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土大地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摘要:市政道路属于城市的主要基础设施,路面路基设计质量是影响市政道路整体质量与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所以,为保证市政道路可以有效服务于道路交通与城市发展,务必保证路基路面设计的科学合理性。文中以市政道路为中心,对路基及路面设计技术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路面;设计技术
前言:随着交通事业的快速变化发挥发展,道路交通总量与车辆超载情况明显增加,道路承受荷载也随之提高,对道路整体质量产生相应的影响。对于道路整体质量,路基路面设计、施工属于关键因素。为满足道路使用年限内正常运营的基本标准要求,对道路建设也提出更加严格的标准。所以,市政道路建设期间,务必保证路基路面设计的科学合理性,以此为道路使用和城市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一、市政道路路面设计
(一)路面设计原则
市政道路属于城市发展建设的关键构成部分,具体建设期间,同样属于经济投资建设的关键构成。因此,对于路面设计,可基于投入产出效应的合理控制,对路面设计技术加以科学合理应用,基于系统化的标注原则,结合具体情况,对市政道路路面做出科学设计,选择最优且可行的设计方案,为路面建设提供可靠保障。首先,市政道路路面设计期间,应基于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结合鸡腿情况,对材料、技术做出合理选择应用的同时,需确保技术应用的可靠性与经济性,特别是机械化施工方面,需结合气候、地质与水文等因素做出合理使用,并根据各不相同施工路面与交通量预测,对路面施工方案做出科学设计。其次,路面设计期间,基于交通量预测,对道路限定车型做出合理设定,基于此对路面结构强度以及最大压力承载力做出系统分析与科学计算,对最优路面结构设计与构造做出充分明确。最后,基于交通量的预估,对路面结构做出初步拟定,对路面设计的技术方案加以合理应用。设计期间,应突出道路服务功能,并在路面设计中对新工艺、新材料以及新技术等加以合理应用[1]。
(二)路面结构设计
路面结构设计方面,多以沥青、水泥路面结构为主。对于沥青混凝土、水泥路面结构,两者实际使用年限分别为15、30年。具体应用期间,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可有效避免跳车现象的频发出现,确保形成更加平稳舒适,抗滑性能相对良好,且后期养护相对方便,优势特点较为显著。不过,城市车流量的不断增加,对市政道路所产生的损害影响也随之提高,导致使用寿命明显减少,养护同样需更多的成本投入。对于水泥混凝土结构路面,使用寿命相对较长,且抗摩擦能力良好,不过,水泥路面会造成明显的震动,后期养护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不同路面结构所具有的优缺点不同,具体应用选择时,需基于具体情况做出综合考虑,确保路面结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三)路面排水设计
市政道路路面设计期间,路面排水设计的合理性十分关键。具体设计期间,需重点关注纵向、纵向排水设计。对于横向排水,是利用车行道与人行道路拱横坡为主。对于纵向排水设计,则属于重点环节,进行设计期间,设计人员需基于地区降水量进行全面分析,位于车行道外侧位置,设置收集雨水篦子,对雨水采取有效收集,确保路面积水可以从雨水口快速流入排水系统。
二、市政道路路基设计技术分析
(一)路基压实度
市政道路路基压实期间,以上下路床、上下路堤为主,采取多层次压实。压实过程中,路基材料选择方面,多以土质良好的砂性土与粘性土为主,基层填筑时可确保后期压实更好的开展。填筑压实期间,若路基地质条件相对良好,则可通过分层碾压的方式完成压实,若路基土质相对较差,特别是挖方路段,开始压实前,务必对表面覆土采取全面清除,对原地表土层采取碾压压实,充分满足路基压实的严格标准。整体来讲,压实期间,是利用重型机器完成压实工作,方法上多以分层碾压与分层填筑为主,如此方可确保压实密度。
(二)路基边坡、挡土墙设计
市政道路建设期间,因地形高度方面存在的差异,致使道路和两边地形出现明显的高度差,因此,为保证市政道路使用足够安全,需对挡土墙或是道路边坡做出合理设置,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对于路基边坡与挡土墙设计,可以边坡型方式为主,基于路基边坡挖方段图纸的基本情况,对边坡放坡比例做出科学设计。
(三)路基的软基处理
市政道路建设期间,也会出现软基的问题,务必采取额外路基处理。具体处理期间,多使用碎石、砂性土或中粗砂等完成加固处理。同时,做好排水设计的同时,对软基做出科学处理。针对部分软基,如地基相对较软,强度、硬度方面难以承载路面压力的情况下,可通过翻晒回填法或是石方换填法等做出合理处理。与此同时,路基软基处理方面,强夯法同样属于经常使用的方法,强夯法的合理使用,不但可以对软基做出做出处理,同样可使路基强度、硬度得到有效提高,使路基质量得到充分保证。对于强夯法,不但操作简便,且所需成本投入相对较少,施工时间同样较短,且效果显著。强夯法应用期间,对路基施加相应的冲击能量,使土粒出现重新排列,使图纸可以出现固结,降低压缩性的同时,有效提高承载力[2]。
三、路基路面优化设计具体措施
(一)路基路面碾压质量控制
道路运营后,车辆荷载长期作用的情况下,会对路基造成破坏影响,引起路基下陷等问题。为防止路基下陷等问题的出现,需对碾压质量加以严格控制,保证整体质量。沥青路面碾压,需对密实度、均与性以及检测标准等方面采取严格控制。除此之外,关于填充料选择方面,同样需基于路基具体情况,对填充料做出合理选择使用,使路基路面可以具有良好的渗水性以及密实度。与此同时,路基和地下构筑物连接处过渡段,同样属于非常重要的部分,务必保证该部分良好的压实度,务必重视对搭板做出科学设计[3]。
(二)特殊路段加固处理
关于市政道路建设,会涉及到旧城区改造工程,为保证质量,改造期间,需对质量采取严格有效控制,特别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位置,务必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措施,使质量可以得到充分保证。若并未采取合理有效处理,则会引起发射裂缝等问题的出现,对道路正常使用产生影响。为避免发射裂缝问题,可对土工合成材料加以合理使用,并对应力吸收层加以合理设置,使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可以得到有效提高。与此同时,道路部分路段频繁发生下陷或策划者等情况下,会对形成安全性以及舒适性产生严重影响,所以,对于该路段需加厚基层,使地基承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高[4]。
(三)路基路面排水
降水会对路面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会沿路面裂缝等病害位置渗入路面结构内部,使沥青、集料粘附性发生明显降低,使路面稳定性与强度等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务必对路基路面排水进行科学合理设计,避免降水和积水产生的影响,位于道路两侧设置盲沟用于有效排水,为路基路面强度提供可靠保障。
结论: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属于城市规划的关键,市政道路建设也直接关乎城市的功能性以及舒适性。路基路面设计属于市政道路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务必确保路基路面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基于城市特点与道路建设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材料、科学处理软土地基,做好路基路面排水等,为市政道路的建设使用提供可靠保障,继而促进城市发展建设。
参考文献:
[1]杜海博,张青.市政道路路基及其路面设计技术[J].居业,2018,No.123(04):25+27.
[2]杨兴之.市政道路路基及其路面设计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12(No.469):279-280.
[3]鲁平.市政道路路基及其路面设计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35):2137.
[4]嵇绍华.市政道路路基及其路面设计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000(033):1152-1152.
金晨晖(出生1993年、8月、8日),性别:男,民族:汉,籍贯:上海浦东,职务/职称:无,学历:本科,单位:中土大地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邮编:201315,研究方向:道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