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路基的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张涛涛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张涛涛
[导读] 摘要: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的交通行业快速发展,其中,铁路设施为我国生产活动以及人们出行提供各种便利化服务。
        天津新洲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的交通行业快速发展,其中,铁路设施为我国生产活动以及人们出行提供各种便利化服务。及时分析整治当前铁路路基存在的病害状况,充分了解各种病害产生原因,从根源上有针对性地防治病害,对于保障铁路设施质量安全至关重要。文章主要分析我国铁路路基存在的各种病害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病害提出防治措施。
        关键词:铁路路基;路基病害;整治防护措施
        引言
        铁路路基病害在铁路中几乎无法彻底消除,铁路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每段铁路根据其所处环境不同会产生不同种类的路基病害,而且除了长时间的使用会导致铁路路基存在问题,在进行施工时如果采用的施工方式不当,同样会为铁路路基埋下隐患,要减少铁路路基病害造成的影响,便需要从多个方面对路基病害进行处理,不仅需要在施工时尽可能减少由于施工造成的路基问题,还需要在铁路投入使用后定期对其进行检测,寻找由于长时间使用出现的路基病害,对其进行综合管理治理,才能够保障铁路的安全运行。
        1铁路整治路基的意义
        1.1保护排水环境
        若使用可塑性较强的原状土填筑路基,会影响到土壤的透水性,并随着不断增加的含水率而出现毛细水现象,直接发展成为路基冻害。另外,如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横向接茬部位压实不严的问题,会形成积水囊,影响到原有的线路设备排水设施,致使雨水和融雪水无法及时排出。不断增加的含水率会影响到路基质量,直接威胁铁路运行安全。如在适当的时间进行路基整治,则可保护路基的排水环境,消除因含水率增高和病害所引发的安全隐患。
        1.2保障行车设备安全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温度差异较大,北方地区温度较低,可能会受到气候影响而发生路基病害,春季后又因为温度升高而发生路基沉陷问题,直接影响到线路的几何尺寸,形成安全隐患。因此,必须提前预防并对病害路段进行整治,提升路基质量,保障所有灾害可控,维护运行秩序。
        2铁路路基病害
        2.1翻浆冒泥病害
        翻浆冒泥病害产生原因在于铁路路基的表层泥土比较特殊,泥土呈含粘粒或粉粒状态。这种类型泥土能随外界环境条件变化,使泥土属性发生改变。比如,由于路基中含有一定水量,列车在轨道上行驶过程中轨道不可避免会出现振动,这种振动和水相互作用使基床表层土出现软化甚至液化现象,最终形成泥浆。同时,由于轨枕受列车影响不断上下起伏,对路基基层土产生影响,泥浆因轨枕振动而受到挤压,因轨枕间存在空隙,最终泥浆从缝隙中不断翻冒。泥浆翻冒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恶性循环的后果。比如,泥浆翻冒会对道碴产生危害,表面脏污,出现硬化板结状况,物理属性发生变化,弹性降低,无法保证轨道质量安全,对行驶在轨道上的列车安全构成威胁。
        2.2下沉病害
        下沉病害产生原因在于铁路路基本身在土层上存在问题。比如,路基泥土比较松散,与水接触后,在承受重力的情况下伴随列车行驶时的振动会引起路基变形,进而导致路基下沉。
        3铁路路基病害防治措施
        3.1 加大技术投入力度,了解温度变化规律
        路基病害会受到温度的影响,而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温度,路基病害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应在施工过程中全面了解温度的变化情况,根据所得数据分析地温和气温的变化规律。该项工作可安排专人进行,每天在固定地点测量路基温度,了解其变化情况,通过分析气温和地温变化规律的方式,了解路基病害与温度之间的潜在关联,预测路基病害发生的可能性,尽早做好准备,降低因路基病害而给铁路运输和生产造成的不良影响。

实践证明,路基填料的质量、自然环境、温度都是影响路基质量的直接因素,在整治铁路路基病害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填料问题,还要分析区域内的气候条件和温度状况,与设计院进行深度的交流和沟通,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落实病害整治措施,尽早消除隐患。
        3.2路基滑坡防治
        出现滑坡位置都存在地质问题,需要进行整改加固以防止再次出现滑坡现象。滑坡病害不是短时间内产生的,相关人员在防治路基滑坡病害时,要明确整个防治过程并提前采取措施、提前防治,避免该类病害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整治滑坡病害要尽可能一次性解决,从根本上保障铁路路基的质量安全。
        3.3固化检修,加强预防
        实际整治铁路路基病害之前,必须详细了解路基状态,明确与病害相关的所有信息,加大监管力度,与设计院一起建立动态化的监管网络。组织专门人员对施工作业段的各项参数进行采集、分析与整理,在数据上为铁路路基整治提供支持。随时监控作业区域内的地位和气温,明确其变化规律,指导施工班组按照流程和标准处理病害,并进行严密的观测与修整。当施工区域的负温指数和冻深接近限定值后,必须及时发出预警信息。提醒施工班组和属地车间做好预防,加强巡检,树立防范意识,如有异常情况发生,必须及时处理,以免演变成为更严重的灾害。如果病害已经发生,则要按照事先制定的制度进行检查与处理,调出专门的班组对病害问题严盯死守,谨防其出现过大变化。不断加大检查密度和频次,由专门人员负责病害整治工作,谨防线路设备出现失控状态。可以成立专门的小组对病害路段进行高频次的检查,随时掌握路基变化状况,全面覆盖所有病害位置。如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路基病害会影响到列车的运行安全,应及时启动紧急预案,并与调度指挥中心进行协调,全面落实拦、停、扣、封等措施,组织专人看守问题路段,协调作业人员和电务供电人员到现场处理。通过固化检修的方式全面把控铁路施工工程路基质量,并在预防过程中确保所有病害可控。
        3.4设定应急预案
        设定应急预案的目的就在于有紧急状况发生时,可以第一时间拿出应对措施,及时止损,以免发生更为严重的后果或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可从线路施工应急措施和保障工作人员生命安全两个方面进行。如因特殊情况不可开通线路,必须提前通知各站联络员实际汇报作业情况,申请调度,绝不可擅自撤除防护信号,完成作业或解除紧急状态后才可通行。即便是封锁开通,也要继续进行设备检查,详细记录。针对安全问题所制定的应急措施必须严谨可行,并落实到实处,如有紧急情况发生,及时通知施工负责人或当天的责任人,及时联系医疗机构运送伤员,以免扩大事态。还要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制定解决措施和管理制度,严格要求所有施工人员按标准作业,利用标准的操作和谨慎的态度预防病害与事故。
        3.5基床翻浆冒泥以及下沉外挤防治
        水在很多病害中都会发生作用,并产生一系列影响。相关人员可以通过排水,对各种水渠进行疏通,确保路基内部含水量处于正常水平,从根源上解决病害。其次,要不断强化基床表层强度,提升其承受能力,防止出现裂土病害。更换填料是强化铁路路基表层强度的具体举措,将填料换成三合土,能确保基床强度,减少相关病害发生频率。
        结语
        铁路作为我国较为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对铁路路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能够有效地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瑞,程建军,李中国,王梦田,马义龙.路基膨胀引起轨道上拱响应特征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9(12).
        [2]王冲,王起才,张戎令,薛彦瑾,祁强,张川.无砟轨道高速铁路路基上拱病害成因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12).
        [3]侯艾汝.公路路基路面施工中的工程质量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36):256~257.
        [4]崔德威.当前交通运输环境下公路路基施工的技术探究[J].居舍,2019(34):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