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气厂 陕西榆林 718500
摘要:思想政治课对于企业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各石油企业非常重视思想教育工作,努力上好思想政治课,但在基层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关键词:坚持创新;讲好;思想政治课
重视不足。一是部分基层部门存在“重生产轻党建、轻学习”的错误认识,认为在工作头绪繁多的基层上思想政治课是浪费时间。二是缺乏自信。部分干部或专职人员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太虚,不出工作成绩、不出经济效益,动力不足。三是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人才匮乏。部分单位对党群部门人员配备重视不够,人员配备过于随意。
组织不力。二是敷衍应付。个别单位为学习而学习,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规划,每次学习都是临时找文件、下载文件,拼凑应付。二是缺乏效果评价。只注重思想政治课是否按时按规定组织,对教育效果关注不够。三是考核导向不明。对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考核只注重痕迹管理,导致了形式主义。
吸引力不强。一是组织方式滞后。部分基层单位思想政治课仍然采取照本宣科的灌输方式。二是缺乏精品课件和专业人员。基层单位因地域、经费等限制,不具备邀请专家授课的条件,课堂资源匮乏。三是缺乏党员群众的广泛参与互动。一些谈心谈话、热点讨论、专题研讨等手段应用不足。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这“八个统一”的重要讲话对讲好思想政治课,建设好基层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基层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抓住“关键少数”,调整好考核导向,应用好技术与创新,上好思想政治课,使之成为“网红课”。
必须摆正思想政治工作位置。党的十九大从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高度对意识形态工作作出重要战略部署。石油企业各基层单位必须旗帜鲜明地讲政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好教育阵地,上好思想政治课。要将思想政治工作和生产经营工作有机结合,将写在计划书中、挂在墙上的工作计划和目标变为能看的到、摸的着、做得到的具体措施,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突破口,始终把握准基层工作的政治方向。
首先,要严格执行和落实党的组织制度,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刚性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要将主题党日时间“固定”,确保党员参加组织生活。
其次,要在时间、经费、人员等方面给予必要保障,特别是政治理论学习必须严肃,对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制定量化考核指标。组织方式不能形式化、简单化,更不得以痕迹验证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对在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凑合应付、“假资料”等现象要进行专项治理,坚决扭转思想政治工作虚化、边缘化、娱乐化的局面,去伪存真,回归思想政治工作本来的功能。
再次,要结合实际调整考核导向。建立切实可行的考核和责任追究体系,发挥政策导向作用,用操作性较强的硬指标对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和专职人员业绩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要不断更新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各种工作载体,让基层找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抓手。最后,必须系统化推进。要抓住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统筹计划、系统推进,杜绝碎片化教育,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好思想教育的“总开关”。
必须抓住“关键少数”。一个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在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首先,要给“关键少数”精准画像。坚持“政治能力是领导干部的第一能力”的标准,不断提升领导干部的综合能力,要坚决抛弃党群职务的“安置功能”,杜绝让那些不热爱、不适应、不具备工作素质的人员从事此项工作,把好选人用人的导向。
其次,提升能力,特别是事必躬亲的能力。思想政治工作不同于生产经营工作,需要有“事必躬亲、虚功实做”的综合能力,谈话谈心、撰写体会等工作不得代劳。党群干部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成为行家里手病善抓工作。日常的谈话谈心、答疑解惑、理论修养等综合素质必须过得硬,坚决清除思想政治队伍中的“甩手掌柜”或“二传手”,否则只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基层流于形式,引起党员群众反感。
再次,要确保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有为。要细化党群干部的能力评价体系,让以前的“软指标”逐渐“硬起来”(例如,每年必须完成的学习课时、调查报告等工作要规定具体标准),便于考核和接受广大群众监督。逐步明确党群干部入职条件,理顺党群干部的职务、职称晋升渠道,按照双序列机制尝试建立“思政专家队伍”,逐步建立和培养阶梯型党群人力资源队伍。
必须提升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思想政治课在基层不受“热捧”,主要原因在于思想政治课没有抓住员工的心。要根据年轻员工的特点和时代特征,围绕讲好“中国故事”“石油故事 ”这个主题提升课堂的感染力、影响力。
首先,精心准备。要抓好备课这个基础,按照学习计划和教育目标对学习内容进行筛选,用意识形态工作标准把好思想政治课的方向。要根据年轻受众的思维惯性,多收集和准备“拓展知识”,丰富讲课内容,启发受众思考,要做到由“解读文件”转变。必要时要进行“预讲”,改进不足,提高课堂效果。
其次,要引进“精品课程”。党的十八大以来,许多优秀的思想政治节目大量涌现,例如《这就是中国》《你好,马克思》等,这些思想政治节目紧跟时代,思想性、启发性、观赏性强,可以直接在基层思想政治课堂上引用,创建“视频+讨论”的思想政治课堂新模式。
再次,建立“精英队伍”。要建立“网上网下”两支优秀讲师团队。收集和建立知名教授的“讲座资源库”,解决基层思想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同时,要在本单位遴选那些对党忠诚、理论知识丰富、授课能力强的人才,安排必要的授课任务,并定期组织到基层巡回授课,为基层送上高质量的思想政治课,逐步实现由“被动”上课到“期盼”上课的转变。
必须坚持创新理念。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指导新实践。进入新时代就得紧跟新时代步伐,思想政治工作更应冲锋在前。
首先,要应用好信息化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消除了人和人交流的空间限制,各基层单位组织学习提供了极大便利,基层单位更应该应用好“互联网+”党建的信息技术。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空间,例如,针对年轻人生活习惯,利用网络聊天,补充和延伸“面对面”谈心;组织网络答题竞赛、热点追踪等,扩大交流的范围和深度,收到较好的效果。
其次,实现员工由“听课者”向“参与者”转变。要结合年轻人的特点让他们在思想政治课上“动”起来、“活”起来。由说教式授课向互动式转变,多组织一些主题研讨、专题讨论、热点追踪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畅谈学习体会,通过讨论、分析、总结,抽丝剥茧地进行思想引导,让思想在交流撞击中得到升华和统一。同时,根据工作需要开展员工群众参与面广的活动,让员工群众在参与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气厂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中采取“大家来学习”的组织形式,让干部员工上直播、做主将,在基层单位引起强烈反响,深受欢迎。
再次,要不断创新教学形式。按照打造“精品课程”的思路,结合年轻人特点,用年轻人喜欢的语言讲思想政治课。例如,作业六区但支部在延安开办的“延安精神代代传”课程,通过三代人的自我讲述,很好地诠释了主题,成为该支部“品牌课程”。此外,贵在坚持。学习是长期性工作,培养大家的学习习惯尤其重要。除按时完成必要的学习内容以外,应该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资源进行补充和延伸,达到培养学习习惯的目的。应该大力推行“学习强国”“石油先锋”“中油E学”等应用。按照领导干部、专职人员、普通党员、员工群众等层级设置积分规定,每月定期通报,保证每人每天自觉抽出时间完成自学任务,逐渐培养学习习惯,从而对基层队伍建设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