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中的节能减排研究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张珂
[导读]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飞速发展,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乳山市富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威海  264205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飞速发展,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而建筑给排水系统是建筑用水的关键环节,做好建筑给排水的节水工作,对整个建筑的节能减排来说意义重大。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施工人员应当本着节水理念,对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水技术措施进行研究,做到不但可以降低施工成本,还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本文首先集中分析了影响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中节能减排的因素,然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给排水施工;节能减排
        引言
        水是珍贵的资源,需要人们予以积极保护。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节能减排贯穿工程始终,人们需要从水资源分析、给排水设计、土方开挖、管道材质选择、阀门利用、智能给排水系统建设、混凝土浇筑、竣工验收等方面层层推进,确保提高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保证未来应用的节能减排效果。
        1 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中节能减排的意义
        在给排水施工中,节能减排必须以绿色施工为基础,保证总体施工和环境、材质、节能减排、节地等对接,形成具体的施工评价,确保整体施工可以动态调整。若是失去绿色施工框架,就会导致节能减排技术出现矛盾,不能形成最大的环境效益。因此,要综合管控环境、工程、人员、技术、材料、管理等因素,提高绿色施工效果,促进节能减排,提升工程环境效益。
        2 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中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中,节能减排问题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设计,二是施工。本文从设计和施工方面分析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中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力求找到关键因素,有效解决问题。
        2.1 设计存在的问题
       
        图1 普通居民楼给排水工程局部示意图
        设计会影响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中节能减排的实施效果。一般来说,设计单位容易出现以下问题。一是设计人员不实地勘察测量,导致设计和实际脱节,造成施工方案变更,导致资源浪费,影响节能减排。同时,缺乏水资源分析,不能在给排水中有机嵌入处理系统,确保给水和排水的质量符合国家要求。二是不能结合城市给排水系统,确保工程给排水和大系统连接,导致工程投产后发生返水,水压不理想而供水不足或者水压过高而导致水管爆裂。三是不能科学计量挖掘工程,确保挖掘人员和设备相匹配,降低施工成本,节省土地资源。四是智能给排水规模不足。智能给排水指的是拥有传感系统,可以对水压、水流、水温、泄露等形成动态监测,确保管道健康运行。
        2.2 施工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部分施工企业为了成功竞标,极力宣扬施工采用节能减排技术,实际上,其整体运营缺乏系统管理观念,总是在局部上下功夫,没有系统地针对工程实际、环境情况、地下管网、水质标准等制定详细的方案,导致最终建筑给排水工程运行后给排水效果差,出现局部漏水、水温流失高、水压不均衡等问题。普通居民楼给排水工程局部示意图如图1所示。
        2.2.1 施工理念
        当前,部分施工人员缺乏绿色施工意识,导致人力、设备等资源浪费。
        2.2.2 管材选用
        管道和管件采购没有充分考量管道内外防腐性能,导致新型管材不能应用于实际工程。采用的管道抗腐蚀性差,使用寿命短,经常发生腐蚀,造成泄露,而反复挖掘和维护会提升成本。
        2.2.3 阀门利用
        阀门可以控制水流,影响水头和水压,为给排水管道维修等提供方便。但是,部分施工人员不了解阀门功能,导致阀门选择和安装发生错误。例如,口径较大的管道选用闸阀而没有选择蝶阀。
        2.2.4 混凝土浇筑
        现如今,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大都涉及冷热水系统,会影响混凝土工程质量。如果混凝土施工要求不严,会导致管道泄露。施工之初,人们需要考虑冷热对混凝土的影响,使其始终为管道提供支撑力,避免管道变形或发生泄漏。
        2.2.5 竣工验收
        建筑给排水工程属于隐蔽工程,给排水竣工验收需要采用阶段性验收方式。现阶段,阶段性验收存在验收不严现象,需要人们引起重视。给排水竣工验收不能采用完工验收方式,因为一旦不合格,就需要返工,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3 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中节能减排效果的方案
        3.1 建立绿色施工框架
        施工前,施工单位要认真地审核设计图纸,提炼出绿色施工框架,确保每个施工环节都能秉持“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理念。针对现场情况,有必要召集项目经理、项目监理、技术人员、设计人员来进一步讨论施工方案,力争形成组织架构清晰、管理标准、施工紧凑、监理及时的施工方案,避免施工中出现变更。
        3.2 融入BIM技术实现综合设计
        3.2.1 BIM技术应用参数
        设计阶段,设计单位要现场勘测,获得具体的工程水文资料、城市给排水网络参数、工程环境资料(河流、地下水、历年降雨量)、城市给排水规定等,为BIM技术应用提供相关参数,如管道管径、土方挖掘、管道网络、阀门节点、水处理设备等。为了使得管网更加科学合理,要有机植入水温控制技术,同时要考虑工程投产后用水器具标准,做好参数标注,为使用主体提供参考。
