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及技术的构建 邱海涛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邱海涛
[导读] 摘要:经济的发展,促进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增多。
        齐齐哈尔市建设工程安全监察站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161005
        摘要:经济的发展,促进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增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施工内容,施工安全管理涉及建筑工人的人身安全,对建筑施工质量和效率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具体的建筑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严格把控施工安全管理关口,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有效预防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顺利完成。本文就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及技术的构建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管理方法;管理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施工技术与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工程施工的需要,安全隐患问题出现的概率也有所增加。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相关单位及人员需要加强自身安全意识,并结合现代化技术与设备,提高安全施工管理水平,从而保障建筑自身质量与使用寿命,为我国建筑行业及社会整体的进步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特征
        1.1动态管理流程
        施工安全管理的总体内容具有逐步发展的特点,与之相关的各种施工因素在悄然发生变化,使其动态性能特征更加明显。因此,只有通过结合外部环境条件和独特的施工特性,每个公司才能准确地掌握施工因素的变化,并制定出符合安全要求的施工计划,以优化安全生产流程。
        1.2系统性
        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管理体系,其相关工作的落实应建立在具备完善的法律和安全规章制度基础上。同时为进一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安全部门还可结合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工程施工需求的安全管理办法,体现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的系统性特点。
        1.3复杂性
        由于建筑工程的特点,其性能特点较为复杂,施工技术,原材料和设备影响了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因此,在进行施工安全综合管理时,首先要考虑可能影响施工安全的各种因素,然后根据这些因素确定各种安全管理的方向,然后进行需要科学管理。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方法探析
        2.1完善管理体制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筑企业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企业上级管理人员要增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定期开展安全意识培训工作;(2)建筑企业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施工情况和社会发展状况,制定符合企业发展方向的安全管理制度,并确保所有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建筑施工工作。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企业可以制定激励制度和人才招聘制度,确保招聘的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施工安全意识。与此同时,激励制度的建立能有效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确保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2.2充分落实施工安全责任
        研究表明,为了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效率与质量,相关单位需要将责任充分落实到个人,并签订施工责任书或合同,以此确保当工程施工过程出现任何问题时,有关部门及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能够在短时间内发现问题并解决,确保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与质量,保障建筑整体的安全性。
        2.3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
        当前,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以往传统的安全生产管理手段已经无法与新形势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相适应。

在安全生产日常监管工作中融入先进的网络技术、数据管理技术和移动终端、计算机软件等技术手段,以探索新的安全生产管理方式与手段,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水平,为推动日常监管工作效率、提升和促进决策监管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安全生产计划目标、作业审批、隐患排查等各类数据信息不断增加,信息数据、资料的分析、存档任务量不断累加,用信息化数据分析、储存能很大程度上提升工作效率、节约纸张资源及数据的传递;另一个方面新时代建筑体量庞大、机械化水平高、作业人员分散,可借助信息化技术后台实时监控施工现场状态,监测场地机械设备运转状态,对施工作业人员安全状态进行管理。信息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开展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是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加快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各级安全生产信息化应用水平,对创新安全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率全面推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4确保调查和处理安全事件的准确性
        在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施工时,必须注意以下事项。首先,发生安全事故时,有关管理部门必须保持认真和科学的态度,并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处理。人员伤亡后,调查事故原因,总结安全事故经验与管理人员的差距,在安全事故分析过程中确定造成安全事故的人员和环境状况,并检查安全事故里需要确认的责任。了解并总结安全管理的不足和教训。
        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技术构建
        3.1严格按照工程设计开展工作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时,需要明确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以及施工现场工作情况。某些施工工作内容危险性比较大,例如基坑施工、脚手架搬运以及起重吊装等。针对这些危险系数较高的建筑施工工作内容,企业设计人员应当完善施工方案,最好制定安全验算方案。施工人员根据设计方案,能够有效开展危险系数较高的工作,且施工人员人身安全有保证。在实际的建筑施工工作开展过程中,技术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对施工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施工环节,技术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要进行及时纠正,避免造成较大的损失。另外,建筑企业还应该对技术人员进行编制,将技术人员分为不同等级,合理安排施工工程流水线工作,保证建筑施工工程建设工作的安全开展。
        3.2加强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作为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需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现场管理准则,以满足现代化建筑工程的施工需要,具体内容包括现场管理、临时设施管理、施工物资管理。(1)现场管理。结合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图纸,制定相应的现场平面布置图,并在其中明确施工区域、生活区域、办公区域等,同时将其放置在施工现场的入口处,以便相关人员浏览;在重点施工部位或危险性较高的位置,安装相应的安全警示牌,以起到警示、保护的作用。(2)临时设施管理。施工现场所搭建的食堂、洗浴间、宿舍等临时设施均应具备完善的消防条件,同时还应符合节约环保的理念。(3)施工物资管理。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机械设备等物资均应实行分区堆放、分类堆放的原则,并严格按照平面图进行布置,同时针对一些特殊性材料或设备需采取相应的防潮、防火措施。
        结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中,安全管理意义重大。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重视建筑施工安全安管理工作,管控好每一个施工环节,将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应用到建筑施工过程中,有效减少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及人员伤亡,提高建筑工程整体建设效率,最大限度提高建筑工程后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向红辉.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构建[J].散装水泥,2020(4):35-36.
        [2]张拴平.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及技术的构建[J].低碳世界,2020,10(6):125,127.
        [3]廖莎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及技术[J].四川水泥,2020(4):206.
        [4]梁健荣.论安全施工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J].住宅与房地产,2020(24):1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