景的设计方法
        2.2.1主体升高
        风景园林主景主体升高,视点相对降低,仰视取简洁明朗的蓝天远山为背景来观赏主景,使主体的造型、轮廓鲜明突出且不受其它因素影响。如唐山大地震纪念碑、天坛祈年殿和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
        2.2.2面阳朝向
        我国地处北半球,南向的房屋条件优越,山石、花木南向,有良好的光照和生长条件,各处景物显得光亮、富有生气,房屋建筑的朝向以朝南为最好,如天坛祈年殿、谐趣园中的建筑[5]。
        2.2.3运用轴线和风景视线的焦点
        主景前方两侧常常进行景观配置以强调陪衬主景,主景常布置在对称形成的中轴线终点、园林纵横轴线的相交点、放射轴线或风景透视线的焦点上。如意大利台地园的代表埃斯特庄园和法国凡尔赛宫拉多娜泉池。
        3结语
        对风景园林主景设计方法的研究有利于指导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凸显风景园林特色、丰富风景园林意境、构建风景园林景观的完整性、增强风景园林景观的体验性、传承文脉与传递优势信息、提升风景园林及城市景观知名度、促进风景园林景观建设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鲁敏,刘敏敏,赵雪莹,王永华,刘夏.风景园林主题类型与立意方法研究[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8,33(06):7-14.
        [2]鲁敏,张凌方,刘夏,赵雪莹,王永华.风景园林主题主景设计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探析[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8,33(05):11-17.
        [3]刘秀晨.园林与城市设计浅谈——建筑•园林•环境•人[J].中国园林,2017,33(12):30-34.
        [4]黄雪冬.摄影技术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分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03):319.
        [5]司振宁.浅谈风景园林设计标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5):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