        3.2.2 BIM技术功能
        BIM技术可以在3D模型、虚拟演示、风险预测等方面发挥作用,可以确保管道之间、工程水质标准和水处理效果之间、风险和成本之间达到很好的平衡,如图2所示。
       
        图2 给排水施工中BIM技术应用效果图
        3.3 建立严格的施工管理系统
        不管设计多么优良,施工环节都需要有对应的管理模式来承接。人们要严格落实责任制度,建立和创新管理制度,对促进节能减排的施工人员给予奖励。总体来看,施工单位要根据BIM系统提示的风险集中区域,加强管理。采购方面,必须以设计图纸为准,积极地融入先进管材和阀门,确保二者抗腐蚀性和耐冷热性较高,同时按照图纸安装阀门,确保其和管径等匹配,使得阀门操作有足够空间。另外,必须严格执行吹扫操作,不允许管道内部存在积尘和其他污染物。人们要合理进行加压试验,确保整体管道的健康运行。施工单位要监控混凝土施工,确保混凝土基部对水管网络具有足够的应力,避免冷热温差导致管道变形和泄露。建议采用对冷热环境低敏性的混凝土来浇筑台基。水处理设备方面,要多采用变频水泵,将水流引至建筑最高处,然后由高处向低处供水,在系统中植入减压设备,避免局部压力过高而导致泄露。传统水泵频繁开关机会导致电能浪费,水压剧烈变动对管道构成强烈冲击,而变频水泵可以根据用户用水量来智能调节频率。此项技术采用后,电能可以较以往节省30%~50%。高层建筑要进行分区供水,使得水管压力合理分布。人们要有效结合当地水质标准,植入水处理系统,降低水处理企业压力,实现较大的社会效益。考虑到设计图纸中房屋排水系统的要求,施工单位要加强精细度监控,确保房屋给排水顺畅,和地面排水有效对接,不至于造成地面积水。排水系统经常会发生堵塞,施工之前,施工单位要根据堵塞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例如,选择标准水封件,合理设计管径,确保容易堵塞处可以灵活拆卸,有效排除淤堵。
        4 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中节能减排对策
        4.1 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水压供水
        高层建筑的底部通常是公共浴室、饭店、大型车库、美容美发厅等公共服务商业设施,这些设施往往用水量较大。当市政给水管网水压不能满足高层供水水压要求时,往往会将市政管网进水通过贮水池,再由加压水泵将水送到屋顶水箱或打到水罐中,最终向入户给水系统供水。若通过贮水池及水泵加压来实现这类底部设施的供水,只会浪费电能资源。这样不但浪费了市政管网给水可用压力,同时也导致浪费电能能源。所以,高层建筑应采用分区供水方式,底部建筑由市政给水管网压力直接供水上部建筑经过二次加压供水。
        4.2 生活给水管道中减压节流
        给水管网出水压力过大时,不仅容易发生超压出流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是对能源的浪费。这是由于给水分区后各区低层配水点处仍有很高的静水水头。如不通过采取相应的减压节流措施,卫生器具的实际出水流量将会严重超出甚至数倍于其额定流量。这样不仅浪费了水源,同时更会因为水压过高带来管道中的产生水击、噪声和振动,引起管件的损坏和破裂。所以,在合适的楼层设置减压装置,既能减少过大压力导致的出流浪费,还能增加管道系统的安全系数。
        4.3 恒压变频调速水泵及叠压供水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生活给水系统中恒压变频调速水泵系统的应用已经基本取代了曾经的工频水泵及高位水箱联合供水方式,近年来在条件适合地区的叠压供水方式也使用的越来越广泛起来,与传统的供水方式相比较,叠压供水方式采用稳流补偿和真空抑制技术供水,在保证对市政给水管网不产生负压的条件下,有效利用管网的原有压力,在降低二次能耗的同时,增强了供水能力,同时可以降低调节水池的容积,进而达到节能节地节水的目的。
        4.4 加大新型材料使用的力度
        给排水系统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是影响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节水效果的重要因素。传统的水管材料,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就会出现锈蚀的现象。不仅会导致管道发生堵塞的现象,还会增加水力损失,进而增加加压泵的能耗。另外,如果管道的堵塞和腐蚀也会减少水管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整个管网系统的漏失率。所以在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合理采用符合卫生及系统承压要求的塑料管材、金属复合管材、不锈钢管等新型优质材料,能够促进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节水效率有效提升。
        5 结语
        在给排水施工中,节能减排具有系统性。当前,人们既要合理选用材料、设备、技术,又要积极地建立绿色施工框架,实现全程的环保控制,使得建筑给排水系统和城市给排水系统、自然环境水系相适应,最终实现整个建筑工程的节能减排。
        参考文献:
        [1]李骁翔.论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常见问题与优化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4):94-96.
        [2]孙厚英.绿色建筑给排水技术及具体应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9(17):97.
        [3]王顺江.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节能减排措施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161.
        [4]成禹丞.浅谈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3):18-19.
        [5]高浩伟.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BIM的应用探索[J].建材与装饰,2018(46):101-102.
        [6]吕雪磊,付少杰.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和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02):78-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