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地铁运营管理的突发事件防范与解决策略 李星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李星
[导读] 摘要:我国在进入21世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的交通运输方式不断涌现,作为当前城市运输中速度最快的交通工具之一,地铁逐渐成为我国发达城市的主要交通方式,相比其他交通方式,地铁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我国在进入21世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的交通运输方式不断涌现,作为当前城市运输中速度最快的交通工具之一,地铁逐渐成为我国发达城市的主要交通方式,相比其他交通方式,地铁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但近年来地铁突发事件常有发生,导致人们开始质疑地铁的安全性,采取何种方式提高地铁运营安全性逐渐成为当前轨道交通行业炙手可热的问题。
        关键词:地铁运营管理;突发事件;解决对策
        引言
        轨道交通是当前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为人们的工作以及出行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出行都会选择地铁,与此同时,保障地铁安全也成了当前地铁运营公司的首要任务。
        1地铁安全运营的影响因素
        1.1技术和设备方面原因
        因为我们国家在轨道交通事业建设方面起步时间比较晚,发展得比较缓慢,所以很多的核心技术目前还没有足够的积累。其中有很多早些年已经开通使用的地铁线路,不论是从设计方面、施工水平方面,还是技术含量和工程设备方面等,都没有办法和世界先进的技术水平相比,这样肯定会造成地铁在运营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安全问题,同时在地铁使用管理工作中也会产生一些隐患。另外,个别城市的部分地铁线路建设比较早,很多设备陈旧且零件老化,经常会出现问题,即使维修保养,效果也不会维持太久。
        1.2人为因素
        在地铁运营当中,违规作业或者是人为导致的差错,地铁安全管理中有章不循或防控不力等都是引发地铁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因素。而且随着当前科技发展进步,设备自动化的程度越高,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也会更大,同时地铁事故后果也更严重。因此对于地铁操作人员的素质筛选应当严格把关,并在工作中不断强化员工的责任心与专业知识技能。
        1.3环境方面原因
        地铁正常运营遭受环境方面的影响,分为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环境因素。内部的环境影响因素是对于社会上和作业方面环境的考虑,而且人为方面的原因也是其中做为内部环境影响的,这种影响主要包括地铁工作人员与乘客之间产生的种种问题以及思想情绪变化的情况,发生这样的内部原因必须要有及时有效的方法来解决,避免造成地铁运营的人为安全隐患问题。地铁运作的外部环境影响,主要原因是天气气候方面带来的自然环境问题,如地震、水害等自然灾害,以及气候变化的情况导致的外部环境的安全影响。另外,从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形势来说,如果与其相关联的规章制度以及法律法规的政策措施出台,将会对地铁的安全运营有着极其重要的深远意义。
        2地铁运营管理的突发事件防范的解决策略
        2.1设立应急指挥中心
        相关部门设立应急指挥中心,主要负责制定并完善地铁突发事件专项预案、突发事件发生时做好救援现场的指挥与协调、监督检查地铁各个部门的工作以及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与防范。应急指挥中心每年组织地铁各部门人员进行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演习,并对演习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从中发现问题,并作出及时的整改。
        2.2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完善的事故处理机制在当前社会中,对于事故处理机制的构建以及完善,是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条件。

且地铁运营单位的管理层以及一线员工都必须要正确地认识到运营安全的重要性,对于当前的地铁运营安全形势不高估,在心中要保留一定的危机感。另外,地铁运营单位的员工应当改变传统的安全管理观念,对于已发生的事故不应无法排除就停止相关工作的执行,而是应该着重的调查其起因,要透过现象去看其本质,从管理层到员工深层次剖析其潜在原因,从管理上来加强针对性的措施研究,从而解决运营当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将被动管理转化为主动发现,将事后惩处转变为事前预防,从而不断提升地铁安全。运用管理人员的事故分析处理能力,提高地铁运用的安全系数。
        2.3信息化系统上线及运行维护
        信息化系统测试之后,信息化归口管理部门应当对各个模板的人员进行一系列的培训,将用户体验告知各个模板,并且按照计划进行线上的试运行,时间不得短于一个月。在此期间进行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的维护也是系统建设的重要保障,主要是对信息的更新以及系统安全方面的维护。地铁公司应当根据此项内容建立专业的系统维护,同时建立相应的维护管理制度,通过此种方式将资源、信息以及安全方面进行一定的维护,使得信息化进程更加的有保障。如果没有专业的维护团队,也需要将各个部门的职责划分清楚,避免后期不必要的互相推诿。
        2.4制定应急方案,提升救援效率
        为了能够在发生突发情况或紧急事故时,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救援工作,应当事先根据我国地铁的整体运营情况以及从发生的运营安全事件中吸取经验,总结其特点,来制定出具体、全面的应急预案以及救援方案,这样能够有效地在紧急情况发生时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并且,应当定期地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让员工在一次次的演练当中熟悉、了解、掌握应急救援的整个流程和相应办法;还要进行员工在应急救援方面的专业培训,通过专家讲座活动或者进行实地培训的形式,让工作人员真正地了解在应急方面的策略以及进行紧急救援的方法,来有效地提高员工应急救援的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发生紧急事故时及时有效地向乘客们提供救援,也只有保障应急救援的安全及时,才会大大提高救援效率,将事故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促进地铁安全运营,保护国民的生命安全。
        2.5强化安全宣传手段,加强人员安全意识
        地铁运营安全是其生命线,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发展,长期性的习惯容易导致人员对于安全意识防范的削弱。而更有数据证明,当前发生过的事故有90%是人为引起的。所以安全无小事,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单位应当对新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即公司级、部门级、班组级;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力度,应当充分利用班前会、座谈会、安全会、培训会等方式来对员工的安全意识进行强化,使员工牢记“安全第一”的首要原则,从而在任何时候都不会麻痹大意,有效地降低可能性潜在风险。
        结语
        地铁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选择,为保证人们的乘车安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突发事件的防范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其对于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鑫.地铁运营管理的突发事故防范与解决策略浅析[J].中国市场,2018,(16):109-110.
        [2]张红肖,周光源.地铁运营安全管理评价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1):2337-2337.
        [3]袁丛简,吴逸凡,康尔帅,等.地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体制研究[J].法制博览,2020,(2):237-239.
        [4]魏鹏,刘金.地铁运营管理的突发事故防范与解决策略浅析[J].农家科技(上旬刊),2019,(1):179-179.
        [5]高剑.地铁运营安全中的车站管理影响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30):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