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技术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陈延霞 马晓云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水利工程设施体系日益完善。对于已经运行多年的水利工程来说,在当前时代下,其存在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甚至出现,浪费等问题。

        临沭县宏源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临沭县  2767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水利工程设施体系日益完善。对于已经运行多年的水利工程来说,在当前时代下,其存在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甚至出现,浪费等问题。为此应针对水利工程灌区采取节水技术措施,以实现节水改造,满足灌区的实际用水需求。鉴于此,本文主要结合项目实例,分析节水改造的必要性和具体的技术措施,旨在为相关工程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技术
        前言
        随着当前农业和水利设施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灌区的规划需要与时俱进,充分发挥节约水资源的作用,在满足农业生产需求的基础上,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尤其是对于修建年限相对较长的水利工程来说,其在当前的运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应当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重新规划设计,采取节水技术,推动可持续发展。
        1 项目概况
        某水利灌区地处太行山的南麓区域,整体地势从北向南倾斜,地形起伏大。该灌区内的河流流经多个城市和乡镇,平均径流用量可达3.52亿m3,主要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灌区内有耕地1.72万公顷,设计灌溉面积1.31公顷,截至目前有效灌溉面积为0.94公顷,属中型灌区。该水利工程形式为有坝引水,修建于1952年,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发展,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灌排设施体系,其具体表1所示。经过多年运行,该水利工程灌区尚未进行过大规模的配套续建以及节水改造等工程,在现阶段其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坏和老化,无法满足正常用水要求。
        表1  该水利工程灌区灌排设施情况

        2 水利工程灌区开展节水改造的必要性
        2.1 水利工程灌区现状
        水利工程灌区对附近社会发展和农业生产具有积极作用,其是不可或缺的公共服务设施。以该灌区为例,虽然具有完善的灌排系统,但因为建设年限较长、投入不足、建设施工标准较低,在当前已经出现严重的老化现象,对灌区内的正常供水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有总干渠和干支渠的防渗性能下降,存在大面积的供水渗漏问题。根据管理人员的现场勘查和信息收集,发现该灌区的干支明渠防渗率仅为13.7%,水资源利用系数不足0.45.同时由于4条干渠下游为土渠,存在渠道塌方、泥沙淤泥等问题,难以有效向下游输水,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浪费情况。另外,该灌区的控制建筑物存在损坏,对水资源的控制和调节功能下降,比如干渠和支渠的进水闸、节制闸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消力池出现冲毁、闸室底板以及边墙部位存在混凝土脱落等,导致水资源利用效率难以提升[1]。
        2.2 水利工程节水改造的必要性
        综合该灌区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节水改造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该水利工程灌区具有完整的灌排体系,对采用节水技术具有良好的工程基础条件。因此为保障其为周边农田和城市稳定提供用水,需要针对其现状开展节水改造,有利于避免水资源在输配水过程中发生渗漏损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有利于提高控制建筑物的调控能力,增加灌溉效益。在此基础上,要想推动灌区农业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应当对其进行节水改造建设,改善灌排效果,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提供坚实的保障[2]。
        3 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技术措施
        按照该水利灌区的具体情况,以实现灌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施节水技术改造。结合当地地形条件和灌区用水要求,主要采取以下水利工程节水技术措施。
        3.1 建立水资源联合调控机制
        由于该水利工程灌区内的水资源较为紧张,在不影响自身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要想满足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以及生活用水等需求较为困难,尤其是灌区内可引用灌溉水越来越少。因此在节水改造中可建立水库、渠道、水井联合调控机制。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即是结合灌区内水资源现状,对河流采用渠道饮水、对便于开采的水井采用井水灌溉,并建设水库用于储备调度用水。同时制定灌区水资源开发计划,对可利用的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实现节水目标。
        3.2 合理改造渠道防渗性能
        改造施工人员需要针对总干渠和干支渠的渠墙、渠底勾缝脱落、裂缝等问题,应明确衬砌渠道防渗处理长度,再对渠道正常水位以下的部分开展防渗改造。主要操作技术为采用C15混凝土进行防渗衬砌,保证厚度在10cm左右,提高渠道防渗防水能力,实现节水优化改造。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水利工程灌区渠道防渗性能改造
        3.3 采取土渠硬化防渗技术
        因为该水利工程灌区的4条灌渠土渠,其断面为梯形,为防止严重渗水。改造施工人员需要采取土渠硬化防渗处理技术。即是根据当地河流流速以及气象条件等,在不改变其梯形断面的基础上,采用现浇C15混凝土开展衬砌作业,设计厚度为10cm,且边坡设计比为1:1,可实现土渠硬化,提高防渗效果,减少水资源流失量和损耗量。
        3.4 干支渠控制建筑物维修改造技术
        由于在水利工程灌区内,对水资源利用率影响较大的因素,还包括有干支渠的控制建筑物。因此相关改造人员应当在总干渠的渠首进水闸位置,增加检修闸门以及拦污栅,保障水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利用,避免其受到污染而造成可用水减少等问题。同时还需要增加泄洪闸以及分水闸拦污栅等,并配备两台启闭机,保障输水配水工作得到灵活控制,减少调蓄、调配时发生的水资源损耗量。最后需要对老化、损坏严重的干渠节制、支渠进水闸等进行拆除重建,充分保障水利工程灌区用水调度得到合理控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社会和农业生产的发展进程中,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水资源紧张的新形势下,则应当结合灌区实际特点,采用工程措施节水技术进行改造,实现水利工程灌区合理的调控水资源,满足各项用水需求。结合本次改造项目,做好渠道衬砌、科学组合和调整渠系以及提高控制建筑物调控能力等,有利于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利用效率,改善当地农田灌溉面积,以便于推动当地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阿那古•亚合甫.喀什克孜河灌区水利工程现状及节水改造必要性探析[J].地下水,2020,42(04):285-286.
        [2]卫国庆.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技术要点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1):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