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汉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510335
摘要:现阶段,水体的污染与治理已成为人们持续关注的焦点,水体污染的解决刻不容缓。在新环保形势下,城市内河涌黑臭水体是城市水体治理的关键所在,技术部门应结合水体污染的程度来加大治理力度,依托先进的技术来解决水污染问题,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与我国一直提倡的绿色可持续前行理念相契合。基于此,本文对城市内河涌黑臭水体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力求将先进治理技术的应有效用做到极大程度地发挥,使之为城市环境的稳步前行带来促进。
关键词:新环保形势;城市内河;黑臭水体;治理技术;研究
目前,各城市正对黑臭水体进行科学的治理,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但新环保形势给治理工作提出一些新要求,必须与城市水体的真实情况结合,才能将治理的效果做到有效增强,减少治理时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将河流水体污染的问题得到快速和有效地解决。为此,相关部门基于新环保形势对城市内河涌黑臭水体的治理技术进行不断探究,让水体治理工作得到针对性的优化,让城市建设愈发环保。
一、城市内河涌黑臭水体的原因
(一)水体自身的污染源
底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而这些有机物会进行不断的转换,从而产生NH3、H2S这类带有臭味的物质,加上复氧速率小于耗氧速度,形成了缺氧的环境,同时发臭物质又会与水中的硫结合,吸附MnS的悬浮颗粒,导致水体变臭并呈现黑色(如图1所示),成为水体的重要污染源。
.png)
图1 水体黑臭的发生机理
(二)外来污染源的排入
正常来讲,生产原料、甲烷、工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氨气等可以在水体表面富集,从而形成一种有机物膜,阻碍水气界面的交换,让水体不断变黑、变臭。除此之外,生活污水中的糖类在分解需要大量氧气,加上有机氮磷对氧气的消耗导致溶解氧的含量不足,从而将水体黑臭的情况加剧。
(三)其他污染源的出现
若水体中的DO≤2.0m g/L,可导致水体直接出现黑臭的现象,这是由于水循环不足,同时水体复氧速率开始逐渐下降引起的。与此同时,土壤与水体间原有的渗透关系会因为河道的硬质化而被割裂,从而使水循环出现阻断情况,水体所具有的自净能力因河道的渠道化而呈现出持续下降的情况,让水体更加黑臭。部分城市的航运、垃圾堆放也在相应程度上加剧了水体的黑臭,船舶的燃油排放也是一种污染。在新时期下,城市黑臭水体的污染标准得到明确,涵盖DO、ORP和NH3-N等内容,有轻度与的重度之分(如图2所求)。
.png)
图2 城市黑臭水体污染程度的分级标准
二、新环保形势下城市内河涌黑臭水体的治理技术
(一)水体动力调控技术
由于黑臭水体本身的循环性不足,自净能力下降而使污染物逐渐增多,在对其进行治理时,可以选用水体动力调控技术,借助综合调水将水体的流动性做到极大程度的增强,同时巧用闸坝改造方式向黑臭水体注入一定量的清洁河水,使水体原有的自净能力恢复,从而使水质条件做到切实有效的改善。在实际操作中,如遇到流速较慢或者生态基流小的水体时,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提升泵增加水体的流动性,保证水体快速循环;基于生态基流大的水体,要借助循环系统的科学优化、道旁衔接体系的设计等为黑臭水体的治理带来辅助。针对枯水期,技术人员应将生态调水与雨洪的优势做到发挥,使水体得到有效改善。
(二)污染源的治理技术
在新环保形势下,城市内河涌黑臭水体的治理关键是做好污染源的科学控制,借助先进的技术和治理方案来提高最终的治理效果,保证污染源控制的长效性。首先,从面源污染入手,对城市人口的实际分布情况进行科学和全面的把控,了解自然沟渠的分布,借助合流制来完成雨水的有效输送,搭配湿地处理手段来完善雨水的收集系统,让水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其次,重视点源污染来选择治理技术,可从养殖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入手,结合污水的种类分析来进行针对性的治理。例如,通过脱氮生物技术治理养殖场的污水;借助膜分离法、高级氧化法来完成工业废水的治理;依托人工湿地处理法与活性污泥法的结合来实现生活污水的科学处理,从而保证点源污染的有效治理。最后,对内源污染做到深入分析,通过监控系统来掌握垃圾的增长量,选用相应技术来进行有效治理。
(三)河道清淤疏浚技术
在黑臭水体的治理过程中,若是遇到河道污染较为严重的情况,技术人员要结合气候特点和水体的真实情况来设计科学的清淤方案,使之极具可行性,让清淤后的水质满足相应的标准。若是底泥较薄的位置,技术人员应通过原地处理主式来完成河道的清淤处理,选用无害方式来进行底泥的处理,从而有效避免二次污染的出现。
(四)水质净化与修复技术
若水体的水质较差,技术人员可借助生物载体和曝气增氧的方式来进行强化处理,亦或者巧用旁路处理系统来辅助,使生态系统得到尽快修复。在新环保形势下,治理部门也可以通过对生物种类的优化,调整其数量和整体配置,从而减少外来物种的入侵,可有效提升水生动植物的修复功效,还可以通过人工打穴、育苗的方式来保证水生植物的恢复。
三、城市内河涌黑臭水体治理措施
为了做好新环保形势下的城市内河涌黑臭水体的治理,必须在先进技术的引入与创新下选用极具关键性、针对性和可行性的管理措施,从而加大治理的整体力度,让生态愈发平衡。首先,建立长效的治理方案,采用河长制来规范操工作人员的行为,对违法行为做到杜绝,保证河道疏浚的科学开展,将河道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其次,加大排水排污的管理,一是明确责任单位,建立起排水户档案,让各单位进行依法排水,借助健全的监督机制来减少无证排水的情况;二是重视污水的分流,对雨水做到科学收集,落实具体的责任,实现极具动态化的管理。最后,完善水质监测机制,保证工作人员对水质情况进行实时掌握,通过全面的水质监测,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治理。例如,在跨区河道的分界位置设置所需的检测点,对水质情况做到实时的检测并公布真实的情况,借助动态化的监测来获得多方监督和支持,收集多方的建议并为后续的治理工作带来新的方向,使治理措施极具针对性和灵活性,使黑臭水体的治理成效得到极大程度的提高,将水体环境污染问题做到逐一解决,从而保证各时期的生态平衡。
结束语:
城市内河涌黑臭水体的治理工作极为复杂,涵盖不同技术和多学科的知识,极具广泛性。传统而且单一的治理手段已不能满足现阶段的水体治理需求,开始被更为先进的技术代替。在多种手段巧妙结合的治理方式下,治理部门对各学科内容进行交叉式的研究与利用,让治理技术得到不断创新,从而将城市内河涌黑臭水体的治理效果做到切实有效的提高。在实践中,治理部门带着长远的眼光,对管理对策进行优化,加大整体的管理力度,依托先进技术的融入,满足各阶段黑臭水体的治理需求,协调好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在动态化的管理下实现城市的绿色可持续前行。
参考文献:
[1]杨晶晶.城市内河黑臭水体治理中的PPP模式研究[D].广西大学,2019.
[2]兰永红,张婷.新环保形势下城市内河涌黑臭水体治理技术研究与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12):34-35.
[3]白义杰,张松梅,杨昕蒙.城市内河黑臭水体整治探讨[J].肇庆学院学报,2019,40(02):36-39.
[4]杨玥,陈洁.补水活水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8,18(03):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