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23070819920705XXXX
摘要:道路与桥梁是公共交通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现在,在其施工过程中仍出现了些问题,在道路与桥梁施工中进行质量检测技术,可以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为施工人员提供专业的数据提升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以及可靠性。然而这一技术的应用仍然存在着许多局限性,缺乏实际经验。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保证施工质量
引言
现阶段,路桥工程在我国整体交通基础建设架构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一环,为了更好保障工程的质量契合实际投入运用之后的相关功能需求,因此需要在工程施工运作中对建设的质量管控工作进行全面增强,特别是需要持续化提升专业检测技术的运用水准。检测技术核心是运用于检测相关工程建设指标以及参数的关键运作方式,在质量管控工作当中其展现出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时间探知工程建设问题,同时有针对性地对相关问题以及安全隐患创建科学合理的改善方案,无疑对路桥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而言起到了关键性的影响作用。
1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路桥施工作业不是一个简单的学科,它还包括了许多方面,甚至超越了工科的范围,如人力资源与管理、工程管理,应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路桥施工时的风险要素。因此,在施工作业的时候,尤其要重视提高工程质量,使整个过程稳定而有序。以常见的施工工艺来说,要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改善工艺,以保障施工安全、节约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造价等。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多学科融合的科目,不能简单地看待,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细则也非常多,完成时间也很长,容易因外部条件而改变。只要其中一个方面出现了漏洞,如排查不到位等,都会使得整个过程滞后。要想整个过程有效并且高效,加强施工队伍培训是必不可少的。除此,还要分析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加强人员监管,为提高工程质量打下基础。
2施工和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完善的建筑施工管理体系
高效的管理是保证道路桥梁建筑质量的基本前提。在桥梁施工中,有些建筑公司缺乏良好的管理,现场施工管理混乱,一些管理人员不是很了解自己的管理内容,导致出现问题没有负责人的情况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就是管理制度不完善,有些地方出现重复管理,导致施工人员不能够很好地进行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效果差,管理体系不健全,导致整个工程质量不能够有序进行,为工程质量埋下隐患。很多时候相关的管理人不能够很好地处理在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导致问题被忽视,然后无限被放大,最终导致问题的产生。
2.2施工技术较为普遍
目前很多道路桥梁的耐腐蚀性以及结构强度均不能够满足建设需求。具体来说,在目前的建筑工程中使用的钢筋和水泥不能够满足相关桥梁的基本建设标准,如果遇到一些比较恶劣的天气或者其他自然灾害,可能会出现坍塌现象。这种老式的钢筋结构抗拉强度较低,耐腐蚀性也很一般。如果长时间施工这个结构之后再进行更换,很有可能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2.3道路桥梁设计不合理
在道路桥梁设计过程中,由于一些设计人员考虑不周,导致工程建设成功之后有严重的质量问题,比如,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导致桥梁的样式不能够很好地满足当地人们的生活需求。在设计过程中,有些桥梁未设置伸缩缝,造成了桥面出现渗水现象。
2.4建筑材料的质量问题和施工人员业务能力欠缺
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的质量可以说直接决定了工程的基本质量。在当前的一些道路桥梁建设中,有些开发商为了使利益最大化,节约成本,尽量选择便宜的材料,相关设备也是不能够很好地符合建筑标准,很容易导致桥梁质量出现问题。比如在选择水泥和钢筋过程中,如果相关的建筑材料不过关,竣工后的桥梁总是会出现各种质量问题。
建筑工程是需要按照相应的设计图纸进行,在整个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由于部分施工人员对图纸和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很少能够正确理解图纸的内容。在工程管理人员当中,有些人员的业务能力较差,对于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够及时进行解决,很难保证施工的质量,给桥梁建设的质量带来一定的隐患。
3道路与桥梁施工中质量检测技术的应用策略
3.1地质雷达技术
将地质雷达技术合理地应用到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检测当中会取得很好的效果。随着当前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专门运用于道路与桥梁施工中质量检测的相关技术也变得愈加科学化、信息化。地质雷达技术已经成为现阶段道路桥梁施工质量检测中比较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其不仅可以对道路桥梁的内部结构进行完整的探测,同时还可以对道路桥梁自身的质量状况加以及时确定。施工人员可以利用地质雷达技术对道路桥梁的基本结构进行脉冲处理,从而借助雷达技术将信号直接发送到建筑内部,利用反馈回来的信号波对于道路桥梁自身的质量等级进行评定,人们对于其安全等级也会产生明确地判断。然而地质雷达技术在道路与桥梁施工中质量检测中运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资料处理技术不到位的问题,利用现有的地质雷达技术对于建筑材料介质速度的获取难度较大,所获取的数据也不太准确。
3.2红外线感应技术
同样作为现阶段道路桥梁施工质量检测中比较常见的技术手段,红外线感应技术主要指的是通过向道路桥梁发射红外线,借助红外线内的探测以及成像仪器将道路桥梁自身的质量检测结果加以显示。利用红外线感应技术对道路桥梁质量进行检测的结果精准度高达90%。在实际施工、检测过程中红外线感应技术通常情况下是与地质雷达技术进行组合应用的,两种技术相互配合,探索与分析道路桥梁具体受损路段,从而及时处理,为道桥的质量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但是需要认识到红外线感应技术在道路与桥梁施工中质量检测中的运用很容易受到天气等因素的干扰,导致获取数据存在偏差,影响正常的施工。
3.3冲击波技术
冲击波检测技术主要指的是借助低频波实现搜索数据的发送与接受。由于道路与桥梁工程本身的复杂性,施工人员可以借助冲击波技术直接向地表面发送低频波,通过对接受波形的变性或者是扭曲形状的分析,来判断在某路段是否出现了质量问题,这也能够帮助施工人员更加精准地确定道桥出现故障的部位,从而及时采用解决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由于道桥质量安全问题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3.4自感应技术
自感应技术作为近年来新出现的高科技检测技术,它不仅可以为施工人员分析出道路桥梁的基础结构信息,同时也能够帮助施工人员全面地认识道路桥梁施工质量情况。通过在道路桥梁施工的关键部分放置感应装备,然后将其与测量仪相连接,就可以实时检测道路桥梁的具体情况。施工人员一旦在感应设备中发现相关数据出现变动,就需要立即到出现数据变动的路段进行排查,进而为提升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质量提供帮助。在使用自感应检测技术时,可以同时分析多个感应装置,并且根据相关数据的变化制成曲线图,做好全方面、无差别的质量检测工作。
结束语
质量检测技术在现阶段仍然遇到很多的问题,从而导致无法广泛应用,在技术应用过程中,缺乏专业的质量检测人才以及实施质量检测技术的标准和缺少创新的基础设备。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施工企业招聘更多的技术人才,为他们提供技术上的培训,并制定专业的质量检测衡量标准,以及完善的技术检测的应用制度以及完善的技术检测的应用制度。
参考文献:
[1]黎以杰.地形地籍测绘项目精细化管理策略[J].山西建筑,2018(17).
[2]梁佳,董玉磊,郭永丰.提高测绘项目预算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分析[J].航海,2017(5):68-70.
[3]刘学军.提高测绘工程预算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初探[J].新经济,2016(23):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